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10 《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
3.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4.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答、应、骨、几”2.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教学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
2.培养学生遇事冷静,相互帮助的处事哲理。
【课时安排】
1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谜语,学生竞猜,引出话题“蟋蟀”。
你们想知道蟋蟀在牛肚子里旅行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写了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三、识字写字
2
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5.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6.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
旅:“方”要窄小;倒数第二笔的短撇不能忘记。
扫:左边要高、窄,右边要宽、扁,横折的折下方稍向左拉。
四、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
点拨:课文多处运用了语言描写,其中以青头和红头的对话为主。如:“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要
3
读出青头着急的语气,音调稍高,语速稍快。而红头遇到危险时既害怕又紧张。如: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读时声音要大,语速要快,要读出害怕的心理。总之,朗读对话时要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五、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了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指名说说:红头是怎样在牛肚子里旅行的?
2.导言: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次旅行,红头能顺利回来,离不开谁的帮助和鼓励?
二、品读释疑
1.在牛肚子里旅行感觉怎样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什么?(串珠问题1)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
2.自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串珠问题2)
4
教师提问,同学们畅所欲言
教师明确: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先写事情的起因:红头在和青头捉迷藏时被大黄牛吞进肚子里,再写事情的经过:青头一边鼓励安慰好朋友一边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利用牛反刍的机会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1)有两只小蟋蟀,一只叫青头,另一只叫红头。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吃过早饭,青头对红头说:“咱们玩捉迷藏吧!”
明确:青头提议捉迷藏,这是后面故事发生的原因。
(2)正在这时,一头大黄牛从红头后面慢慢走过来。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去吃草。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吃到嘴里去了。
红头是怎样跑到牛肚子里的?
明确:青头和红头正在草堆里捉迷藏,红头躲进草堆里,一头大黄牛低下头吃草,红头没来得及跳开意外被大黄牛吃到肚子里。
(3)“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叫了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明确:“急忙”说明红头遭遇危险青头很着急。
5
(4)“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明确:写红头情况很危险。
(5) 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被摔在地上。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从来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明确:“蹦、一骨碌”写青头为了救朋友奋不顾身,尽管它和大黄牛的力量很悬殊,但它仍然不放弃。
(6)“那我马上就会死掉了!”红头大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
明确:青头安慰鼓励红头叫他不要怕,表现出青头的沉着冷静。
(7)“听我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①明确:青头很了解牛的消化系统,这也是青头能帮助红头的原因。
②从青头的语言动作描写中可以看出青头的什么特点?
分析:青头对待朋友很真诚,朋友遇到危险它奋不顾身的救助。它能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遇事丝毫不惊慌,非常冷静。
(8)“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明确:青头一方面安慰红头不要失去信心一方面告诉红头脱险的办法。
6
(9)这时,青头爬到了牛鼻子上,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① 青头是怎样帮助朋友脱险的?
同桌讨论,教师明确:青头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先是让红头躲开大黄牛的牙齿,然后告诉红头牛有四个胃,让红头利用牛反刍的机会再一次回到牛的嘴里,最后它在牛的鼻孔里蹭来蹭去,让牛打喷嚏,这样把红头喷出来。这样红头就得救了。
②仿写
写出几个和“蹭来蹭去”(x来x去)结构一样的词语。
示例:跑来跑去 跳来跳去 走来走去 扭来扭去
3. 红头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怎样的旅行?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核心问题)
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线路。(串珠问题3)
明确: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一找。
(1)“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运动着。从第一个胃走到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来到了牛嘴里。终于,
7
红头又看见了光明,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明确:写出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2)阅读方法解密:讲故事法感受人物形象
4.从红头脱险的过程你体会到什么?(串珠问题4)
明确:课文主要写蟋蟀红头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它的朋友青头鼓励它抓住机会,在牛反刍的时候逃出来。红头在青头的鼓励下坚持不放弃,终于想办法在牛打喷嚏的时候逃了出来,经历了一场惊险的旅行。让我们体会到青头临危不惧,对朋友充满真挚的情感,懂得在危险时刻不慌张,用知识战胜困难。
5.写作方法: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
6.从哪里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同学们畅所欲言,教师点拨:回答这道题一定要认真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体会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参考答案:如: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从“一下子、不顾、一骨碌”感受青头的着急。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这里写出了青头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指导红头自救。“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从这里能看出青头一直在鼓励红头不要失去信心。
三、本课小结
8
本文是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活泼,内容充满童趣。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进肚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只胃,牛吃食具有反刍现象。并让我们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
四、拓展延伸
1.从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看出知识的重要性,请你查阅资料,了解牛四个胃的功能。
2.推荐阅读《小熊生病了》《友谊的力量》
五、布置作业
1.引导想象:当红头从牛肚子里出来后,还会对青头说了些什么?
2.你能试着讲一个有趣的历险故事吗?
教学板书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