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措施发展趋势的思考
作者:杜高明
来源:《职业时空》2007年第21期
儿童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获得或运用听、说、读、写、推理和计算能力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未能达到其适当的年龄和能力水平,出现明显困难,从而导致学习落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状态。柯克和葛拉格认为学习障碍通常包括发展性学习障碍与学业性学习障碍。这两个主要类别之下,又分别细分成若干类型。以后的研究认为学习障碍既涉及认知发展的落后,也包括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障碍。因此,把学习障碍划分为三种类型:神经心理与发展障碍;学科与成就障碍;社会障碍。探究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措施是一个越来越受到关注的领域。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训练,从单一的干预模式到综合利用多种干预技术,见仁见智,本文对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措施发展趋势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训练模式
从50年代学习障碍研究领域开始形成至今,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学习障碍问题的干预训练模式进行了探讨。目前,主要有四种理论模式:医学模式,其基本假设是把学习障碍归因于个体内部遗传、脑及神经功能失调。重点强调对神经症状的诊断和药物治疗;心理加工过程模式,研究的重点是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加工过程,强调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学业技能模式,研究的重心从脑功能研究转移到学业成就的研究上,治疗的重点是学业和社会技能的指导;信息加工模式,强调学生作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通过元认知、动机和学习策略的运用提高学习能力,也被称作认知—行为干预模式。
对于学习障碍学生,有两种基本的理论提供干预和矫正帮助:补偿(compensation)与补救(remediation)。补偿是利用学习障碍学生的长处来弥补他们的缺陷领域,这种方法确实能够使学习障碍学生在额外技术的帮助下取得一定的成功。例如,学生存在书写困难,则可以教学生使用打字机;如果学生存在数学计算方面的障碍,则可以允许他使用计算器来计算完成作业或者考试。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就无法发展书写能力或者计算能力,因此补偿法在帮助学生克服障碍领域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解决问题者方面存在局限。补救也被称作激发缺陷法(deficit stimulation),这种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缺陷,起到不再受有这方面学习的障碍为止。补救法可以使学习障碍学生最终胜任为独立的学习者。例如,对于存在书写困难的学生,则制定针对他个性化的书写教学策略对其进行训练,直到他掌握书写技术为止。但补救法对学生存在病理性缺陷的学习或者技术领域存在着局限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的来说,这两种方法在对学习障碍进行干预时都是很有效的。关于对学习障碍学生的干预,有些矛盾的方面是到底应该将注意力重点集中在补救还是补偿上,即是纠正学生弱势的地方还是帮助学生发现一些方法来弥补有障碍的领域。实践证明,将这两種方法结合起来可能比较有效。
二、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方法
根据干预训练模式的理论,随着对儿童学习障碍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针对儿童学习障碍产生的病因和病理特点,出现了许多干预训练的方法:
1.视、听认知训练。近半个世纪以来,认知心理学为研究学习障碍中内隐的、难于量化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对学习障碍的研究成果颇多,学习障碍儿童在挑选引起他们注意的重要信息方面存在困难,注意力极易分散,很少能坚持把一件事做得有始有终。在记忆中存在缺陷,存在着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失调,包括抽象能力受损、解决问题行为冲动、按次序排列信息有困难。中山大学附三院编制了学习障碍儿童视、听认知训练软件进行视听认知训练和测试,包括言语能力训练、视结构认知训练、注意力集中及手眼协调训练、记忆能力训练4个大部分,其中有视结构临摹训练、图形推理训练、结构辨认训练、拉力训练、注意力训练、手眼协调训练、注意与编码训练、表情认知、短时记忆训练、听理解训练、言语理解训练、叠加字图训练和左右脑激活训练等14个训练项目,以此来提高视觉记忆、视动协调、视觉推理和理解、听觉分辨力、听广度、听觉理解力、听觉注意和视觉注意能力、加强行为的控制能力,效果显著。
2.心理治疗。向儿童讲授心理学知识,提供自我心理调节和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针对心理问题,进行认知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对家长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宣传和辅导、学习良好的家教方法,用奖励和处罚措施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求家长多鼓励、关心和帮助孩子的学习。
3.药物治疗。对部分有明显多动、抑郁、焦虑等症状的学习障碍儿童适当地应用利他林、百忧解、阿普唑仑等药物进行治疗。
4.感觉动作能力训练。精心设计系列运动能力训练活动,以建立方向感、锻炼肌力、提高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发展节奏感,同时在运动能力训练中,始终给予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要求。
