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汇报讲话稿
我学校一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始终把德育工作当成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持续均衡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正是这种理念,指引着我校师生承前启后、不断超越自我,我校的德育管理注重在基础上花力气、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实效上下功夫,在教育形式上,从教单纯的活动教育转变为贯穿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至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德育队伍上,从以班主任为主转变为依靠全员的共同参与;在工作的着力点上,从提高德育认识、摆上工作位置的浅层次转变为优化德育队伍素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深层次上来。初步建立了“以德育人、民主和谐”的管理模式。
现就我校的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校共辖有1个初中部、1个完全小学和两个教学点,有教学班18个,在校学生493人,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41人;有在编教师44,小高12人,小一14人,中高1人,中一6人,中二6人,工勤1人,未评聘8人,特岗教师8人;代课教师5人。
二、具体工作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建设全员德育机制
洛塔九年制学校在校长田波的带领下,全力打造“全员德育”的品牌。学校各项目标的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健全,都是从全员德育的理念出发,从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发展角度去考虑,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优化了德育管理网络
为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战斗力,学校精心选拔、稳定了一支思想品德好、业务能力强、有奉献精神的德育工作队伍,校长亲自担任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班子成员及班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结合本校实际,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死抠细节,很抓落实,能够做到通过德育月例会、主题班队会、教师例会、兴趣活动等形式进行探讨、落实、执行,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师风,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青少年极具模仿和可塑性,在学校里面,对他们和言行举止影响最大的就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规范广大教师的言行举止,才能使学生取乎法上,进而在不经意间养成良好的品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带领教师认真学习《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教育法规,拟定学习活动方案,强化依法从教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八荣八耻”等内容,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通过学习,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素质教育,经常性地进行政治学习并进行检查,要求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人人充当德育工作者,共同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为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我校强调意识到位,提出“每个教职工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转变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生同样光荣”等激励教师教书育人。在制定有关规定时,注意政策导向有利于德育工作。如根据《班主任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量化评比;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都向德育骨干特别是班主任倾斜。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激励德育队伍快速成长,教师还受到县、乡级表彰。
(二)、明晰思路 整合资源 彰显德育工作特色管理模式
德育工作内容广泛,范围面宽,工作方法多样,只有理清头绪,明确职责,探究方法,才会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因此,我校在德育工作方面首先是提炼十一种工作内容,探索二十种教育方法。
十一种工作内容主要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师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传统教育,自我管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后进生转化教育等。
二十种教育方法主要指集体教育法,班级授课法,因材施教法,读书征文法,生活体验法,榜样激励法,环境暗示法,为人师表法,互督互纠法,反面教材法,双边教育法,主题班会法,图片展览法,文字宣传法,文艺熏陶法,量化考核法,评估激励法,学科渗透法,讨论交流法,兴趣活动法等。
(三)、群策群力 真抓实干 彰显德育工作管理特色
1、创设德育活动载体,促进学生养成教育自主发展
创设德育活动载体,增强“活动育人”效果。如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庆教师节“演讲比赛”、“洛塔九年制学校文化艺术节”、“金秋十月体育节”、“学雷锋活动月”、“入队”宣誓仪式、主题班队会、各学科的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变“空洞说教”、“强性教育”为“磁性教育”。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乐学中进取向上,在歌声、笑声、掌声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启迪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思想受到教育,得到升华。
专题教育 突破重点
今年开学初,发现部分学生经常沉迷网吧,造成上网成瘾的情况,便开展了“向网吧说‘不’”的专题教育活动。带领学生学习了有关的专题教育资料,从正反两方面教育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建立家长学校,形成工作合力;注重发掘德育时代内涵资源,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开设心理讲座,安排兼职心理学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和必需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学生心灵的启导与关爱;开展“爱心”教育,充实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促使他们把眼光关注到社会的弱势群体,把援救的双手伸向灾区人民,把真诚和爱心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开展“感恩”教育,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与人交往,热爱母校,引导学生把对学校的感情倾注到自觉参与校园的管理,把对班级热爱转化为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为在校园内形成“校园无小事,事事是教育;师生无小节,处处是育人”的浓厚育人氛围,学校根据德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成长的特点,形成了各年级在不同阶段实施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实现了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的教育目标。作为德育的最终受益者,同学们在课堂上感受到历史的凝重,“忘记历史无异于背叛”在他们心里扎下了根;时事政治让他们体会到人类社会滚滚向前的车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齐头并进方能健全社会风气;在对烈士故事的学习中,他们真正明白了今天的“一丝一毫当思来之不易”;对绿色学校的创建,他们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每个人都要努力从自己做起,养成环保的好习惯;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形式多样的艺术表演让整个校园洋溢着奋发向上的勃勃生机。
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
①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大型集会、班队会,晨会、每月一次安全知识讲座等渠道,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生存、生活和自我保护能力。②严格实行安全月检查和报批制度。学校每月进行一次校舍设施和消防设施的检查落实,重大事故及时上报,不安全因素及时排除,并严格执行校外活动报批制度。③落实安全责任制。期初与各班主任、签定责任状,期末验收,并把安全综治作为考核教师的依据,实行安全综治一票否决制。④与乡政府共同做好校园安全工作。组织教师加强校园的巡逻,严厉打击扰乱校园治安,侵害师生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节假日的值班安排,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国旗下净化学生心灵:每周一次的升旗,学校规范仪式,精心准备,合理安排讲话人选,讲话内容则依据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抓住社会热点或教育契机,突出爱国主义的主题,着力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
三、存在问题: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社会上学到很多不文明的东西,对学校的教育很不利。
有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心、支持,我校的德育工作按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的德育路子将不断努力进步,我们深信这群“雏鹰”将在祖国的这片蓝天下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2016年4月16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