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全书18篇,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甚至显得荒诞不经,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山海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 (1)示例一:《山海经》是记述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的中国先秦古籍。
示例二:《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对神话与地理等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示例一:《山海经》如一位博学的老人,为我们讲述远古的故事,带我们了解远古的地理风俗。
示例二:《山海经》荒诞不经的面纱底下,是历代巫师、方士、祠官精心雕琢的神秘脸庞。
【解析】【分析】(1)本题围绕《山海经》展开介绍,以此为主语,结合“《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概括即可。
(2)题目要求以《山海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结合《山海经》内容,如“《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或“《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拟写即可。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 示例一:《山海经》是记述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的中国先秦古籍。 示例二:《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对神话与地理等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⑵ 示例一:《山海经》如一位博学的老人,为我们讲述远古的故事,带我们了解远古的地理风俗。
示例二:《山海经》荒诞不经的面纱底下,是历代巫师、方士、祠官精心雕琢的神秘脸庞。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抓关键句子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考生要结合材料,注意题干的要求。
2.阅读下面的习作片段,按要求进行修改。
告别了冬日的寒冷,我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欢乐,独自一人去寻觅春天。
走在路上,我感受到了全新的气息。湛蓝的天空,好似澄澈宁静的湖水;和煦灿烂的阳光,正像人们开心的笑脸;A微风轻拂脸庞,亦如母亲那温柔的手掌。
我用心去聆听。我听到了!小鸟在树上轻轻地呢喃:春天到了!话毕,她又一溜烟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B我知道,她是去挨家挨户地报告春天到了的喜悦呢! ……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改写画线的A句,使之与前面画线的句子的句式结构一致。 (2)面线的B句有语病,应________。
(3)在C处补写一句话,使之与文章开头呼应,并小结全文,点明中心。 【答案】 (1)轻拂脸庞的微风,亦如母亲那温柔的手掌。 (2)把“喜悦”改成“喜讯”(或:把“报告”改成“传递”)
(3)春天,藏在大自然的每个角落,哪里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春天就在哪里。 【解析】【分析】(1)首先要分析前面句子的特点,“湛蓝的天空”属于偏正短语,而“ 微风轻拂脸庞 ”则属于主谓短语,应把它改为偏正短语:轻拂脸庞的微风。 (2)搭配不当,应把“喜悦”改成“喜讯”(或:把“报告”改成“传递”)。
(3)根据开头中的“寻觅春天”及中间部分描写的内容写这句话,还有与“ 她是去挨家挨户地报告春天到了的喜悦呢 ”相承接。如: 春天,藏在大自然的每个角落,哪里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春天就在哪里。
故答案为:⑴ 轻拂脸庞的微风,亦如母亲那温柔的手掌。 ⑵ 把“喜悦”改成“喜讯”(或:把“报告”改成“传递”)
⑶ 春天,藏在大自然的每个角落,哪里生机勃勃,充满希望,春天就在哪里。
【点评】⑴本题考查改写句子的能力。改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
⑵此题考查辨析及修改病句的能力。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
⑶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华文化________(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密码就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成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中;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迈自觉中;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济世信念中;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情怀中……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时代新人”开拓创新、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装备”。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 , mù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可以与李白“举杯邀明月”,与苏轼“把酒问青天”,与李清照“双溪泛舟”,在精神世界里与
________(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者对话,抒写精彩人生。
(节选自《语文报》2019年中考作文版,有删改)
(1)给语段中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________ mù 沧桑
________浴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序号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中华文化________(A.烟波浩渺 B.浩如烟海) 在精神世界里与________(A.志同道合 B.齐心协力) (3)对文中划线的“装备”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实现民族复兴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B. 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C. 指实现民族复兴所建立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D. 指实现民族复兴的相关配备,如武器、军装、器材等。
(4)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阅读经典作品,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可以走进先贤心灵 , mù浴思想的光辉;可以跨越历史时空,接受文明的洗礼;可以,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sāng;沐 (2)B;A (3)B
(4)学习先辈事迹;汲取精神的力量(反思历史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
【解析】【分析】⑴属于易错题目。可以从词性、意义、用法辨别字音字形。沧桑:cāng sāng,两字都是舌前音,“沐浴”和水有关,都是三点水。
⑵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搭配关系。1空。“ 浩如烟海 ”指数量多,内容繁杂,搭配合适。“ 烟波浩渺 ”指水势大,水面宽阔,不合语境。2空,“志同道合”合适。
