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声音制造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声音制造

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声音制造1

活动目标:

1、会借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2、在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借助材料制造声音,制造不同的声音。 难点:感知材料和声音的关系。 活动准备:

各种空瓶子、罐子、盒子,、豆豆、米粒、纸片。 活动过程: 一、声音的奇妙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看?

2、让我们听听瓶子有没有声音?再听听豆子有没有声音? 3、现在你能想办法使他们发出声音吗?请幼儿说说。 二、幼儿制造声音。 1、第一次尝试操作验证

1)幼儿自由分组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2)集合,交流怎样制造声音。

2、……你们看老师也找了两个好朋友,(教师出示)他们也发出了好听的声音,你们听

(1)教师出示分别装着豆豆、米粒的铁罐,纸片的铁罐,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辨。这个声音像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 小结:不同的朋友在一起,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2、再次探索操作验证

1)小朋友现在让我们再去找两个不同的好朋友,让他们发出好听的声音,听听他们的声音有些像什么?

2)幼儿操作,再次制造声音,探索材料与声音的关系。 3)集合,交流怎样制造声音。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有了第一个的基础,孩子们对制造声音不在是那么陌生,拿着材料就是玩,而后说说自己的发现。制造了什么样的.声音,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并在同伴前演示。这环节一个是让幼儿能大胆的发言,锻炼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倾听力。可是孩子们对这环节能说出听到声音是不一样的,有的声音是“砰砰的”“扑扑的;有的说这声音“沙沙沙”“叮当叮当”像下雨”,“像打雷。”敲小铃的声音。这个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的孩子们能说出来,但这声音像什么不是想象的怎么好。好旦孩子们知道这些声音不一样原来是材料不同。

整节课下来,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很浓,活动中也体验到了成功,体验到了快乐。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成功。但我发现自己许多方面还做的不足,通过反思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争取做的更好。如:有的幼儿对所准备的材料很感兴趣而忽略了我对活动的讲解;在活动过程中我也没能关注每个孩子,有个孩子老是说生日吃蛋糕,我没能做出相应的回应,以至使这孩子注意不集中。还有我想在以后的科学活动中,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活动目的有机地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必要的常规教育,让活动进行的深入、透彻。

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声音制造2

【活动目标】

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盒类、塑料袋、塑料瓶、易拉罐、酸奶瓶、纸等各种废旧材料。 2、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听音乐《幸福拍手歌》律动进入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特殊的玩具宝宝,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它们能制造出不同的声音?而且每个玩具制造出的声音都不一样呢,小朋友想不想去试一试?” 二、幼儿自由探索,选择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

1、向大家介绍自己是怎样制造声音的,使物品发出声音的?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肯动脑筋,通过敲敲、打打、揉揉、碰碰制造出了不同的声音! 四、分组配乐展示。 。 刚才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宝宝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了,那咱们把它们当成小乐器,用它们来为歌曲伴奏吧,分组开始。 五、身体发出声音。

用各种物品可以制造出声音,咱们的身体也可以制造出声音,试一试,好咱们一块来!随《幸福拍手歌》律动走出活动室。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可以发出的声音。

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声音制造3

活动目标:

1、感受用常见物品制造声音的乐趣。

2、发现通过碰撞、敲击、摇动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敢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在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 4、学习使用\"摇\"、\"敲\"、\"碰\"等动词。 活动准备:

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勺子、木珠、塑料盒、瓶子、豆子、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熊宝宝的宝盒》,引发幼儿好奇与探索的愿望。

2、提问:\"你们喜欢熊宝宝的宝盒吗?为什么\";\"熊宝宝的宝盒都有什么?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你们想不想也有这样一个宝盒呢?\" 二、制造声音

1、观察材料,提问幼儿材料的名称。

\"老师也有宝盒,看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2、引导幼儿探究\"用他们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观察、指导\"用两件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发出声音的?\"\"试一试其他东西看看能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三、分享与交流1、教师请小朋友演示他们的发现。

\"你们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听的声音,哪个小朋友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制造出好听的声音的?\"

2、引导幼儿归纳:用敲一敲、摇一摇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听的声音。

2021年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声音制造4

【活动目标】

1、主动借助各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2、感受自制声音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纸盒、有盖的瓶子、豆子、脸盆。 2、白纸、塑料纸、餐巾纸。

3、纸杯、玻璃纸、塑料杯、小木棒若干。 4、小旗、金箍棒、扇子、蒲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利用谈话引入课题。

师:“孩子们,我是小小魔术师,今天我要给大家变一个魔术。”

(二)基本部分 1、制造声音

教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请幼儿听一听有没有声音。再拿出一颗豆子摇一摇,请幼儿听一听有没有 声音。 师:“现在我要变魔术了,注意看好了。”

教师将这两个没有声音的东西变得有声音,只要把豆子放进瓶子,盖好瓶盖,摇一摇,你们听到什么了?

教师小结:声音原来是制造出来的,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看你们谁能制造出声音来。 2、分组制造声音

(1)教师介绍四个区域的材料,鼓励幼儿去每个区域探索,尝试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来。

(2)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教师进行区域指导。

如“瓶罐区”重点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器皿装豆子,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纸区”引导幼儿听一听挥动纸、搓搓纸发出的声音。

“杯子区”引导幼儿敲击不同的杯子,尝试对着不同的材料的杯子说话,听一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1)你们是怎么制造声音的?制造出来的声音像什么? (2)声音表演会

要求幼儿用手里的东西来制造表演出这些声音。 下雨天场景(模仿下雨、打雷)摇晃豆盒像下雨声。 打电话(用嘴对着被口说话) 着火了(揉搓塑料纸) 刮风(摇动旗子)

4、了解噪音的危害,结合实际对幼儿进行教育,教育幼儿要保护嗓子和耳朵。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自己制造出很多声音,但是,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让声音大一点?什么时候让声音轻一点呢?奥,对了,小朋友们睡觉时或爸爸妈妈下班回来时,我们要轻轻的走路|、轻轻地说话,老师上课回答问题时,要高声回答。孩子们,在我们的周围有的声音优美动听、如优美的歌声、动听的琴声、小鸟叫声、小河流水声。而有的声音像汽车喇叭声、小朋友大吵

大闹的声音、电钻钻洞的声音、这些声音非常的刺耳,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叫噪音。我们如果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马上按住耳朵并张大嘴巴,平时也不要大吵大闹,要保护好嗓子和耳朵。 (三)结束部分

在音乐《小鸟飞》的伴奏下,带领幼儿到室外去寻找能发出声音的物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