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们都是好朋友社会教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初步懂得尊重、信任、感谢同学;

2.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二)行为与习惯:

在学校生活中养成团结同学、感谢他人、乐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感谢他人、化解矛盾、表达意见)。 (四)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各项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尝试不同方式的感谢和解决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及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初步懂得尊重、信任同学。

【教学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真情地表达对别人的感谢和化解同学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收集班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团结友爱的故事或制作成图片影像资料; 2.了解班上同学交往间的矛盾; 3.制作四个“知心姐姐”信箱; 4.录音磁带:歌曲《我们是好朋友》; 5.团结友爱的儿歌和谚语。 (二)学生准备: 1.填写“知心卡”;

2.制作感谢卡的工具(剪刀、卡纸、彩笔等);

3.情境表演:我们之间的“小疙瘩”。(两名学生结合实际表演教材内容)

1 / 6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看图画里的故事。

(一)导入

同学们,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木是小鸟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生齐说)班级是我们的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无比的快乐与幸福。

(二)欣赏

1.教材图片,想一想图片里发生什么故事? 2.交流汇报。(小组——全班) (三)过渡

同学们通过丰富的联想读懂了图画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不少同学间互助友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立足本单元第一课学生已有情感与知识基础,依托教材,用好教材,通过教材上提供的范例来引导学生回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故事。) 二、说说班里的故事。

(一)展示“知心卡”

请同学们把教学准备的“知心卡”拿出来,把你和同学、老师之间团结互助的故事向同桌讲一讲或者演一演。

(二)回放生活

1.同桌间拿着“知心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歌曲、表演、讲故事)回放生活(教师巡视辅导)。

2.学生代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全班交流(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自己一起演一演)。

(板书:你帮我,我帮你,你我来帮他。) (三)补充放映

展示教师课前收集制作的学生生活中团结互助友爱的图片。 1.当同学有了进步的时候…… 2.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 3.当同学在游戏中摔倒的时候……

2 / 6

4.当同学的作业不认真完成的时候…… 5.当我们班获得奖状的时候……

(四)谈谈感受:看了同学们的表现,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生活中你们用一句短短的问候、一次热情的鼓励、一次耐心的讲解、一次主动的帮助,大家不知不觉成为了好朋友。(板书:我们都是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回忆班集体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的故事,再适时让孩子们谈自己的想法,这样就更能深刻体会,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

三、玩玩快乐的游戏。

(一)过渡:为祝贺同学们今天出色的表现,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掌声不断”。

(二)游戏:掌声不断

(老师先一个人鼓掌,然后老师和第一个同学鼓掌,再老师、第一个同学、第二个同学鼓掌,依次加入同学,但前面的人仍不停地鼓掌,最后全班一起鼓掌,掌声不断。)

(三)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相机板书) (板书:不让一个伙伴掉队)

(四)小结:同学们很会发现,的确有了我们每个人的加入,这掌声才连续不断,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更清楚团结力量大,在集体中要团结友爱,不能让一个伙伴掉队。)

四、表表我的感谢。

(一)过渡: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同学给予了我们不少的帮助,你今天最想感谢谁?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上小伙伴是怎么做的?

(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小组交流。

(三)实践体验:制作并赠送感谢卡(儿歌《我们是好朋友》音乐伴奏)

(注意: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谢,如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跳一跳、说一说)。

小结:同学们不仅能主动帮助别人,还会真诚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老师相信我们这个班集体会更加优秀。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手制作感谢卡,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真诚有个性地感谢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和同学。)

3 / 6

五、演演《团结友爱歌》。

(一)出示童谣《团结友爱歌》。 (二)学生自由表演。 (三)全班表演。

(四)教师总结:班集体是我们的家,学校也是我们的家,社区、祖国是我们更大的家,让我们团结友爱歌传得更广。

(设计意图:通过全班集体表演诵,总结提升学生情感体验。) 活动拓展

引导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有关团结友爱的名言谚语,还可根据内容做做有趣的实验来验证一下。

【板书设计】

你帮我 我帮你 你我来帮他 不让一个伙伴掉队 我们都是好朋友

第二课时

一、他们的“小疙瘩”。

(一)谈话导入: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但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有时会产生小小的矛盾,让大家心里有了“小疙瘩”[板书:“小疙瘩”],最后弄得大家不开心。请看这两个同学的表演。

(二)情境表演:我们之间的“小疙瘩”。

(三)过渡引入: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疙瘩”,我们呆会一起帮他们解开,你心中的“小疙瘩”是什么呢?想大家帮你解开吗?来,请把你的烦恼写在“知心卡”上。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表演,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引发学生联想到自己心中的“小疙瘩”。)

二、我的“小疙瘩”。

(一)学生在“知心卡”上填写“我的小疙瘩”

(二)分发小组“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将自己的“知心卡”投入小组信箱。 (三)组长抽出“知心卡”,和小组成员一起将问题分类。(教师巡视,下组辅导)

4 / 6

(四)确定一个本组今天重点解开的“小疙瘩”。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很认真,把自己心中的“小疙瘩”写在了“知心卡”上,现在我们以组为单位讨论,重点解开刚才两位表演同学之间的“小疙瘩”。

(设计意图: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通过让每个孩子填写“知心卡”,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让孩子们敞开心扉说说自己的烦恼。) 三、小小“疙瘩”我们解。

(一)解开“他们的‘小疙瘩’”。 1.小组探究如何解开。 2.全班交流帮助解开。 3.即兴表演:解开“小疙瘩”。 (二)解开“我们的‘小疙瘩’”。

1.分组讨论解开本组今天重点的“小疙瘩”。

2.真情表演:小小“疙瘩”我们解。(造成“小疙瘩”的双方或多方在小组伙伴和老师的帮助下解开“小疙瘩”)

(三)说说心里话:帮别人解开了“小疙瘩”或解开了你的“小疙瘩”或看到伙伴的“小疙瘩”解开了,你心里怎么想的?

(板书:有了烦恼不着急,大家一起来帮你)

小结:同学们之间的真诚帮助和真情表达,让老师更加感受到我们这个班集体是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大家庭。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共同解开“小疙瘩”,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通过现场表演,化解同学间的矛盾,让学生体验感受到集体中和谐相处的重要,也初步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大家同唱快乐歌。

(一)播放儿歌《我们是好朋友》。 (二)师生表演唱。

(三)总结:班集体是我们的家,学校也是我们的家,社区、祖国是我们更大的家,还有爸爸、妈妈拥有一个家,我们有着不同的家,无论走到哪都有我们的家,我们一起分担忧愁,一起共享欢乐,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

(设计意图:通过儿童歌曲师生表演唱,使本课的重点更加清晰,两个小话题融为一体,总结全课。)

活动拓展

5 / 6

开辟班级“知心角”,将“知心姐姐”信箱放在固定位置,同学们可以继续把烦恼写在纸上投入信箱,教师定期打开,帮助学生解除烦恼,真正把活动延伸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板书设计】

解开“小疙瘩” 有了烦恼别着急 大家一起来帮你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