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两套附答案)
时间:90分钟 (第一套) 总分:100分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附加题 总分 一、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各题。(8分)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芒芒。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 tān( )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 (柔软 柔美 柔和),就像只用绿色渲( )染,不.用墨线钩勒(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 1.在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
3.文中“白色的大花”指文中_____;横线上应选填的词语是_____。 (3分)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
透:①渗透,穿透;②显露;③暗地里告诉;④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1.妹妹把这首诗背得熟透了。 ( ) .
2. 这个消息是谁透出去的。 ( ) .3.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 ) .4. 那朵花白里透红。 ( ) .
三、在下面括号中填入一组反义词,把句子补充完整。(3分)
1. ( )的草原 ( )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2.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 既 ( ),又稍有点儿 ( ),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3. 母亲的爱,使她 ( )的心顿时( )起来。 四、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入合适的含“然”字的词语。(4分) 1.他的文章一发表,就在当地引起了( )。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 ),( )是丁香结。
3.正当我听得陶醉的时候,那美妙的音乐( )。 4.候车室里,乘客自觉排队。( )。 五、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句子练习。(6分)
1.这种境界使人惊叹。这种境界叫人舒服。(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翻译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面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3分)
A.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B.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C.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迁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D.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七、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B.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C.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D.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了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表达了词人对丰收之甲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B.孟浩然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代表作有《过故入庄》》 《山居秋暝》《春晓》等。
C.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既有豪放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又不乏婉约柔美之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D.《花之歌》表面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用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九、读句子,回答问题。(10分)
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作者为何不忍话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请仿照《花之歌》中对“花”的描写,任选两个对象,用第一人称分别写一组句子。(写句子之前请先写出描写对象) (4分)
例句:花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 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四句诗写了四个场景,请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出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描写夏雨方面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其艺术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分)
散落的鸟鸣 冯晓慧
①没有比一望无际的绿,更能展示一棵树的盛大了。从窗口望去,那些层层叠叠的枝叶,如一道铺开的缎,滤掉了街道、草坪、楼群和被生活挪动的身影。目之所及,只有一片深沉得近乎凝固的绿色,沿着叶脉,静下去,静下去。
②然而,就在这极静之中,有几只鸟飞来,从低的树枝飞向高的树梢,从这一棵树飞向那一棵树,在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栖落,又舒缓地打开喉咙。一刹那,仿佛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下,都藏着鸟的声音。
③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鸟鸣了,或许是我的耳朵充塞了太多的市井之声,而忽略了一只鸟的存在。而现在,当我推开手边繁杂事务的时候,它们就站在我对面的树上,隔着一道玻璃窗,把好听的声音,一波一波送过来。透亮的,安逸的,明快的,抑或苍
凉的。
④我听到了布谷鸟的声音。在乡村的五月,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总会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割麦——种谷”,一声声短促欢实,催麦子,也催人。麦子是听得到的,积蓄身体最后的黄金,撑起饱满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晃。人,也是听得到的。[A]晨起,午后,便有了到麦田里转悠的心思。时不时掐下一两枝麦穗,双手提开,吹去浮皮,把尚带有一痕青绿的麦粒,丢进嘴里细细咀嚼。泛着麦香的笑容里,是满满的无法言说的喜悦。
⑤而在这个五月,我在嘹亮的布谷声里,听出了一丝别样的情愫。它是在提醒离家已久的我么?提醒我念起在土地上耕作的亲人?或者它只是在催促我:回家,回家。
⑥叽叽——喳喳,听到这声鸟鸣,心弦像被轻轻拨了一下。是麻雀!我的心里,莫名地一热。除了麻雀,还有什么鸟能有这样热闹的叫声?这些被雨水和谷粒喂养起来的鸟,声音里,自有一种质朴的乡土味。[B]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平常日子,它总是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的草窝里,叽叽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可算是最能够与人和谐相处乃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了。然而正是这些可爱的小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却被列为“四害”之一,几乎被人们赶尽杀绝。
⑦在这些鸟中,如果稍不留意,就会有一种鸟,被我们视而不见。那是黄豆雀,很小的
鸟,细小的尖嘴壳和脚爪都是棕黄。因为小,我从没有想到过它的存在。其实,在匆忙的生活中,擦身而过,却视而不见的事情,又何止一只黄豆雀呢?它的叫声提醒了我,那声音天真烂漫,像初春的叶尖那样纤细柔嫩,直把一朵云彩,也叫得像一片明媚的叶子。它欢叫着从窗前轻轻掠过,径直飞向天空的深处……
⑧时间的树枝上,风在栖息,雨还在睡眠。一声鸟鸣,不比一场风的轻柔,也不比
滴雨水的重量,却能拨动沉闷的绿色,点亮一棵树,也点亮了一颗心。 ....
⑨五月的阳光下,我坐在一片鸟鸣声里,听着那些忽远忽近的声音,一颗于尘埃之上困顿沉重的心,一点一点苏醒,一点一点轻盈,终于像一只鸟一样飞起来,越飞越高。阳光透过梧桐树纷披而下,我分明听见了,扑面而来的————所有鸟儿的合唱……
1.选文描写了三幅鸟鸣图,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4分) 鸟的种类 布谷鸟 麻 雀
鸟鸣声的特点 欢实嘹亮 引发的联想和感悟 ① ② ③ 黄豆雀 ④ 对自然万物“视而不见”现象的反思 2.文题是“散落的鸟鸣,为何开篇却用大量的笔墨写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分别说说文章第⑧自然段两处“点亮”的内涵。(4分) 点亮一棵树: ..
