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本2021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F卷

部编本2021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F卷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部编本2021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F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诗歌鉴赏 (共30题;共375分)

1. (19分) 课内阅读。 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 诗中写将军雪夜率军追敌的壮举,突出了将军________的精神。诗一开始用月黑之夜大雁被惊高飞,来衬托________的情景;三四句写将军________,“大雪满弓刀”这一细节,既写出了环境的________,更突出了将军的________。

(2) 《塞下曲》一诗如何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3) 研读三四句,分析“逐”和“满”两个词的妙处。 2. (14分) 阅读理解。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 《元日》的作者是宋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的节日是________,即农历________,俗称元日。 (2) 诗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的仪式加之太阳灿烂,春风送暖,渲染了节日的气氛。 (3) 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第 1 页 共 40 页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

A.去掉。 B.过去。 C.表示不计算在内 ②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B.形容太阳落山后天色渐暗的样子。

(4) “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今天也就是更换春联。请你写一副对联,愿新的一年会给农民带来吉祥和好运。 3. (15分) 重点解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

(2) “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________,这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 4. (10分) 补充诗句,并完成练习。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一首________诗。诗句中的最后两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 判断对错。

①寒”“孤”表达了诗人送友人时的留恋和孤寂之情。 ②“冰心”“玉壶”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3) 理解古诗,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第 2 页 共 40 页

A . 前两句在写景中融入了离别之情。 B . 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阳亲友的思念。 C . 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清廉正直的品格。 D . 本诗写离别愁绪,悲愤幽怨之情十分明显。

(4) 联系“一片冰心在玉壶”一句,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5. (24分) 补全古诗,并完成练习。 乞 巧

________________,牵牛织女渡河桥。 _______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1) 补充诗句

(2) 我知道匕夕是________(时间),又被称为________节。

(3) 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的民间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故事比喻________。

6. (1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练习。 冬日田园杂兴

放船闲看雪山晴,风定奇寒晚更凝。 坐听一篙珠玉碎,不知湖面已成冰。

(1) 这首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湖山雪景图。画中有人物、有________,有动、有静,通过视觉、________、________等多方面描写,刻画出了冬季的严寒。

(2) 这首诗描写了冬季雪后初晴,这是在湖面上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 (3) 诗中的“凝”、“不知”分别是什么意思? 7. (5分) (2020·诸暨) 诗歌鉴赏 绝句

第 3 页 共 40 页

[唐]杜 甫

迟日①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②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指春日,即春天。②泥融:春天冰冻的泥土融化,松软湿润。

(1)古诗中前两句描写了大自然美丽的风景,后两句采用________态和________态描写了________的飞舞和________的酣睡,相映成趣。

(2)试着用现代汉语翻译“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________ (3)对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这首诗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 B.这首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自然流畅。

C.春天风景如画,百花盛开,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燕子呢喃,处处欣欣向荣。

D.本诗描绘了一幅春暖花开,燕子翩翩飞的情景,这正是杜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8. (12分) 课外阅读。 粉笔歌

歌唱教室明丽的阳光, 何曾忘记你——粉笔, 你洁白,你无私, 天天都在牺牲自己。 黑板上你引来知识的小溪, 溪水涂涂流进我们的心里; 你带来一串串深邃的思考, 摆下了我们成长的阶梯。

第 4 页 共 40 页

你画出四海风云, 把我们心胸开拓万里。 你在讲台上化成粉末, 却把浩瀚的知识为我们累积。 谁说你的生命是那样短暂, 我们的心上你留下深深足迹。 谁说你的贡献实在平凡, 未来的捷报你已描出第一笔。 啊,你笔尖上还有一支歌, 那是一支深情的进军曲。 你鼓励我们攀登高峰, 你盼望我们创立奇迹。 你天天和老师相依相伴, 老师的生活又多么像你。 他们在讲台上奉献年华。 全心全意,年复一年。 (有改动)

(1) 写出带点字的拼音。

捷报(________) 奉献(________) 攀登(________)(2)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希冀:________ 短促:________ (3) 粉笔的特点是什么?

