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够理解并运用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
3.学习课文总分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结合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感受西沙群岛风光的美丽。 2.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
1.在读中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播放西沙群岛相关的视频,一边解说导入)看,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漂亮的小岛,多么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引入西沙群岛)是的,这就是西沙群岛。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岛、错、飘”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岩、飘、球、瑰、虾”可以用汉字加减法。学习“富饶”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学习“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通过肢体表演理解;学习“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方法掌握。
形近字示例:
岛(小岛)——鸟(鸟语花香) 错(改错)——借(借口) 飘(飘散)——漂(漂亮)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岛:撇稍短,竖折折钩要写端正,第二折略长。 优:右部撇长伸,“亻”和“尤”要靠近一些。 交:点居中,横稍长,中间收,下部放。 岩:“山”要写得矮小些。 挺:右边捺要平,托住被包围部分。
布:撇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球:“王”最后一笔变成提。 易错提示:
优:右边是“尤”,不要多写一撇。 挺:中间是“廴”,不要写成“辶”。 数: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宝:上面是宝盖头,不要写成秃宝盖。 (3)归类识字。 同音字归类示例:
岩(山岩)——言(言语)——沿(边沿) 布(布告)——步(进步)——部(部分) 部首归类示例:
攵:数(数一数二)——放(放心)——故(故乡)——收(回收) (4)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西沙群岛。 参考资料:
西沙群岛,为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是中国南海陆地面积最大的群岛。 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古称九乳螺洲、七洲、长沙、千里长沙等。珊瑚岛1956年起被南越西贡政权占领,1974年1月17日,越军占领了甘泉岛和金银岛,1974年1月19-20日发生西沙之战,中国乘胜收复三岛。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西沙群岛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3.学生自由发表,相机指导。 明确: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西沙群岛的总体特征,这个在第1自然段已经进行了交代,请找到这句话。
明确:“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5.说说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句话是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概括地写出了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这也是全文的中心句。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西沙群岛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它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希望明天的西沙群岛会更好。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小岛 优美 交错
岩石 挺身而出 鱼虾 分布 飘动 地球 数落 宝贵 2.导入新课
西沙群岛上,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西沙群岛究竟有多美,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的是西沙群岛的海面。
2.西沙群岛的海面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征呢?
明确: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形成的原因是: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3.学习第3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 明确:写的是海底丰富的物种,有珊瑚、海参、大龙虾。 4.在介绍海底这些生物时,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写珊瑚的时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珊瑚比作花朵、鹿角,生动地写出了珊瑚形态各异的特点。
写海参、大龙虾的时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参懒洋洋蠕动的姿态和大龙虾全身披甲、样子威武的外形特点和姿态。
5.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写了西沙群岛的什么?有什么特点?
明确:写了西沙群岛海里面的鱼,特点是多。 6.作者是怎样写出鱼的多呢?
明确: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构成排比,从数量和品种上来写出鱼的种类多。
用“成群结队”和“海里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写出了鱼的数量多, 7.西沙群岛的海底有着丰富的生物,那么海岛上有什么呢? 明确:鸟。
8.阅读第5自然段,找到本段的中心句。 明确: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9.第5自然段是如何围绕这个中心句来写的?
