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应急响应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应急响应工作管理,消除和控制紧急事故,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应急响应工作的管理。
3、引用标准
GB/T24001-2004标准《环境管理体系一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规范》
4.职责
4.1公司工程科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负责公司应急响应工作具体指挥实施检查工作。
4.2公司安全委员会负责应急响应管理领导工作,
4.3各部门、项目部负责本单位应急响应的实施检查工作。
4.4工程科负责对公司应急响应设施进行检查。
5、工作要求
5.1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
5.1.1购置
a)各部门、项目部根据本部门的应急响应需求情况,按照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对需要添置或更换的应急响应器材向工程科提出购置计划,并提供相关资料。
b)由应急响应专兼人员按实际需要提出采购计划,由主管领导审批,工程科购置,并承担质量责任,使用单位负责采购物品的验收,并且按方案布置应急响应器材。
5.1.2应急响应体系设置
a)公司建立应急响应体系。
b)公司领导一名,应急响应专员一名。
c)各部门、项目部应急响应员一名,并在公司注册。
d)公司成立应急响应委员会,总经理任主任,成员由各部门、项目部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e)各部门、项目部建立应急响应领导小组,各部门、项目部领导任组长,定期组织开展活动。
f)各部门、项目部建立义务应急响应班,应急响应负责人任班长,主持义务应急响应班的日常工作;人数不低于5人(根据生产人员的数量确定)。
g)公司按《应急准备及响应程序》规定,组织应急响应队定期开展学习和模拟演习,以提高应急
响应知识和技能。
5.1.3日常管理
a)公司每年至少利用各种形式组织一次普及应急响应知识的教育,并与生产教育相结合,加强应急响应方法和有关法规的宣传,提高广大员工的应急响应意识和应急响应自救能力。
b)办公室负责对新员工进行应急响应知识专项教育,各部门、项目部负责对新入场员工进行应急响应知识专项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安排上岗;并有完整的记录。
c)按《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的规定,对重点应急响应部位的工作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应急响应知识专项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响应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d) 应急响应重点部位和应急响应重点部位,建立应急响应重点部位档案。
5.2检查与考核
a)公司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响应检查,并汇总成应急响应检查统计表。
b)检查发现应急响应隐患,按《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程序》执行。一时整改不了的,要采取临时性的防范措施,并积极研究确定整改计划。重要应急响应隐患应有立案、销案制度,逐件定人、定时间、定措施、限期整改。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大、发生应急响应后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大的应急响应隐患,经分管领导批准下发停工整改通知。
c)公司本部的应急响应器材是否合格有效,由公司的应急响应专兼职人员每月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d)存在重要应急响应隐患的单位和个人,经指出却不整改的按国家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e)公司每年度对公司本部、各部门、项目部应急响应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总结考核评比。
f)发生应急响应按《应急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6.支持性文件
6.1《采购控制程序》
6.2《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
6.3《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6.4《改进控制程序》
6.5《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7.相关记录
7.1应急器材登记表
7.2应急响应检查统计表
7.3 应急演练记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