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词语的理解,即通过具体可感的词语进行换词,可以让大体明白词语的含义。 装备:配备的一些设备,引申指游戏中的非消耗性道具:衣服,腰带,首饰及武器等。 文中是比喻义,指实现民族复兴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
⑷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 结构、句式要一致; 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故答案为:⑴① sāng ;② 沐 。 ⑵①B;②A。 ⑶B;
⑷① 学习先辈事迹 ;② 汲取精神的力量(反思历史事件,明确前进的方向) 。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和正确书写能力。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把握句子的意思,根据前后内容和拼音确定词语,仔细区别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字形,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⑵本题考查理解词义和选词填空。答题时应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
明显有错的先排除。
⑶本题考查理解词义。答题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有些词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找近义词、说反义词、换词语等方法理解词语。
⑷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续写。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4.阅读下面一篇短文,按要求答题。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
目睹朋友加工琥珀,一块105克的原石,本来是黯淡的深褐色,其貌不(yáng),切除边角后余82克,隐约可见内在的微光。继续打磨,最终诞生一枚30克的大圆珠、清洁光亮晶(yíng)剔透,质地柔美,色泽温润。
不除糟粕,何来精华?人也是这样。不经历风吹雨打,不历事炼心,又如何在蜕变中实现华丽转身?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越经世事的打磨,生命越圆润,越精致,越美丽,越有品质的芳香。那些风雨,其实,都是人生的抛光与包浆。所以,只要勇于承受,选择忍耐,那些疼痛,都会变成生命的滋养。
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其貌不________(yáng) ②晶________(yíng)剔透
③蜕________(A.duì B.tuì)变 ④污垢________(A.gōu B.hòu) (2)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哪一句是病句?( ) A. 愈来愈璀璨的那条路,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 B. 弃糟粕,留精华,也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3)不改变原意,把“不除糟粕,何来精华?”改成陈述句,然后说说原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 (1)扬;莹;B;A (2)A
(3)改句:不除糟粕就没有精华。
表达效果:原句采用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強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的字形和字音的识记答题,注意“羊”不要写成“杨”;“莹”不要写成“萤”或“荧”;“蜕”和“锐”的区别;“垢”和“后”的区别。
(2)A搭配不当,正确的句子是: 那条路愈来愈璀璨,必然是一个层层磨砺淬炼的过程。B没有语病。
(3)句式转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不能改变原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此句应把“何来”改成“就没有”或“就不会有”,问号变成句号。反问句变成陈述句后,虽然句意没有发生变化,但语气明显减弱,也就是说反问句表达的语气更强烈,而且反问句的形式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故答案为:⑴①扬;②莹;③B;④A; ⑵ A;
⑶ 改句:不除糟粕就没有精华。
表达效果:原句采用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加強烈,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汉字及给汉字注音的能力。给汉字注音,要注意字母的拼写、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多音字的区别等。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易错字,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病句辨析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要牢固掌握病句成因和病句类型的相关知识,这是完成词类题目的基础。其次,要学会运用所掌握的语法知识解决平时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增强语言感悟能力,不断提高病句辨析能力。 ⑶本题考查学生句式转换的能力。句式转换包括:单句与复句之间的转换、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转换、祈使句与疑问句之间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之间的转换等。答题时要注意,无论句式怎么转换,句子的意思不能变。本题要求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5.育才中学八年级(1)班将开展以“过有意义的生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了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生日观,班级准备邀请该校李校长在4月20日上午9点到班级作一次报告,请你以班长的名义给李校长写一封邀请函。 (2)【A】【B】【C】三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生日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美丽的日子,庆祝生日就是在提醒我们新的一岁需要我们书写更加绚丽的篇章。因此我们做出如下倡议:首先,感恩父母。【A】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天起,使我们就是父母的牵挂。其次,文明节俭。【B】金钱绝不是称量友谊的尺子。第三,过有内涵的生日。【C】岁月增长只会让我们学会生活、享受生活、面对生活。 【A】处画线句子成分赘余,应将“________”一词删除。
【B】处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 【C】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调整为:________。
(3)送出真诚的祝福,既快乐自己,也快乐别人。请仿照下面的句子,送出你的祝福。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略鲜花的娇艳。________,________。祝您有一个特别的生日。
【答案】(1) 邀请函
尊敬的李校长: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班长。我班将开展以“过有意义的生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诚挚地邀请您于4月20日上午9点到我班教室为我们作一次报告。期待您的光临! 此致 敬礼!
