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05-25T06:23:40.185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4期 作者: 梁忆刚

[导读] BIM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技术交底环节,设计人员通过BIM技术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介绍并对施工思路进行分析,而技术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建立起的模型对施工人员进行介绍,保证交底全面性和彻底程度。

深圳市邦迪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 518000

摘要:BIM技术在现今社会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工程的技术交底环节,设计人员通过BIM技术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设计方案的介绍并对施工思路进行分析,而技术人员能够通过BIM技术建立起的模型对施工人员进行介绍,保证交底全面性和彻底程度。通过这项技术还能对施工的工艺进行优化,大幅度增强了施工的协调性,因此探究BIM技术在其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建筑施工;应用

BIM技术是近几年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本研究立足于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应用的实际情况,围绕施工准备、构件管控、施工进度管理、材料管理等方面,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施工中要不断调整BIM技术的应用方法,以满足装配式工程施工在工期、质量、造价等管理方面的需求。 1 BIM技术及装配式建筑的简单介绍 1.1 BIM技术的简单介绍

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简称,可以将工程的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详细信息以及施工进度和施工材料的应用等通过模型的方式构建出来,为工程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作业都提供了不同程度的便捷,还能通过自身的信息整理功能将装配式建筑所需的原料规格及数量计算出来,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和工作难度,同时为企业提前做好原料采购工作提供了依据,切实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整体工作效率,为缩短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奠定基础。BIM技术又叫做建筑信息模型,顾名思义它能够将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信息数据化,提高了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改变了建筑工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对接存在偏差的情况,为对接准确度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帮助。以某装配式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在研发出设计方案后将详细的数据输入到相关设备中,然后通过BIM技术合成出了预期的装配式建筑模型,然后通过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探讨与交流,确定了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最终的施工方案,实现了实际建筑与预期建筑无偏差施工,增加了该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为其他企业顺利引入BIM技术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帮助。 1.2装配式建筑的简单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近些年来逐渐开始发展和应用的建筑模式,通过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情况来看,这种建筑模式具有比较可观的发展潜力,并且现阶段的多个城市已经开始逐渐接受这种建筑。装配式建筑在建设的过程中相比于传统建筑模式耗费的建筑材料相对较少,并且能够在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基础上降低工程建设所消耗的资金。现今社会中能够用于建设的土地相对较少,这对相关项目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制约作用,而装配式的建筑模式能够解决这样的社会现状,这种模式能够通过分隔建筑空间的方式从而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这种建筑模式通常情况下在建设之前需要对相关构件进行预制,并且保证预制的规格能够满足具体工程的建设要求,在准备施工时需要将预制的构件从生产厂家运送到施工现场,通过合理的安装,大幅度增强工程建设的质量。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构件的重要连接部位加强重视程度,保证不会存在比较明显的裂缝等现象。 2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精准高效的完成预制构件的制作和管理任务

BIM技术除了能够动态化全方位的监督实际施工情况外,还能够为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管理提供帮助。因为BIM技术能够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出预制构件的标准和规格,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和设计难度,同时提高了预制构件的准确性和设计效率,并规范了预制构件的管理过程,为相关人员顺利采购装配式建筑的原材料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除此之外BIM技术还能够存储预制构件的相关数据信息,为企业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购置信息,避免了资金的过多投入问题的出现。 2.2 BIM技术在材料供应方面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工程体量大,材料消耗量也比较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交叉施工情况,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下,会出现材料供应不足、材料供应链中断等一系列问题。利用BIM技术能够对各个施工阶段、施工作业面的材料消耗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整合施工进度管理、材料库存清点,计算出材料在现场的实际消耗情况,可动态地调整材料供应计划,保障材料的有效供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综合判断材料消耗量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评价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通过对工艺及现场管理方法的调整,达到减少材料消耗、节约成本的目的。

2.3利用BIM三维进行一次深化设计

由于装配式建筑是工厂生产,现场拼装,所以一旦图纸设计在现场安装不上,构件将会被报废,由此会造成巨大的成本损失,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三维模型进行预拼装,检查构件的外形尺寸、预留连接钢筋、钢筋套筒、连接金属波纹管及预留洞口等是否正确。采用三维模型进行构件拆分,可以直接进行拆分,拆分完成后不用进行再次拼装,节约设计时间。通过三维模型可视化检查构件的外形尺寸、预留连接钢筋、钢筋套筒、连接金属波纹管及预留洞口等是否正确,直观快捷。 2.4模拟施工的应用

由于施工环节是整体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对施工的管理不足就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优秀设计图纸的优势,因此在施工之前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通过BIM技术对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将设计环节和构件各个部分的参数作为主要输入数据建立施工模型,然后施工管理人员从模型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与设计环节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则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改进时需要将模型和具体参数作为设计人员的参考信息,并且通过施工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交流沟通尽量保证经过改进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从而为实际施工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其建立起的三维模拟动画进行改进,提升信息的表达效果,并且能够根据时间的差异性对施工数据进行准度的调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环节的协调性。 2.5 BIM技术在构件管控方面的应用

混凝土构件的预制决定了工程的质量,要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生产安全。装配式工程可充分地利用BIM技术以及RFID技术。通过RFID技术能够有效传递工程中构件的生产信息,同时将相关信息整合在BIM技术平台中,最终达到提高装配式工程构件管控水平的目的,使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追溯构件生产、运输、仓储、安装的全过程。在技术的支撑下,施工全过程都可在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管下将构件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等写入RFID标签后,可根据BIM技术或者现场图纸判断构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尽快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结束语

BIM技术对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BIM技术能够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直接构建出装配式建筑的匹配模型,为设计人员改进设计方案和设计细节提供了视觉信息,另一方面BIM技术能够结合生成的模型给出预制构件制作和管理的建议,为降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消耗提供帮助。除此之外BIM技术的应用也为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顺利完成工作对接提供机会,因为BIM技术能够根据数据信息合成预设模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模型进行交流,消除了专业不同产生的隔阂和交流障碍,为施工人员科学精准的完成装配式建筑施工任务提供帮助,有助于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敬耀辉,杨丹萍,施航.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科学,2020,11(02):154-155. [2]薛国龙.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建材与装饰,2020(04):18-19. [3]周文.探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32):190-1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