明确:“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写的是树多;“栖息着各种海鸟”,写的是鸟多;“遍地都是鸟蛋”写的是鸟蛋多;“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写的是鸟粪多。这些句子从侧面说明鸟多。
10.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
明确:写了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并且相信西沙群岛会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美丽”与“富饶”与前文的“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
11.根据前面对每个自然段的学习,划分课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西沙群岛的特征。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海面、海底、海岛上的顺序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西沙群岛将会被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1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写作手法:总——分——总。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本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五、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海面:五光十色
海底:珊瑚、海参、
富饶的分述 大龙虾、鱼西沙群岛
海岛:鸟的天下总结:更加美丽 更加富饶
总起: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分析: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语文,它主要介绍了位于我国南海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课文先讲西沙群岛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介绍 西山群岛的风光和物产,最后写英雄儿女守卫祖国的南大门——西沙群岛。
本文安排在第五册第六单元中,本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 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的阅读中,慢慢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读者从这奇异的风光中想象的看到自然风光的美丽。
本文共有7个自然段,可以分三个部分来理解,这三大部分都是围绕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丰富来写的。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提示,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目标
1、本文讲到的海产品较多,课前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有关展览或有关图片、标本。预习时要让学生查字典理解有关词语,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
2、本课描写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语句,用词准确,写得生动形象,可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
3、学会本课15个生字,掌握好生字构成的词语。
4、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大纲》要求,我把文中有关的词句,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定为重点。
过学习我国的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为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这篇精读的介绍课文,我教学的对象是我省的孩子们,他们大多数都是来自本地方。对于西沙群岛的风光和海水的颜色大有略知,所以让学生自己说说对西沙群岛的了解。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学习课文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学生可从三部分来领悟文中是如何描写西沙群岛的美丽。围绕什么写的,学生可边读边欣赏,朗读时要带着欣赏,赞美的心情,为了让学生感受瑰丽风光。 三、说教法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我主要是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心里特征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一层深一层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文中的美丽风光景色来启发学生的思想感情。我采用了:读书法、创设情境、提问等几种教学方法。
1、根据新大纲要求“以读为本”的教学精神,让学生从读中理解文中所讲内容。
2、结合课文意图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与富饶。如文中提到“五
光十色、瑰丽无比”。为什么海水会有这么多种颜色?(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浅来对比)
3、加强朗读,为什么文中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是鸟的天下,这里老师有提示学生自读自语。划出有关的词句,这样的教学思路既合理,又符合学生现实学习兴趣。 四、说学法
“以读为本”乃是新大纲的要求,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人为本,重视孩子们的心灵感情,交流合作。启发想象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教材内容,让他们懂得当时作者描写西沙群岛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下面是我说《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同学们,西沙群岛是我过南海上的一群岛屿,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让我们边读边欣赏美丽的风光吧!
2.我先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说出本段或者部分所写的意思。好让学生深深的体会到西沙群岛美丽、富饶的地方。读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来。
设想:“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文中是如何说明的。(种类多、品种奇异)
3.启发想象,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让学生读二至四自然段,
找出有关的句子:鱼多,鸟的天下,如何理解;这一部分为朗读重点。第二段对海水的描写显然了海面的美丽。鸟的天下显然了: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从总到分,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这样的教学程序既能说明作者描写合理,师生教学也轻松。 4.细读表情
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有了相当深入的理解,体会到海岛“美丽、富饶”实际。同时使读者体会到祖国的美丽。 六、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较为简单明了,达到突出文章的内容,结构,又能使学生明白。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南大门) 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品种多,奇异多样) 鸟的天下——树多、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上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第六单元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领悟并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作者总分或是总分总的写作方法 通过学习课,初步学习总分总结构式的写作方法 重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句与句之间是怎么连接成自然段 教学方法 1.通过理解文章内容,了群解西沙岛的美丽富饶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2.通过讨论与探究,能给用总分总序写的段落划出写出主要意思的句子。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假期的时候,我们最想和爸爸妈妈去哪些地方旅游呢? 生:自由讨论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美丽的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那儿是个很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指生说说富饶的意思。 教师简介西沙群: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海中四大群岛之一。在海南岛东南330公里。主要岛屿有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以永兴岛为最大。多为椭圆形珊瑚岛、礁。热带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海参、海龟等。每到渔汛,海南、湛江一带渔民多来此捕鱼。南海诸岛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读读课文,你一定会爱上西沙群岛。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内容?(全文共六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在哪里,是一个可爱的地方。 第2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海面景色。 