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教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力

1、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与技能 3、知道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教 学 目 标 2、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过程与方法 解释有关现象. 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 力的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法 实物投影仪、磁铁、铁钉、铁球、两个刷子、三角板 1课时 教 学 内 容 板书设计: §7-1 力 一、 力的概念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符号:F 3.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力的单位:N 二、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教 学 内 容 设计与反思 设计与反思 1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关力的一些现象。 二、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力? 1、教师先投影图片“人压跳板跳水,运动员踢球”:或观察教材80页中前四 幅图片(通过投影或制作成电脑动画),从不同侧面展示物体与物体之间的推、拉、 提、压等情况. 演示:起重机吊起钢管,磁铁吸引铁棒. 总结这些实例的特点:这些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从而在教师指学生总结共同特点 导下学生说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分析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物体就 不会有力的作用,一个物体也不会产生力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受到力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是施力物体.不存在没有施力物体 或受力物体的力. 3、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举例 演示:磁铁吸引铁钉 磁铁与铁钉没有接触就被吸起来了.说明物体之间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 用. 4、力的相互性 演示:(1)两刷子互相摩擦,刷毛都变弯曲. (2)两小车上各放一条形磁铁,松手后两车同时开始运动、手托球.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 (N).在这里介绍牛顿的资料 那么,“牛顿”这个单位究竟有多大?我手托两个鸡蛋,告诉学生,手托住两同学们亲自体个中等大小鸡蛋,大约需要1牛的力.然后举起我们用的物理书放在手上,该书会一下物理书放在手上时感对手的压力大约2.5牛. 受到的压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实物投影仪展示: 用磁铁吸引静止在光滑桌面上的一个小铁球,铁球在磁铁的力的作用下改变请同学到讲台上亲自拉弹

2

运动状态,由静止变为运动.教师继续用磁铁吸引小铁球,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教师再举一些物体受力发生形变的实例. 三、课堂小结: (一)力的概念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符号:F 3.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4.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 力的单位:N (二) 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 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四、课堂练习: 力 同步练习 1.人拉车前进,_____是施力物体,_____是受力物体. 2.当物体的_______发生改变或_____发生改变时,就可以认为这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当你用力踢球时,你的脚会感到______,这是因为_____对____也产生力的作用,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 4.人在水中游泳时,受到水的阻力,施加这个力的物体是______,受力的物体是_________。 5.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推墙时,他自己将______,因为墙对他也有________。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施力时,甲是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B.只要有物体,力就能产生 C.力的产生离不开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没有物体,力也可以存在 7.下列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关闭发动机后向前运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在环形路口行驶的汽车 D.正在冲刺的运动员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效果追忆:

簧、用力握小橡皮球、用力弯锯条。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