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原因调查分析
徐幽燕
(贵州大学外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本文通过对465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研究发现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减退有直接地影响。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
DOI:10.3969/j.issn.1671-6396.2013.01.040
1 研究背景
外语学习动机作为语言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之一,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二语/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在国外已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主要是Gardner和Lambert,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社会心理学和主流动机心理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更加深入,研究者们对Gardner和Lambert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从认知心理学、社会学、构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对二语学习进行多元化研究,如Williams和Burden的社会建构主义动机模式,该模式认为,影响外语学习的动机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Schumann的神经生物学模式等。这些理论模式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外语学校动机全方位的理解,使得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领域更为广阔和复杂。
国内关于动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研究内容看有以思辨性、理论性、综述性和介绍性为主的研究;(刘润清,1990;王初明,1991;华惠芳,1998;武和平,2001;秦晓晴,2002)有探讨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以及动机和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间的关系的研究;(吴一安、刘润清等,1993;周燕,1992;文秋芳,1995,1996,2000,2001;高一虹等,2002,2003)。但是,这些研究大都着重于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与学习者因素的相关性、动机与策略的互动关系,相比之下,却忽略了在外语学习中一个明显的问题——“动机缺失”(demotivation)。外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同时更应该关注为什么部分外语学习者对学习外语失去动机,从而更好地避免或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动机缺失”。
“动机缺失”(demotivation)在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领域里则属于较新的问题。国外第二语言、外语研究者对于“动机缺失”的研究主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DÖrney(2001)在他的“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一书中对“动机缺失”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他认为,动机的缺失涉及某些特定的外在力量,这些力量减少或削弱某一行为意图或行为动机。
Christophel和Gorham(1992)对308个大学本科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约三分之二的 “动机缺失”都与教师有关。如:对作业和评分不满;课堂沉闷,备课不充分;对该学科不感兴趣;教学资料不够系统化;教师
以自我为中心,有偏见。
Gary Chambers(1993)对191个9岁左右的小学生和7个语言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他发现缺乏动机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虽然信心不足,个性行为突出,但内心还是不想被忽视。有的小学生不仅学习第二语言有困难,学习其他科目也有类似困难,事实上,外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因素是复杂的,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协助才能解决。
Rebecca Oxford (1998)对大约250个大中学生的“动机缺失”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她要求这些学生在一些相关提示下回忆自己五年内的学习经历,然后对这些文字内容进行分析,其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动机缺失的原因都与教师有关。
DÖrney(1998)选取了50名被认为外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结构式访谈的形式收集了大量的数据,最后把动机缺失的主要因素归为9大类:教师(包括性格、敬业、能力、教学方法)、学校设施、缺乏自信心、对第二语言的负面态度、第二语言的强制性、另外一门外语的干扰、对第二语言团体的负面态度、对小组成员的态度和教材。
这些调查给动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启示,也确定了较多引起外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因素,相比国外在外语学习“动机缺失”方面的研究,中国外语研究者在这方面还没有较深入的研究,而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动机缺失”原因肯定有差异,都存在各自的特点及复杂性,为此,本文将借鉴以上国外研究者的经验,结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特点展开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实际,探讨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因素及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 2.2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某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为500人(其中有效回收456份),均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 2.3 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访谈,主要用于调查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因素。在第一部分调查结
中国西部科技 2013年01月第12卷第01期总第282期 果的基础上,确定与动机缺失相关的变量,制订动机缺失调查问卷;第二部分包括学习者个人情况调查和动机缺失调查问卷,问卷包括22个问题,分为五类。第一类:情感现实因素(1~7);第二类:自我认知因素(8~12);第三类:策略方法因素(13~15);第四类:社会情感因素(17~20);第五类:环境因素(21~22),全部采用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五个等级进行测量,“完全同意”计5分,“完全不同意”计1分。反向题反之。得分越高,影响程度越深。 2.4 数据收集和分析
