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58例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 王保星摘要:目的。 DIS ̄NCE D远UCAT程ION教OFC息 第20810卷年第0815月期・总上第半9月5期刊 血府逐瘀汤治疗冠J,t4,病53例 河南省浚县风湿病医院(456250)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服药 观察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30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及24h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O1),发病 程度、持续时间及24h心电图明显改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确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之一。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 doi..10.3969/j issn 1672—2779.2010.15.022 文章编号:1672—2779(2010).15.0034一Ol 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 窄、阻塞或痉挛导致心肌急剧或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一 组临床综合症。目前虽有很多关于中医治疗冠心病的报 道“ ,但不是理论研究,就是中西医结合,操作复杂, 不易推广。笔者应用血府逐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8例, 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8例患者均为本院住院病例,其中男 36例,女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9例,其中男 18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46岁,最大者72岁,平 均年龄61.3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者18年,平均 6.5年;心绞痛I级l0例,II级l6例,III级3例;对 照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43岁,最 大者68岁,平均年龄61.4岁;病程最短者5个月,最 最后根据DCG计算24h心肌缺血发作频率、缺血持续时 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心肌缺血总负荷=缺血时间(min) ×ST段压低数(mv)。 2.2 疗效标准 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标准均参照卫生 部《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规定。 2.3治疗结果 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注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O.05)。 2.4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问及心肌缺血总负荷 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30d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变化情况比较 长者20年,平均6.6年;心绞痛I级11例,II级17例, III级1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和分级、 心电图改变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后无明显差异(尸> 0.05),具有可比性。 3讨论 1.2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 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 :具有典 型的心绞痛症状、体征,ECG示心肌缺血,平板运动试 验阳性。中医辨证分型参考普通高等院校中医专业教材 《中医内科学》第6版,分为气虚气滞、气虚血瘀型、 痰瘀互阻。所有病例均排除急性心梗及其他心脏病。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法用药:消 心痛、倍他乐克、肠溶阿司匹林等。有高血压、糖尿病 等合并症者,行对症治疗。 1.3.2治疗组 方用血府逐瘀汤药用:当归9g,生地黄9g,桃仁 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药6g,柴胡3g,甘草6g, 桔梗5g,川芎5g,怀牛膝9g。 加减气虚者,加黄芪 15 ̄30g,气滞者,重柴胡12g,痰盛者,加瓜蒌lOg。 用法:每日1剂,连续水煎两次,每次取200ml, 混合,早、晚各温服200ml。若遇急性发作者,用速效 救心丸8~10粒舌下含化,连续治疗30d。 2结果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真心 痛”、“厥心痛”范畴。《金匮要略》云:“阳微阴弦, 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阳微即心(胸) 阳微弱,气运不达。《素问》云:“心痹者,脉不通”。 临床或因气虚而成血瘀,或因脾虚而生痰浊,或因过食厚 味醇酒而变生脂液痰浊,诸邪粘附心脉,轻则气机不畅, 重则血脉不通,致使冠脉弹性降低,心血灌注减少。现代 研究发现桃仁、红花、当归有很好的抗血栓形成、抗凝、 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降血脂等作用 ;川芎、桔梗、 枳壳、丹参、牛膝行气通络,预防梗阻。现代研究川芎中 所含川芎嗪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并可 减少静脉壁白细胞粘附,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小板黏 附率,防止血液黏滞度升高;诸药相伍,具有行气逐瘀, 排浊通络之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有着较好的 效果 综上所述,血府逐瘀汤可以明显改善心血管患者血 流变的高凝聚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梗塞形成,减 轻临床症状,延长发作周期,具有行气逐瘀,化痰通脉之 奇效,实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之有效方剂之一。 参考文献 【1]姜利鲲,黄文权.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研究概述fJ1.实用中医药杂 志,2007,06:68 【2】张建文.复方丹参气雾剂治疗冠心痛的临床观察[J1.湖北中医杂 志,2005,27(1):15.16.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lJ】.中华 心血管杂志,2000,28(6):409—412. 【4】温长路.医林改错识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7:77. (收稿日期:2010.05.19) 2.1观察指标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率、血 压以及舌苔、脉象等。辅助检查为:DCG、血、尿常规以 及肝肾功能等。心肌缺血的DCG诊断须符合“3个1标 准即ST段呈水平型下降或下垂型下移≥lmm;缺血改变 至少持续lmin以上;两次缺血发作至少间隔lmin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