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论文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疗效。方法 将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和一般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分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量表总分及部分因子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促进其社会康复。

【关键词】综合干预 精神分裂症 康复

中图分类号:r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051-02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synthetic intervention o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period. methods a total of 96 chronic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 rehabilitation perio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of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synthetic intervention and general treatment, whil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nly general treatment. then the effect of all cases were evaluated by

adopting 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bprs), sc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sans), and 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 (nosi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otal and factor scores of every scal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and partial factor scales between two groups(p0.05)。

1.2知情同意 向病人及其监护人说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过程、患者的获益和风险。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或)法定代理人签知情同意书,获得其积极合作。秉承平等、自愿、合作的原则,仅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对象进行研究。

1.3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所有病人原使用药物治疗剂量不变,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和一般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 1.3.1综合干预参考有关文献制定综合干预措施[1-3,5,6]: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协作关系;②全面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工作、学习及生活经历;③了解患者的个性特点、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情况,探讨其非理性思维方式,运用心理诊断、领悟、修通、再教育及写治疗日记等方式,使患者抛弃非理性信念,面对现实生活,并增强其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意识,提高其适应能力;④讲解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征及治疗程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维持治疗的必要性;⑤与家庭成员进

行沟通,充分利用家庭与社会支持系统;⑥社会技能训练,针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针对性行为矫正,明确训练目标,实施生活自理能力、良好行为、社会交往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训。

1.3.2一般治疗每天参加日常工娱治疗项目,包括做广播操、阅读、娱乐活动等。 1.4疗效评定

1.4.1评定工具包括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4]。

1.4.2评定方法由2名专科医师负责bprs及sans量表的评定,1名护师评定nosie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进行量表评定。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量表评分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干预组san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干预后nosie减分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nosie减分值比较显示,在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迟缓因子及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常遗留社会功能缺陷,是患病率和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已有文献表明[1,2,5,6],对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并非能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的相应症状,更多的需要多种疗法的综合应用。这些综合干预的措施相互配合和补充,不但可以调动患者自己的积极性,还能增加更多的外力来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

通过对48例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综合干预,结果显示:接受综合干预的病人干预后的bprs总分及sans量表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 5或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sans量表中各因子分、bprs量表中焦虑抑郁及缺乏活力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各量表多个因子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此外,两组nosie量表干预前后的减分值比较,干预后减分值越小提示症状改善越明显。本研究显示,干预组nosie总分及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迟缓因子的减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提示综合干预措施对康复期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精神康复明显有效,在孤独、缺乏活力、懒散退缩、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的改善上可能更明显,而对思维障碍及激活性等症状改善不明显。

综上所述,除药物维持治疗外,综合干预措施能进一步改善慢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症状,尤其是阴性症状,促进其临床康复和社会康复,更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精神残疾,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龚传鹏,张建军,郑刚,等. 家庭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康复的作用[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6:903-905. [2] 董继承,张少丽,王晓蕾. 综合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j]. 中国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10):891-893.

[3]吴晓虹. 改良森田疗法用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j]. 护理研究,2009,23(6):1629-1631.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14-217.

[5] 魏秋菊,杨大梅,翟爱玲,等. 综合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908. [6] 廖更生. 综合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38-10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