八年级(1)班班长 2018年4月18日
(2)使;称量;丈量(测量);岁月增长只会让我们面对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 (3)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领略到心中的芬芳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邀请信邀请亲朋好友或知名人士、专家等参加某项活动时所发的请约性书信。它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日常应用写作文种。在国际交往以及日常的各种社交活动中,这类书信使用广泛。在应用写作中邀请函是非常重要的,邀请函的主体内容符合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但要注意,简洁明了,看懂就行,不要太多文字。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病句修改方法可以尝试缩句法:把长句缩为短句,去掉修饰部分,保留句子的主干的方法。A、“使我们就是父母的牵挂”造成主语残缺,“使”字多余,删去;B、画线句子搭配不当,“称量”用于质量重量的测量,用在此处不当,尺子属于长度测量,应改为“丈量(测量)”;C、画线句子语序不当,一般意义上的顺序是“面对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运用“只有”、“才能”的条件关联词。
故答案为:(1) 邀请函
尊敬的李校长: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班长。我班将开展以“过有意义的生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诚挚地邀请您于4月20日上午9点到我班教室为我们作一次报告。期待您的光临! 此致 敬礼!
八年级(1)班班长 2018年4月18日
(2)使;称量;丈量(测量);岁月增长只会让我们面对生活,学会生活,享受生活。 (3)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领略到心中的芬芳。
【点评】(1)本题考查拟写邀请函。答题时应注意,除了称谓、礼貌用语、时间、格式等符合规范,对方注意事项要说准确清楚:时间于4月20日上午9点,地点到我班教室,事项为我们作一次报告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答题时应注意,逐一检查排除法:是从前往后逐一对句子的每一部分(词组或短语)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中逐步排除那些没有语病的成分,对怀疑有问题的部分进一步分析,最后确定出有问题的部分。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答题时应注意,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套用“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略鲜花的娇艳。”,注意前后句是条件关系。
6.仿照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 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风筝 友情
【答案】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理想,放飞你,就是放飞自己的心灵。 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需要你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
【解析】【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理想,放飞你,就是放飞自己的心灵。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需要你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
【点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宽容,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的坚冰;
宽容,就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答案】宽容,就像一杯温暖的茶水,能温暖心灵的寒气。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故答案为:宽容,就像一杯温暖的茶水,能温暖心灵的寒气。【点评】本题注意要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8.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蜜;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粉笔有理想,才会用生命传播知识;蜡烛有理想,才会用燃烧换取光明 【解析】【分析】开放性语言运用,没有统一答案。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故答案为:粉笔有理想,才会用生命传播知识 蜡烛有理想,才会用燃烧换取光明。 【点评】仿写句子是指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仿写句子,一般除在内容上有要求之外,在形式上也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例如,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
9.按要求答题“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解析】【分析】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本题注意结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故答案为: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示例
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解题时联系生活里的具体事例,阅读过的书籍来组织内容,注意句式的一致性。
10.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生机;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听出了夏天的热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从落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秋天的寂寥;从寒风的呼啸中;我们体验了冬天的威严
【解析】【分析】仿写时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句式一致。要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把例句中每一句话分割成几部分,确定保留与变化部分。②修辞相同。如果所给例句运用了某种修辞,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相同。③字数大体相等。仿写时字数要尽可能与所给例句一样多。④语意连贯。所写句子要符合整段文字的内容,感情色彩、语体风格应保持一致。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故答案为:从落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秋天的寂寥;从寒风的呼啸中;我们体验了冬天的威严。
【点评】本题考查对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排比指的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本题主题是“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格式是“从……中,我们……到了……”。
11.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时间好比一条小溪,它能招引我们奔向生活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好比一叶小舟;它能帮组我们使想理想的彼岸;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能指点我们描绘精彩的人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修辞运用,语意表达等方面,再是注意语意通顺、连贯。此题要求以时间作喻,然后结合喻体描述,可采用“时间好比……它能……”的形式,注意上下句语意上的连贯性。 故答案为:时间好比一叶小舟;它能帮组我们使想理想的彼岸;时间好比一支画笔;它能指点我们描绘精彩的人生
【点评】按要求续写句子,注意语言的简洁、连贯与生动。能力层级E
12.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准备一则宣传语。 朋友是一本书,总是在你困惑的时候揭示正确的答案。 朋友是________。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请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
(3)为配合此次活动,学校将于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家长会,你回家后该怎样说?
