“三三五”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实施至今已有一年的时间了,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校全体教师为了更好的把这一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做出了许多的探索和研究,也取得了诸多的可喜的阶段性的成果:从最初的课堂五环节的完整套用到选择合适的环节运用于课堂;从同一模式运用于所有学科到不同学科力求建立不同的模式;从全校所有年级一套方案到不同年级、年龄段的模式的变化;从同一学科一套模式到因内容不同具体环节有所不同„„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改革,不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更多的是向实质的探讨:课堂要成为了学生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要促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学习不仅仅是对内容掌握,更多的是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当然,这样的课堂对教师提出了与以往更多不一样的要求,首先是教师基本观念的革新,教师要树立新型的评价观与学生观,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的学生才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其次教师要有平和的心态,切不可急功近利,利于学生发展的事多做,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事切不可做,尤其是教学研究,往往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取得成效的,教师要正确的对待成败;教师还要善于学习,要扎扎实实的把教学研究的每一步稳重走下去,只有我们认真的对待教学研究的每一现象,每一次数据的采集,每一问题的解决,我们才有可能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一步一步推动下去,直至取得可喜的教学成果。
这一年,我担任了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学校开展这一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之时,确立了一个自己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学生能自主的对课文进行自我的解读,成为一个具有语文素养的人。
四年级二期,是我校实施这三三五模式初期,在这一期,我确定了自己这期的主要目标:训练学生如何的解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尝试把模式运用于课堂。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的解读课文,自己通过反复的琢磨,在我们班内初步建立了课文“三读”法:一读为读顺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当然要到达这一目的,不认识课文生字,理解新词是无法做到的:二读为精读阶段,主要是抓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段来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读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三读为升华提升阶段:主要从内容的延伸、作者写作技法的提炼与应运、学习感悟
等方面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从课前的预习与课堂专注、课后的复习等着手,尤其是课堂上对课文的批读记录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这一期的浅尝,使得学生有了自我解读课文的意识,特别是学生知道了文本的解读是应该具有独特性的,相当一部分学生认识到了预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当然,每次把我校“三三五”课改模式套用课堂时,课堂的容量大为缩减,我校三三五课改模式没有完整的体现在课堂之上。学生的自我展示相当粗糙。
五年级一期,也就是今年下期,学校继续推进“三三五”模式进课堂。学校对这一模式在课堂应用的做了新的调整,指出可以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学科的不同采用模式中的两到三个环节,并且特别指出,提升教学质量才是课改的最终目的。为此,这一期的教学,我做了如下的两件事:一、配合班主任抓学习小组的建设。首先通过“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确定了各个小组成员,遴选了小组长;其次明确了各个成员的分工,一个小组内有记录员、发言人、计时员、卫生委员、纪律部长等职位,在小组角色成型的基础上,再进行轮换。还进行小组开展学习的活动方法的培训,尤其是小组展示汇报的过程,规范了汇报所用的语言,音量,强调汇报时个人的体态、补充说明所要的过渡语言等;二、继续尝试培养学生自我解读课文能力。结合我们班内确立的三读模式,每一课堂我们都确定了鲜明的训练重点,一读时,我们以训练朗读为重点,首先要求学生读文后,及时确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找出与之相应的词句,然后迅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二读文章,以品读训练为重点,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段体会文章内容,指导学生写旁注,写感悟,交流阅读感悟与心得。三读阶段,则要求学生开展小组学习的展示,可以从表演读、课本剧、课外资料呈现、自我相同题材文章的念读等进行,从而展示异彩纷呈的课堂。
这一期的努力下来,所取得的成效尚不太明显,三读每一个训练重点的鲜明体现于课堂还受到了其他方面担心的牵制,可能是预习环节的落实影响了课堂实质推进;小组建设有了初步的形态,但是小组学习的实效性还得继续观察,尤其是教学活动的哪些环节是实在需要小组学习的,还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
总之,“三三五”模式在我校在继续前行,我们的探索仍在继续,如何授之学生以渔,我们会继续思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静下心来,以培育学生作为衡量教师称职与否的标准,我们终将在教育的舞台上唱出自己的精彩乐曲。
黄海龙 2013年元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