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沿着210国道,从沣浴口进山, 南行约20多公里到达喂子坪村。村子位于沣河的西面,依山而建,河的西面已有部分开发,东面是停车及有关检测部门的房屋。
从喂子坪村中沿盘山小路上山,道路不算泥泞。虽然天气已经转暖,山上依旧树枝枯萎,没有生机,偶尔可以看到一些长青的白皮松和红松点缀在枯树中,但十分罕见。山路不是很陡峭,坡度也不大,我们行进数度较缓慢,沿路也无景可看,看样子还是秋景可能更迷人。
山路再向高处延伸,有部分阴坡山路依然有少许积雪,小路越来越不甚好走。从喂子坪村开始走大约十五华里,到达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法华寺,由于步行速度缓慢,大约爬了三个多小时,比预计的时间多了一小时。观音山法华寺坐落于一块四面环山的山窝窝里,看来是在是一块风水宝地。怪不得俗话说“天下名山大川,不是被僧人就是被道士占据”这话一点都不假。这是一块不到一百亩的山坳,比较平整。
整个寺庙其实是由三个寺院组成,最北面一座叫“感悟寺”,也是我们最先进的寺院,沿五六十阶台阶而上直通前殿,店内供奉弥勒神佛一尊。礼毕,绕至殿后,有一小院落,院落不大,已经有先到的人在此喧哗,实在是不该。两边厢房,一侧住人,一侧厨房,中间是正殿,供奉佛祖神像。为见僧人,却有一长发道人据此,有些奇怪。
沿感悟寺左侧后门继续后行,则豁然开朗,有一长方形草坪,足有几亩地大小,草坪西面陡峭的山坡上又有一寺庙曰“万峰寺”,此庙台阶陡峭,坡度足有70度左右,拾阶而上,甚是困难。进入前殿,中立佛像,侧面护神像尚未塑成,其后有连着正殿,供奉一神像,倒不算很大,但金碧辉煌。此寺可能是因为以山而建,难度较大,所以占地规模不大。但耸立在西面山上,实在雄伟。居高临下,整个宝地一览无余。
左后面是“法华寺”,规模和感悟寺大小相当,格局也较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庙的西面山上,距离万峰寺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宏伟的建筑“藏经阁”,这可能是整个寺院的宝贝。法华寺有僧人留守,感觉香火还不是十分旺盛,也许不是时候吧。
在法华寺后面则是历代高僧长眠的地方,沿着小路后行,迎面一座七级浮屠塔,足见这里长眠着一位得道的高僧,也有一些三级的塔在侧面。东面有一小溪潺潺流过,实在是仙境啊。
法华寺东面高山上,听说的观音山顶峰,可隐约看见临悬崖而建的寺庙,人说的“观音庙”,由于时间和体力的原因,无法到达,有些遗憾,但估计征服她也是只时间的问题。
这次登山踏青之行,青没有踏上,却还尽兴,一路上有二同伴相伴,没有欢歌笑语,却也少了孤独寂寞,实在应该感谢,这次实登山在是遐意,没有了一周前登上莲花洞后山寂寞,也各有千秋,故这次用一个字形容“爽”。
估计登山还会继续!
2011.3.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