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明史》记载,明初,从明洪武十七年(1384)起,为加强海防、防御倭寇,明政府在全国沿海要害处大量兴建卫所。在广东,广东海岸东起饶平,西到遂溪英罗港,绵延四千公里,当中设有8卫25所:西路3卫11所,中路3卫6所,东路2卫8所。这些卫所城及其军事辅助设施堡、寨、墩等分布于广东沿海重要的关口险隘位置,依明代海防三路分布,经精心挑选布局而建,成为明代军事要塞,清初仍作为军事单位延续使用了80多年,被称为“南海长城”,这道“长城”不但是我国实施有效管辖海洋在内的国土、维护海洋主权的历史见证,在今天海洋主权争端日趋频繁的背景下,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年,深圳大鹏所城旅游区发出明清海防遗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倡议,2019年,以深圳大鹏所城为龙头的粤港澳大湾区明清海防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这些卫所城有的在清末发展成为渔业或商业重镇,有的成为原有所城后代聚成的村落,一直发展延续至今。历经了数百年风雨的卫所城使岭南文化的区域面貌显得多姿多彩,耐人寻味。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古城除了有遗风余韵可供我们回味之外,它们更是文化更新的缩影,反映出历史的巨变,从中可以看到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
走读古城系列,由南方都市报新闻部策划并发起,联合N视频的直播团队和视频团队,通过对广东境内的卫所城实地采访,以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多元形式,既对卫所城的历史发展、风土人情、语言文字、饮食习惯、姓氏源流等
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又对遗址的活化利用、文化旅游开发做了生动呈现,是岭南传统文化的一次极好挖掘与弘扬。
走读古城系列是媒体首次对广东沿海的卫所城遗址进行全方位的走访,底蕴深厚,形式活泼,制作精良,传播广泛,社会反响热烈。整个系列总阅读量300万+。其中,走读古城系列直播在互联网上有#走读古城#话题,被多个地方号转载,饶平大城古城一期直播的阅读量突破10万;每期的短视频也在个大平台有相应的话题:如##探访中国大陆最南端神秘古城##汤显祖笔下的双鱼是指什么##探寻揭阳600年古城靖海所城记忆#深圳为什么叫鹏城##等,视频被多个地方号转载,基本的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
走读古城系列还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的认可,2021年10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先生在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的采访时还专门点名了走读古城系列。他说,“走读很重要,走读古城的过程就是认识古城的过程,而不仅是看哪个地方好玩,我们跟旅客不一样,我们要认识它,我们要知道哪些东西没有保护好,而且保护必须付诸行动。”
“走读很重要,走读古城的过程就是认识古城的过程,而不仅是看哪个地方好玩,我们跟旅客不一样,我们要认识它,我们要知道哪些东西没有保护好,而且保护必须付诸行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