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勤县节水农业现状及对策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民勤县节水农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分析了民勤县节水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工程技术、农业技术和管理技术三方面对节水农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勤县;水资源;供需矛盾;节水措施

1节水现状

1.1工程节水措施现状全县已建成各级输水渠道7 100km,其中总干渠1条,87.37km,干渠171.37km,支渠494.51km,斗农渠2 862km,农井渠3 486km。配套使用农用井9 519眼,其中已衬砌渠道总长只有3 517km,只占渠道总长的1/2,地表水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7,地下水达到0.84。

1.2农艺节水措施现状政府引导结构调整,耗水较多的粮食作物面积由2007年的1.91万hm2调整到2008年的1.55万hm2,低耗水作物如棉花、茴香等的种植比例明显增大;传统的灌水方式正在被小畦灌、沟灌、覆膜灌等新型灌水方式取代,一膜两用免耕技术、干播湿出栽培技术等新型节水技术也在逐步推广。截止目前小畦灌面积达到了2.67万hm2,垄沟灌面积1万hm2,湖区推广一膜两用免耕技术面积达到0.32万hm2,全县覆膜灌面积已达到3.33万hm2。

1.3管理节水措施现状不断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制度建设已趋于完善,“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两套指标控制体系已基本建立。地下水智能化计量管理和水票制度已强行实施,水电共管地下水开采目标已基本实现,取用水程序已经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工程节水潜力没有充分挖掘目前,地表水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7,利用率很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全县还有19km的干渠、65km的支渠、2 080km的斗农渠没有衬砌,现在仍为土渠输水, 渠系输水损失大,而且总干中段和各干渠均系80年代和90年代衬砌,老化失修现象严重,灌区内各级渠道的改建衬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2农艺节水措施还需加快目前传统的栽培方式和灌水方式还占较大比例,

特别是一些宽行作物还采用畦灌、裸灌等方式,造成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不足,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2.3农业水价还需进一步调整目前地表水价0.208元/m3,地下水0.02元/m3,地表水水价远高于地下水水价,不利于提高用水户对地下水的节水意识和节水积极性。

2.4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按照协会章程,协会承担的主要职能有参与水权分配、监督水票运行、执行用水计划、田间工程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和协助水管单位征收水费、宣传水利法规政策、教育和指导用水户节约用水等方面,但目前,多数协会仅在水权的分配与管理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其它方面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2.5工程的管理工作要加强要全面落实制定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尤其要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采取划段承包、承包到户等多种管理方式,不断降低运行管理成本,提高工程效益。

3对节水农业的几点建议

3.1工程节水技术一是全面普及各级渠道的防渗衬砌措施,一般可节水15%~20%,节水潜力大,群众易于接受。可提高水利用系数,能使进入我县十分有限的地表水得到有效利用。二是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一般可节水20%~30%,输水效率高,非常受群众欢迎,尤其在井灌区和沙患相对严重的地区实施,群众积极性很高,在各灌区宜大力推广。三是滴灌技术,尤其适宜棉花、瓜类、蔬菜等宽行作物的灌溉,可根据作物需水情况达到精准灌溉的目的,节水效果可达到30%~50%。同时,具有省工、节肥、增产增效、方便等多种优点,效益极其突出,建议在我县大面积推广。

3.2农艺节水技术一要进一步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采用垄沟种植、覆膜种植、一膜两用、干播湿出等新的栽培技术,实行节约用水。二要进行精耕细作、平田整地、培肥改土、覆盖保墒,提高土壤保墒保水能力,实行节约用水。三要选育耐旱作物品种,如棉花、瓜类、葵花、干草等,降低灌溉定额,减少灌水次数,减少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实行节约用水。

3.3管理节水技术

3.3.1尽快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在已出台的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的基础上,以省市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法律法规为依据,进一步修改完善水权交易制度、水资源管理办法、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确保水资源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3.3.2严格规范用水程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实年度水资源分配方案。用水户向协会提出书面用水申请,按规定程序办理用水计划书,到水管单位购买水票和刷卡充值,供电所依据水票向用水户供电,按程序实行规范取水。

3.3进一步调整、改革现行水价进一步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尽快使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供水价格达到供水成本,以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激励节约用水。

3.4强化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职责,监督水权分配;监督水票运转;规范水权交易;高效管理田间工程;宣传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革新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益。尤其在水资源分配方案的落实中,协会要不断增强透明度,妥善化解用水户之间的矛盾纠纷。

3.5工程后续管理为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必须建立良性运行机制,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等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制度,采取承包、聘用“能人”管理等市场经济运作下的多种经营管理方式,在水管单位、用水者协会的共同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全面管理,保证工程高效运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