也点亮了一颗心: ..4.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描写了一幅幅鸟鸣图,抒写了鸟鸣带来的快乐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
B.选文描写的鸟鸣图都由鸟鸣声引发了思考和抒情,流露出绵绵的忧伤之情。 C.画线句[A]描写了农民即将收获的喜悦,从侧面写出布谷鸟的叫声与农民的希望紧密相连。
D.画线句[B]突出麻雀是人类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爱护它的愿望。 十三、作文。(25分)
假如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你最想变成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你的变形记。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作文纸自备) 附加题。(10分)
照样子,写出下列人体部位的妙喻。
咽喉: 交通要道 须眉: 手腕: 耳目: 臂膀: 手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第一单元综合练习卷2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姓名: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基础知识。(36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1.才艺展示开始了,jùn qiào( )的女孩子们略带xiū sè( ),给大家表演了模仿明星走红dì tǎn( )的情境;看起来bèn zhuō( )的男孩子们一点儿也不jū shù( ),他们敞开yī jīn( ),为大家表演了中国式shuāi jiāo( )的精彩招式……真没想到,同学们的身上艺术细胞这么丰富!
(二)下面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巾飘带舞 一碧千里 顾影自怜 B.孤芳自赏 宠然大物 全神贯注 C.翠色欲流 花色斑斓 熙熙攘攘
(三)给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我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心地笑了。( ) ..2.花儿在微风中不停地摇曳。( ) ..
3.在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 ..4.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8分)
1.以“河流”为题,分别写一个比喻句和拟人句。(6分)
(1)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组排比句,写一写你眼中的课间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3分)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反问句。(3分) 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3分)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句中的标点符号没有错误。( )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词的题目。 ( )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宿建德江》中都写到了“月”,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完全不一样。( )
4.《花之歌》这篇课文的想象非常奇特,课文中把花儿比作“黑夜星空的眼睛”和“白昼硕大无朋的独眼”,令人印象深刻。( ) 二、积累运用。(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5分)
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低吟一首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 。
2.古诗文填空。(5分)
(1)蒙汉情深何忍别, 。 (2)野旷天低树, 。 (3) ,还来就菊花。 (4) ,听取蛙声一片。 (5)黑云翻墨未遮山, 。
三、阅读感悟。(24分)
(一)课内阅读。(8分)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B】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C】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读画横线的句子,汽车走了( )里,才到达目的地。(2分) A.四百五十 B.三百 C.一百五十
2.用“ ”画出具体描写“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的句子。(2分) 3.读画浪纹线的句子,不是比喻句的是( )。(2分) 4.给短文取一个小标题: 。 (二)课外阅读。(16分)
西 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清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融化在月色里了。
(2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1)连绵起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从文中画出两个比喻句。 (2分)
3.短文第2、3自然段写了 的西湖;第4自然段写了 的西湖。(2分) 4.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陈述句。(2分)
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整体上来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行文思路来写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平台。(30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的“假如”,比如“假如我是老师”“假如我是孙悟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请以“假如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想象作文,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卷2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提升练习
一、(一)俊俏 羞涩 地毯 笨拙 拘束 衣襟 摔跤 (二)C
(三)1.会意 2.摇摆 3.潇洒 4.回忆
(四)1.(1)远远望去,长长的河流像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 (2)河流唱着欢快的歌向远方奔去。
2.下课了,操场上沸腾了起来。有的同学打篮球;有的同学打排球;有的同学打羽毛球……开心极了!
3.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就太平淡无味了。 4.这些哲理,难道人类已经完全领悟了吗?
5.忽然之间,狂风席卷大地,刹那间吹散了满天的乌云。站在望湖楼上往下看去,西湖上水平如镜、水天一色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五)1.✕ 2.√ 3.√ 4.✕
二、1.惊叹 舒服 久立四望 奇丽的小诗 无限乐趣
2.(1)天涯碧草话斜阳 (2)江清月近人 (3)待到重阳日 (4)稻花香里说丰年 (4)白雨跳珠乱入船
三、(一)1.C 2.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B 4.迎接远客
(二)1.(1)连续不断而且高低不平。 (2)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2.(1)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2)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3.阳光下 月光下
4.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令人心旷神怡。 5.先总后分
6.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提示:这是一次想象作文,习作时要充分发挥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联想、幻想等思维方法,抓住重点部分展开来写,把重要的场景,典型的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写具体、写生动,表达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主题和愿望。
第一单元测试卷1参考答案
一、1.毯 xuàn lè
2.芒芒——茫茫 购一—勾 3.羊群 柔美
二、1.④ 2.③ 3.① 4.② 三、1.静寂 热闹 2.大方 羞涩
3.冰冷温眼
四、1.轩然大波 2.恍然 果然 3.戛然而止 4.秩序井然
五、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2.丁香妩媚。
3.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还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好似来与人相亲相近。 六、D 七、B 八、B
九、1.①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
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让人流连不已,难舍难分。②对草原的热爱和对蒙汉两施团结的赞颂之情。
2.丁香结年年都有,是解不完的;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人生的题也是解不完的。因此,我们既要有赏花的情调,又要有解结的斗志。
十一、1.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2.①对比,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视觉感,突出了骤雨突至的情景。②比喻,用打翻的墨汁来比喻来势之猛的乌云,用跳跃的水珠来比喻乱纷纷飞溅的雨点,渲染了阴云压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氛围。
十二、1.①想到乡亲们收庄稼的场面与鸟儿的和谐之音 ②热闹质朴 ③麻雀被无情地伤
害④天真柔美
2.树是多数鸟儿的栖息地,是鸟儿的归宿,作者希望人们能为鸟儿留下“家园”,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3鸟儿让树有了活力,鸟儿的鸣叫带给人们喜乐。
4.作者以想象的场景结尾,更能说明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引发读者
深思。 5. B
附加题:男子 手段 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得力助手 兄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