第 5 页 共 40 页

短暂(________)

(4) 诗人由粉笔想到了谁?他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9. (9分)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______蓝蓝的______

(1) 选一选,把选文补充完整。(填序号) ①船 ②星星 ③天

(2) “我”在船里看到了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3) 我还会说:闪闪的________ 蓝蓝的________ 10. (16分)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 (2) 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

(3) 词中的“见”读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_”相同。

(4) 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18分) (2019五上·莲都期末) 诗词阅读。

第 6 页 共 40 页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解释字意或词意。

泊:________ 啼:________ 渔火:________

(2) 本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月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山寺。 (3) 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2. (12分) 读一读,回答问题。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 小画家。 小鸡画 , 小狗画 。 小鸭画 , 小马画 。

(1) 背一背,补一补,将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位 ②群 ③梅花 ④枫叶 ⑤月牙 ⑥竹叶 (2) 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连一连。

(3) 想一想,还有谁来到了雪地里?它们画了什么? 13. (9分) 古诗积累(二) 大林寺桃花

第 7 页 共 40 页

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__________。 长恨春归无觅处,__________________。 (1) 把古诗补充完整。

(2) 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诗人登山前为春光逝去而遗憾,登山后发现大林寺桃花盛开又感到惊喜。

(3) 诗人用________(对比 衬托)的写作方法,表现了自己发现山上桃花盛开的惊喜之情。 14. (13分) (2020五下·上虞期末) 古诗两首。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 将诗句补充完整,写在上面的横线上。 (2) “穿”在字典中有3种解释。

穿chuān❶破;透:水滴石~.❷通过(孔洞、缝隙、空地等):~针。❸把衣服、鞋袜套在身体上:~衣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穿”应选第________个意思;“即从巴峡穿巫峡”中的“穿”应选第________个意思。

(3) 《从军行》中,将士们身披金甲,心里想着的是________;《凉州词》中,将士们听着羌笛,心里想着的是________。

(4) 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写出三处)

第 8 页 共 40 页

15. (19分) 课外阅读。 游山西村 宋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 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多选) A . “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 B . “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C . 这两个字表现了诗人依恋不舍的心情。 (2) “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正常语序应为( ) A . 丰年留客鸡豚足 B . 丰年留客足豚鸡 C . 丰年鸡豚足留客

(3) 诗中广为传诵的名句是( )

A .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B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4) 选择诗句填空。

A.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第 9 页 共 40 页

①本诗中写出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一句是( ) ②描绘乡村社日前夕热闹情景的句子是( ) ③写作者主观心境的句子是( )

(5) 本诗的线索是 , 全诗句句紧扣“ ”字来写,因而主线突出又层次分明。( ) A . 游踪;游 B . 所见;游 C . 所感;游

16. (15分) 读一读,回答问题。

顽皮的月亮 夜静悄悄的, 只有一个月亮。 在黑乎乎的天空玩着。 瞧.

今天晚上的月亮多会玩啊! 跑到西, 跑到东, 这顽皮的月亮, 真拿他没办法。

(1) 请你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反的词。 东——________ 黑——________

第 10 页 共 40 页

(2) 读一读短文,找一找,连一连。

静悄悄的________ 黑乎乎的________ 顽皮的________

月亮 夜晚 天空 (3) 为什么说月亮很顽皮?( )(填序号)

A . 因为月亮跑到西,跑到东。 B . 因为月亮自己在天空玩。 17. (4分) 读《望洞庭》,回答下列问题: 望洞庭 唐 ( ) ,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

(1) 唐________ ________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________ 。 (2) 写出诗的前两句的意思。

(3) 前两句诗中,诗人把________ 比作了________ ,突出了洞庭湖面________ 18. (8分) 读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做一做。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第 11 页 共 40 页

的特点。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 诗题为《望洞庭》,是什么时候望洞庭?( ) A . 早晨 B . 中午 C . 夜晚

(2) 诗中“翠”的意思是( ) A . 翠鸟,鸟名 B . 绿色的硬玉,翡翠 C . 绿色

(3) 诗中“磨”的读音是( ) A . mò B . mó C . mo

(4) “在皓月银辉之下,远远望去,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别致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说的是诗中哪两句的意思?

