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通病现象
墩柱施工常出现钢筋保护层不足的质量 通病,保护层厚度可通过钢筋保护层厚度测 定仪进行检测(图2.2-9 )o
2.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施工规范标准相关规定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
5.5.3钢筋安装偏差及检验方法应符合 表5.5.3的规定。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节选) 表5.5.3
项目 基础 纵向受力钢筋、箍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板、墙、壳 3. 原因分析
允许误差(mm) ±10 ±5 ±3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 尺量 柱、梁 (1)钢筋工程原因
1)骨架钢筋尺寸制作不规范,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2) 钢筋绑丝松动,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
3) 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规范、设置数量过少或混凝土浇筑过
程中脱落。
4) 下层预留钢筋位置偏差大,造成上层墩柱钢筋保护层不足。
(2)模板工程原因
模板的吊装碰撞及变形校正不合格影响了保护层的合格率。 (3)测量工程原因
由于测量仪器、人员等原因,造成测量误差,影响保护层厚度。 (4)混凝土工程原因
1) 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浇筑高度较大,即使混凝土自由下落高
度不超过2m,其冲击力还是会对柱子的保护层造成影响,如冲落绑扎不牢的垫块。
2) 工人在振捣时,由于工人所在位置离墩柱底部过远,其挥动
振动棒时,很难控制住振动棒的运动范围,因此振动棒会不时地打击钢筋笼和墩柱模板,造成钢筋笼的变形、垫块的掉落甚至墩柱模板的移位,最终影响到成型后墩柱的保护层厚度。
4. 预防措施
(1)严格按照结构物骨架钢筋尺寸制作,对钢筋重叠、密集区适当调整内骨架筋尺寸,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2) 规范垫块的安装使用,钢筋保护层垫块绑扎要牢固,受扰动
或受力部位应增加设置;
(3) 对下层预留钢筋位置偏差大,应向下凿除部分混凝土,先调
整预留钢筋位置,再绑扎上层墩柱钢筋。
(4)提高模板的吊装水平和变形校正水平。
(5)提高测量精度,测量仪器定期由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
校订,提高测量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并建立复测制度。
5. 治理措施
(1)未浇筑混凝土前发现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时,应立刻检查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原因,及时返工,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2)实体完成后检测发现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时,对此部位混凝土进行凿毛,挂钢丝网,抹灰前刷一道结构胶,避免抹灰层空鼓和开裂,用高一标号水泥砂浆进行抹灰处理。
(3)问题较严重的,需提请设计重新核算后提出解决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