5.家庭治疗。引起学习障碍的因素很多,许多研究发现,父母家教不当和家庭环境是学习障碍的重要因素。我国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因素与欧美等国家的一个显著不同在于父母把学习作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为使其取得好成绩而施以较大的压力。同时,不良的环境能引起儿童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卫生问题的发生,继发学习障碍。所以对家长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和辅导、教给良好的学习和家教方法来帮助孩子,多鼓励孩子、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学习。
6.行为矫正技术。随着学习理论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行为矫正进入了迅速发展期。形成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裴德的处方教学法,史帝凡的引导教学法等。随着行为矫正发展的日益科学、完善,它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训练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成为教育训练的主角。
三、对学习障碍儿童干预训练措施发展趋势的思考
1.从单一的某种技术到综合干预。早期的干预技术一般是单一的某种技术,如我国曾经有一段时期进行的感觉统合训练。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有心理学家对感觉统合理论的训练进行了总结性研究,发现总体上感觉统合训练与学习成绩的提高无关。由于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没有一种策略、技术或干预措施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随着关于学习障碍的术语、涵义、研究对象及特征等的日趋一致,干预方式逐渐地由单一的某种技术到采用综合利用多种干预技术。王淑玉,赵丽等将认知行为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心理治疗多种方式综合利用起来,增加了儿童视听注意能力,解决精细运动协调能力,感觉运动能力方面得到较大改善,但理解能力提高不显著。有研究者将医疗和教育(学校、家庭)有机结合后,能在短时间内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功能,增强自信心和环境适应能力,提高学习成绩。钟世彪等采用系统的视、听认知训练、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26例学习障碍儿童进行综合干预,大多数儿童注意力趋向集中,学习情绪较为活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增强了学习自信心,综合干预的效果显著。
2.在全纳中重视个别化的教育指导。个别化教育指导方案的设计针对教育对象的概况,确立有可能达到的目标,根据LD儿童的障碍类型、障碍程度、接受能力、性格等,选择适合每一个LD儿童的教育指导内容,明确教育指导要点,考虑教育指导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要根据单元学习所要求达到的目标,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达到最佳教育指导效果。随着全纳教育的理念的影响,在普通学校开展对学习障碍儿童的个别化教育指导成为重要课题,建议在普通学校里,提供能够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指导的条件,如心理辅导室的老师进修特殊教育的课程,添设对学习障碍儿童进行个别化教育指导的的设施等,学习障碍儿童随班就读,这对于改善其症状是有益的。
3.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配合。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不仅需要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化的学习能力综合训练和培养,而且需要解决影响学习障碍儿童学习能力提高的外在因素。对学习障碍儿童家庭应给予提供具体的支持与援助,帮助父母以正确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并进行家庭指导与训练,开展学习障碍儿童父母心理咨询,提供与专业人员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对话与讨论的机会。帮助其树立正确对待学习障碍儿童的教养态度,接纳他们;改善家庭学习氛围,消除其不安和恐惧心理,使之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良好的生活空间。
4.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措施发展展望。目前,研究者们已将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认知障碍的特征及原因的探讨上,对学习障碍的智力结构特征、深度知觉能力、视觉--运动能力、认知功能、精神运动能力、社会认知等作了较多的研究,为学习障碍儿童的矫治、教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还有许多结论非常模糊,缺乏针对性,对于不同亚型的学习障碍儿童,有不同的能力发展内部差异,只有明确这些区别,才能找出相应的矫正策略,随着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能够为学习障碍的干预措施提供更有效、准确的依据;此外,对学习障碍儿童一般到入学之后表现出学业失败才开始发现,并进行干预,其效果并不理想,能不能有更有效地鉴别方式,从而能对这些孩子提供早期的干预;目前的学习障碍干预还只是少量的开展,如何针对更多的学习障碍儿童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继发性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研究”系列论文。课题号为GSXL-62022。 (作者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教育心理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