19. (9分) 课外阅读. 瀑布

还没看见瀑布, 先听见瀑布的声音, 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 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

第 12 页 共 40 页

山路忽然一转, 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 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 站在瀑布脚下仰望, 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时时来一阵风,

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1) 这首诗共有________小节,作者按由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观察描写瀑布的。

(2) 第一节诗描写了瀑布的________,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它比作________,又把它比作________. (3) 文中有两个表示“看”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 第二节中的“这般景象”指的是________。

(5) 作者把无风时的瀑布比作一座________,起风时还把瀑布分别比作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0. (16分) 古诗阅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

(2) 后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 诗句中的“三千尺”说明( )

第 13 页 共 40 页

A . 瀑布刚好有三千尺。 B . 瀑布很高,很有气势。 21. (12分) 课外阅读。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本诗的韵脚是________,描写的季节是________。 (2) 给下面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①“乱花”的意思是( )

A.指花朵大小不一,显得很杂乱。 B.各种颜色的野花。 ②“渐”的意思是( ) A.渐渐。 B.进。 ③“欲”的意思是( )

A.副词,将要。 B.欲望。 (3) 解释下面的诗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 判断,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本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漫步西湖所见到的明媚风光。

②本诗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诗歌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孤山寺和白云。

第 14 页 共 40 页

③“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④“早”字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之情。他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情态,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5) 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2. (14分) 课外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 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 离梦杳如关塞长

【注释】①水国:水多。②蒹葭(jiān jiā):水草名。③苍苍:深青色。④今夕:今晚。⑤离梦:离人的梦。⑥杳(yǎo):无影无声。⑦关塞:边关塞外,代指遥远的地方。

(1) 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要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往往要借助独特的景物。从第一、二句能看出本诗是在________季所作,选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能够传递离情。

(2) 第三句诗的意思是:谁说友人千里之别从今晚就开始了?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和语气可知道最后一句诗的意思是( )

A . 离别后的梦无声无息,就像迢迢关塞一样绵长(有这样的梦相伴,我们如同没有分离)。 B . 离别后连相逢的梦也杳无踪迹,它竟像迢迢关塞那样遥远(让我连离别的思念都无法寄托)

23. (15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第 15 页 共 40 页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1) 选出下列词语在古诗中的意思。 ①惜:________

A.可惜 B.珍惜 C.爱惜 D.痛惜 ②尖尖角:________

A.蜻蜓尖尖的尾巴 B.还没有展开的嫩荷的尖端 C.尖尖的树枝 D.尖尖的莲蓬 (2) 诗中描写到了哪些景物?________

泉水 柳枝 树荫 荷叶 荷花 蝴蝶 蜻蜓

(3) 这首诗清新自然,写的景物虽不多,却勾画了一幅生动的小池风景图。你读出了怎样的感受?或者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4. (8分) 读一读,回答问题。

房子

池塘是青蛙的房子,草地是虫儿的房子。 大树是小鸟的房子,山峰是雄鹰的房子。

第 16 页 共 40 页

(1) 读一读,用拼音填一填。

虫儿的房子是________,小鸟的房子是________。 (2) 找出三个整体认读音节抄写下来。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想一想,白云的房子是什么呢? 25. (7分) 读一读,做一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1) 认一认,连一连。

元 门

(2) 这是一首和( )有关的古诗。A . 元旦 B . 春节

第 17 页 共 40 页

C . 元宵节 D . 中秋节 26. (8分) 诗词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尽”的意思是________。 A.饮完 B.全,都 C.尽头

②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________. A.死去的人 B.老朋友 C.故事中的人

(2)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 诗中作者用一个“________”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4) 王维的这首诗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27. (12分) (2020一下·昔阳期末) 阅读下面短文。 《尾巴》