85 对自己的学习有清醒的认识,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是还是缺乏学习兴趣、恒心毅力,不能很好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策略方法上没有适合有效的途径,害怕出错,所以觉得自己总学不好,自信心不强;考试给学生较大的压力,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导致自信心甚至自尊心减退;第二,外界因素,主要指教师、家长及同学的作用及影响:学生普遍认同如果能得到教师的关怀鼓励,学习积极性则更高,身边同学的学习情况及氛围对自己的学习也有极大的影响;第三,环境因素,学生认为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
少,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走出教室基本很少用到英语。表1
对使用的学习资源学生也更期望一些真实、有用的教材。 No M SDMinMax
英语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通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3.84 1.36151(想学,但总认为自己学不好)
2(我的英语基础不好,虽努力,但进步不动机缺失原因的调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
2.35 1.2215
明显)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动态变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才
3.19 1.38153(我的外语学习可以说是失败的)
能从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因素着手,全盘考虑不同因素
3.26 1.23154(我学习外语没有优势)
间的关系,真正激发并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促进英语2.95 1.36155(外语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我的自尊)
的教与学。 3.96 1.17156(我外语学习能力差)
7(我没外语学习兴趣) 8(我不能很好地利用业余时间) 9(我学英语缺乏恒心和毅力)
10我安排好的英语学习计划总是执行不了 11(我学习外语懒于动脑,更懒于动手) 12(我不知道为什么学英语) 13(我不知道怎么才能学好英语) 14(我花了很多时间精力也学不好英语) 15(我没有明确的目标) 16(考试成绩不理想令我很失望) 17(我害怕老师的批评)
18(我的同学及朋友外语学得越来越好,我很紧张)
19(家长对我的外语学习期望很高,我达不到)
20(我担心出错别人笑话我) 21(我缺乏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 22(我缺乏学习英语的资源)
3.49 1.313.99 1.362.83 1.342.51 1.223.22 1.291.85 1.192.63 1.363.78 1.402.80 1.182.94 1.361.69 1.361.76 1.281.68 1.342.81 1.003.76 1.022.09 1.221111111111111111
5555555555555555
参考文献:
[1] Deciel & Ryan R M.Intrinsic Motivationr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ur[M].New York:Plenum Press 1985.
[2] Lamb,M.Intergrative motivation in a globalizing world[J].System,2004,
32(1).
[3] Shoaib,A.& Z.Dornyei.‘Affect in lifelong learning:exploring L2
motivation as a dynamic process’.In P.Benson & D.Nunan(eds.) Learners’ Stories:Difference and Diversity in Language Learn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4] 倪清泉.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实证
研究[J].外语界,2010,(3).
[5] 黎青.导致外语学习者个人动机变化原因的叙事文本研究[J].外语教
学理论与实践,2009,(2).
[6] 彭增安.跨文化的语言传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7] 饶振辉.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方向问题[J].外语界,2007,(2).
[8] 武和平.九十年代外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述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1).
[9] 王冰,刘永兵.外语学习动机量化研究中的方法问题[J].外语教学,2010,(4). [10]高一虹等.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研
究[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11]胡卫星,蔡金亭.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模型构建[J].外语教学,2010,(3).
上表数据表明,大部分平均值较高,也就是说参试者认
为这些选项内容对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22项选项中,item 1(我想学,但总认为自己学不好)、item 6(我外语学习能力差)、item 7(我没有外语学习兴趣)、item 8(item不能很好的利用业余时间)、14(我没有明确的目标)及item21(缺乏使用英语的机会)选项均值均超过3分且分值较高,说明这些选项对学生的影响较深。
3 结语
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发现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学习者自身因素:虽然学生
[基金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2010规划项目“课堂环境下大学外语学习动机激励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编号:10GH04)。 [作者简介] 徐幽燕(1974-),女,贵州籍,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An Analysis on the Demotivators in the EFL Classroom XU You-yan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motivating factors for English learners,a survey study was conducted by means of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The study showed that learning interests,methods and environment were demotivating factors for most learners.
Keywords:English learning;Demotivation;Influence factor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