导入 第3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珊瑚、海参、龙虾。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第4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 第5自然段: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 第6自然段:讲祖国的英雄儿女守卫着西沙群岛,要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教师板书要点。) 2.课文的六个自然段,是分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学生结合板书回答。) 课文的六个自然段,从三方面对西沙群岛进行介绍和说明的。 第一方面(第1自然段):讲西沙群岛的位置。 第二方面(第2~5自然段):按海面、海底、海岛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 第三方面(第7自然段):讲英雄儿女守卫着祖国南大门。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能根据两句话的内容各提一个问题吗? 提示:第1自然段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讲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第二句讲西沙群岛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2.齐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2~5自然段。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 (1)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都有哪些颜色?为什么会有这些颜色? (2)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光十色”、“瑰丽”的意思。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颜色繁多。 瑰丽:非常美丽。 (3)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2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面的景色,共有三句话。第一、二两句讲海水有各种色彩:深蓝、淡青、绿的、杏黄,相互交错。第三句讲海水五光十色的原因是海底地形高低不平。 这三句话,前两句讲结果,后一句讲原因是因果关系。 3.学习第3、4自然段。 (1)思考:西沙群岛一带的海里有些什么?海岛上又有些什么? (2)第3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物产。三句话分别介绍了珊瑚、海参、大龙虾。 ——从课文中各找一个词、准确地描绘它们的样子。(在书上画下来。)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蠕动 大龙虾——威武 (3)第4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讲了几层意思? 第4自然段讲西沙群岛海底的鱼,共四句话,讲了三层意思。先讲鱼多(成群结队),然后讲鱼的品种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最后讲鱼多的程度(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先层意思是总述,分述,总结的关系。 (4)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带点部分的意思。 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 (这是讲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并非真的是水和鱼各占一半。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来讲鱼多,显得很恰当,也很形象) 4.第6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几句话是怎么连起来的? 第6自然讲西沙群岛上的鸟类。共四句话,是围绕“鸟的天下”来写的。几句话的思路是从总述到分述,使人确信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具体思路是:鸟的天下——→树多(这是成为鸟的天下的原因)——→鸟多(树多必然鸟多)——→鸟蛋多(鸟多必然鸟蛋也多)——→鸟粪多。 “鸟的天下”是什么意思? “鸟的天下”是用夸张的手法,说鸟特别多,整个西沙群岛被鸟占据着。 查字典讲讲“栖息”的意思。栖息:本课指鸟类停留、休息。 五、学习课文第三段 1.分别朗读第1和第6自然段,体会第6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相呼应。 2.指读后提问:将来的西沙群岛会怎样? 更加……更加…… 六、朗读全文,进一步体会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七、板书设计: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地形 高低不一 风景优美 海底 珊瑚、海参、龙虾 物产丰富 鱼 成群结队 海岛 鸟 鸟的天下 1. 选择你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话把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或丰富物产介绍给别人。 2. 搜集一些有关祖国大好河山的谚语诗句,表达一下自己的爱国之情。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3.海底有很多美丽的景色,请观察课本小练笔中的图片,选择一幅图,运用“总分总”的写作手法,写一处景色。 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西沙群岛一带海底的优美风光和丰富物产。 这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随着祖国的繁荣兴旺,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自然段。
2.深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3.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出示课件)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你能在这上面找到西沙群岛吗?(请学生上来找一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游览一下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打开视频)仔细看,用一句话描述一下西沙群岛。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西沙群岛。板书课题。 二、重点探究
1.学生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要求。 2、共同交流:
(1)课文中心句: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想一想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 (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3.“你是喜欢五光十色的海面,还是想潜入海底,或是漫步海滩,还是登上鸟岛呢?选你最想到的地方,有滋有味地读起来吧。你最喜欢那一部分?”(轻轻读一遍)读给你的同桌听,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 4、交流喜欢的部分。
三、指导学习3.4自然段:潜入海底
1、 快速默读3.4自然段,你在海底看见了哪些生物呢?用──标出来。 2、 指名回答。
3.精读第3自然段,感受珊瑚的多姿、海参的闲懒、龙虾的威武。 (1)指名朗读描写珊瑚的句子。
(2)观察课件,理解比喻句:“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各种各样。 把这个中心词标出来,齐读。 (4)指名朗读描写海参的句子。 (5)指导朗读。
抓住“懒洋洋地蠕动”这个词组,理解词语,结合课件感受海参的特点。 (6)表演朗读这一句。
(7)指名朗读描写大龙虾的句子。 (8)引导理解“威武”的意思。
4.精读第4自然段,感悟鱼数量多、鱼姿美。
(1)指名朗读,整体感悟鱼多、美,说说自己读后的感觉。 (2)引导理解“各种各样、数不清”。
你能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其他词语来形容鱼多吗? (不计其数、不胜枚举、千姿百态……) (3)引导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观察课件,指导朗读,注意读出惊叹的语气。
小结:这一句采用的是夸张的写法,足以说明西沙群岛的鱼实在是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啊!
(4)过渡:这里的鱼不仅多,而且很美丽,很独特,作者介绍了哪几种鱼?请几个同学分别来朗读描写每一种鱼的句子。 指名朗读。
(5)欣赏各种鱼的课件,深化感受,随图片悟情朗读相应的描写鱼的句子。 (6)再次朗读这一段:
先自由朗读,然后按总分总方法,集体与个别配合朗读 5.引导背诵,积累词句。
四、分组合作学习5.6自然段:漫步海滩登上鸟岛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情况,邀请两组向大家展示。
(1)合作朗读第5自然段;两名同学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两名同学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初步感受并列写法)
(2)用自己的话介绍在鸟岛上的收获。四人合作介绍,每人介绍一方面。 五、提升感悟,指导学习最后一段。
1.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接读。
师:是啊,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生:(满怀深情和期盼地朗读)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2.教师铺垫引读,引导学生满怀豪情和信心地接读。 师: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生: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 五、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阅读其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