猴子尾巴细又长,常把自己挂树上。 兔子尾巴一点点,蹦蹦跳跳撅树上。 公鸡尾巴弯又弯,花花绿绿像个毽。 松鼠尾巴蓬松松,树上跳下像伞兵。

第 18 页 共 40 页

孔雀尾巴像把扇,五颜六色真好看。 (1) 这首儿歌一共有________句话。

(2) 选择合适的字与括号外面的字组成一个词语。 自________(己 已) 尾________(巴 吧) (3) 照样子,写一写。 例:(口)+(巴)=(吧)

(木)+(公)=________ (木)+(对)=________ 例:花花绿绿 ________ ________ 例:孔雀的尾巴像把扇。 ________像________。

(4) 诗中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动物的尾巴。(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哦!)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猴子在树上挂。

B . 兔子在天上跳。

C . 公鸡在踢毽。 (6) 连一连。

公鸡的尾巴 像扇子 孔雀的尾巴 蓬松松 松鼠的尾巴 一点点

第 19 页 共 40 页

猴子的尾巴 弯又弯 兔子的尾巴 细又长 28. (9分) 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_______的。诗的前两句_______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_______的萧瑟景象。后两句________,揭示赠诗的________。( )

A . 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 B . 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 C . 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

(2)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______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_____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_____和______。( )

A . 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 B . 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 C . 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3) 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______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A . 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 B . 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 C . 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第 20 页 共 40 页

(4)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_______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_______景象,显露了________,给人以昂扬之感。( )

A . 悲秋;丰硕;勃勃生机 B . 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 C . 赞秋;凄凉;悲秋 29. (24分) 课外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晌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1) 给下面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土膏:A.膏药。 B.泥土滋润状。( ) ②晌:A.晌午。 B.不多时。( )

(2)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的景色,根据诗中的词语________可以看出。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 (3) 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4) 本课所学的《四时田园杂兴》和本诗都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两首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5) 你还知道哪些范成大的古诗,写一写吧。 30. (3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第 21 页 共 40 页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 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

(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 22 页 共 40 页

参考答案

一、 诗歌鉴赏 (共30题;共375分)

答案:1-1、

答案:1-2、答案:1-3、

考点:解析:

答案:2-1、

第 23 页 共 40 页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考点:解析:

答案:3-1、

答案:3-2、

考点:

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第 24 页 共 40 页

考点:解析:

答案:5-1、

答案:5-2、

答案:5-3、

考点:解析:

第 25 页 共 40 页

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考点:解析:

答案:7-1、

考点:解析:

第 26 页 共 40 页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考点:解析:

答案:9-1、

第 27 页 共 40 页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答案:10-1、

答案:10-2、

答案:10-3、

答案:10-4、

考点:解析:

第 28 页 共 40 页

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考点:

答案:13-1、

答案:13-2、

第 29 页 共 40 页

答案:13-3、

考点: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答案:14-4、

考点:解析:

第 30 页 共 40 页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

答案:15-4、

答案:15-5、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答案:16-2、

答案:16-3、

考点:

第 31 页 共 40 页

答案:17-1、

答案:17-2、

答案:17-3、

考点:解析:

答案:18-1、

答案:18-2、

答案:18-3、

答案:18-4、

考点:解析:

第 32 页 共 40 页

答案:19-1、

答案:19-2、

答案:19-3、

答案:19-4、

答案:19-5、

考点:解析:

第 33 页 共 40 页

答案:20-1、

答案:20-2、

答案:20-3、

考点:

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答案:21-4、答案:21-5、

考点:解析:

第 34 页 共 40 页

答案:22-1、

答案:22-2、

考点: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

第 35 页 共 40 页

答案:23-3、

考点: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

考点:

答案:25-1、

答案:25-2、

考点:

答案:26-1、

第 36 页 共 40 页

答案:26-2、

答案:26-3、

答案:26-4、

考点: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第 37 页 共 40 页

答案:27-4、

答案:27-5、

答案:27-6、考点:

答案:28-1、

答案:28-2、

答案:28-3、

答案:28-4、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答案:29-2、

答案:29-3、

第 38 页 共 40 页

答案:29-4、

答案:29-5、

考点:解析:

答案:30-1、

答案:30-2、

考点:解析:

第 39 页 共 40 页

第 40 页 共 4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