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课标要求
1.掌握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似三角形及相似比的概念;
2.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及推论;
3.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方法:平行线法、三边法、两边夹一角法、两角法; 4.进一步熟悉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探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渗透类比思想,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并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一、知识迁移
类比相似多边形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 对应角相等 ,对应边成比例.
师介绍:“相似”用符号“∽”来表示,读作“相似于”,2题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ABC∽△DEF,
∴A=∠D,∠B=∠E,∠C=∠F;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呢? 反过来
∵A=∠D,∠B=∠E,∠C=∠F;∴△ABC∽△DEF.
ABACBC. DEDFEFABACBCk DEDFEF师介绍:△ABC与△DEF的相似比为k,△DEF与△ABC的相似比为追问:当k=1,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
1. k引出课题: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回顾学习三角形全等时,我们知道,除了可以验证所有的角和边分别相等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外,还有判定的简便方法(SSS,SAS,ASA,AAS).类似地,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是不是也存在简便的判定方法呢?
二、探究归纳
(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探究1:如图,任意画两条直线l1,l2,再画三条与l1,l2都相交的平行线l3,l4,l5.分别度量l3,l4,l5在l1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和在l2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EF的长度,相等吗?任意平移l5.
ABDE与BCEFABDE与还相等吗? BCEF
当l3//l4//l5时, 有
ABDEBCEFABDEBCEF,,,等. BCEFABDEACDFACDF基本事实: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迁移:将基本事实应用到三角形中,
当DE//BC时,有
ADAEBDCEADAEBDCE,,,等. BDCEADAEABACABAC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应用:如图AB//CD//EF ,AF与BE相交于点G,AG=2,GD=1,DF=5,求值.
BC的CE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思考:如图1,在△ABC中,DE∥BC,且DE 分别交AB,AC于点D,E,△ADE 与△ABC 有什么关系?
图1 图2
分析:用定义证明△ADE∽△ABC,需要具备的条件:角:∠A=∠A,∠ADE=∠B,∠AED=∠C;边:
ADAEDE. ABACBCAEDE呢? ACBC如何证明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变式:如图2,DE∥BC,且DE 分别交BA,CA 的延长线于点D,E,△ABC 与△ADE相似吗?
符号语言: ∵DE//BC ∴△ABC∽△ADE
应用:如图,在△ABC中,DE∥BC,且AD=3,DB=2.写出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并指出其相似比.
探究2: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各边长都是原来三角形各边长的k 倍.度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角,它们相等吗?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与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在△ABC 与△A′B′C′中,如果满足
ABBCAC,求证:△ABC∽△A′B′C′. ABBCAC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一: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
ABBCAC ABBCACABC∽ABC
类比:对于在△ABC 与△A′B′C′中,如果形一定相似吗?
ABAC,AA,这两个三角ABAC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
ABAC,AA ABACABC∽ABC
思考:对于在△ABC 与△A′B′C′中,如果定相似吗?试着画画看.
ABAC,BB,这两个三角形一ABAC
应用:例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 和△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AB=4 cm,BC=6 cm,AC=8 cm,A′B′=12 cm,B′C′=18 cm,A′C′=24 cm. (2)∠A=120°,AB=7 cm,AC=14 cm,∠A′=120°,A′B′=3 cm,A′C′=6 cm. 追问: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多少?
练习:判断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为什么?
探究3:观察两副三角尺,其中有同样两个锐角(30°与60°,或45°与45°)的两个三角尺大小可能不同,它们相似吗?试着说说理由.
迁移:对于在△ABC 与△A′B′C′中,如果AA,BB,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三: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符号语言:
AA,BB
ABC∽ABC
应用:例2如图,Rt△ABC 中,∠C=90°,AB=10,AC=8.E 是AC 上一点,AE=5,ED⊥AB,垂足为D.求AD 的长.
问题: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有哪些方法呢?
思考:我们知道,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用“HL\"来判定.那么,满足斜边和一条直
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吗?
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练习:如图,在Rt△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求证:(1)△ACD∽△ABC;(2)△CBD∽△ABC.
三、应用提高
1.如图,△ABC 中,DE∥FG∥BC,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有一块三角形的草地,它们一条边长为25m.在图纸上,这条边长为5cm,其他两条边的长都为4cm,求其他两条边的实际长度.
3.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呢?证明你的结论.
四、体验收获 说一说你的收获. 1.三角形相似的定义;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推论及在三角形中的运用; 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五、拓展提升
1.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长分别为4cm,5cm和6cm,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一边长为2cm,它的另外两条边长应当是多少?说出你的制作方案.
2.如图,△ABC 中,DE∥BC,EF∥AB,求证△ADE∽△EFC;
六、课内检测
1.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 与△A′B′C′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A=40°,AB=8 cm,AC=15 cm,∠A′=40°,A′B′=16cm ,A′C′=30 cm. (2)AB=10 cm,BC=8 cm,AC=16 cm,A′B′=16cm ,B′C′=12。8cm ,A′C′=25.6cm. 2.如果Rt△ABC 中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那么以3k和4k(k为正整数)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一定与Rt△ABC 相似吗?为什么?
七、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材42页习题27.2第2、3、7题. 选做题:教材44页习题27。2第13题. 附:板书设计
§ 27.2.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一:相似三角形 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 1.推论 2.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教学反思:
例题板演学生板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