【答案】 (1)示例:朋友是一首歇,总是在你忧伤的时候想起悠扬的音乐 (意思対即可)。
(2)典故示例:伯牙绝弦;割席断交;刎颈之交;管鲍之交
(3)爸爸(妈妈),为引导我们正确交友,我们学校要举行以“有朋自近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请您抽空参加,好吗? (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1)抓住前例句“朋友是一本书,总是在你困惑的时候揭示正确的答案”。句式结构为“朋友是一……总是在你……的时候……”的比喻句。内容要表现朋友的意义,且要与例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如:朋友是一盏灯,总是在你迷茫的时候照亮前行的道路等。
(2)如“刎颈之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蔺相如受赵王的派遣,带和氏璧出使秦国,而能完璧归赵,被赵王重用,拜为上卿。武将廉颇受不了,多次想找蔺相如的茬,蔺相如以国事为重避免了矛盾。廉颇负荆请罪,两人后来成为刎颈之交。
(3)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有适当的称呼。然后陈述你邀请父亲或母亲来校参加“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缘由。讲清具体的时间与地点。要以请求的口吻,恳切的语气,谦虚的态度,以征得对方心灵的共鸣。
故答案为:⑴示例:朋友是一首歇,总是在你忧伤的时候想起悠扬的音乐 (意思対即可);
⑵典故示例:伯牙绝弦;割席断交;刎颈之交;管鲍之交;
⑶爸爸(妈妈),为引导我们正确交友,我们学校要举行以“有朋自近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明天下午三点在学校礼堂举行,请您抽空参加,好吗? (意思对即可)。 【点评】⑴写宣传语。实际上是考查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⑵本题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表达的高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名人文化,特别是多积累交友的典故,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
⑶语言运用要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注意用语场合;②注意用语对象。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此外,还要注意得体包含礼貌的要求。
13.仿照下面句子,以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为描写对象,写三个句,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例: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的燥热,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答案】 这龙舟,使平静的水面变得荡漾,使安静的人群变得喧闹,使平凡的世界变得精彩了。
【解析】【分析】本题作答要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用“这……,使……变得……,使……变
得……,使……变得……了”的句式,写出一个排比句来作答。答案是多元的。
故答案为:这龙舟,使平静的水面变得荡漾,使安静的人群变得喧闹,使平凡的世界变得精彩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14.根据划线句子仿写,构成排比,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 你能聆听水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 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有的婉转低回;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烂盛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作答时,一定要认真观察例句的格式,仿写的句子一定与例句格式相同,主题相关。据此可作答。
故答案为:有的婉转低回;有的澎湃激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灿烂盛开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
15.模仿艾青诗作《伞》(节选),用对话的形式写一首6—8行的小诗(句式可以不同)。
早晨,我问伞 你喜欢太阳晒 还是喜欢雨淋 伞笑了,它说 我想的是—— 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 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答案】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解析】【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朗读艾青的诗作《伞》中对话的一段,模仿对话的形式,仿写6—8句,注意要有诗情画意。
故答案为: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我说/星辰把黑夜的门打开了/坚韧把苦难的门打开了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诗歌的能力。根据艾青的诗作《伞》的写作特点可知,本诗应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并且通过物品自述法,在诗的结尾升华了主题思想,即卒章显志。伞代表了社会中无私奉献的人,诗歌歌颂了无私的奉献精神。仿写时可以从形式上保持高度一
致,而内容则可以用象征手法赞美一种高尚的品质。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