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致静脉炎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侯小芳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3期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寻找减轻静脉炎的方法。方法 改变传统的输液法式单独建立静脉通道避免与其他药物混用,选择正确正确的血管,做好消毒处理,勤巡视,勤观察,发现有静脉炎发生,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结论 静脉炎是静脉使用注射用胺碘酮的常见并发症。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对药物的认知水平,加强责任心,及时认真的评估血管情况等积极护理措施对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胺碘酮;静脉炎;护理措施
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主要应用于当不宜口服给药时,治疗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失常、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博的心肺复苏[1]。我科从2010年1月开始广泛应用。但因其PH值偏低,呈酸性,对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静脉血管、局部组织无菌性炎症,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2010年1月~12月共计使用胺碘酮88例,造成静脉炎20例,2011年1月开始采取相应措施后取得满意效果,2011年1月~10月共使用胺碘酮62例,造成静脉炎5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12月88例使用胺碘酮患者中发生静脉炎20例,发生率为22%。20例患者年龄为46~76岁。下肢静脉注射发生12例,静脉注射为小血管的6例全发生了静脉炎。另2例为静脉推注后发生。其中Ⅰ级13例,占总发生率的65%,Ⅱ级5例,占总发生率的25%,Ⅲ级2例,占总发生率的10%。2011年1月~10月62例使用胺碘酮患者中发生静脉炎5例,发生率为8%。
1.2静脉炎的分级 1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2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3级:红斑伴有或无疼痛,有或无水肿,静脉条纹形成,可触及索状物。
2 原因分析
2.1医护人员及患者对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1.1胺碘酮的不良反应 心脏不良反应:常见心动过缓;胃肠道不良反应:很常见:恶心;注射部位反应:常见:可能的炎症反应,例如:通过直接外周静脉途径给药时出现的浅表静脉炎。
2.1.2注射部位反应,例如:疼痛、红斑、水肿、坏死、渗出、浸润、炎症、硬化;静脉炎;感染;色素沉淀以及蜂窝组织炎。
2.2医护人员对给药的时间和浓度掌握不好易造成静脉炎 2010年发生20例患者中,给药浓度为0.6~3mg/ml,据文献报告,静脉滴注胺碘酮浓度>3mg/ml时,易引起外周炎,如浓度在2.5mg/ml以下,滴注超过2h时,也易发生静脉炎。
2.3注射部位与静脉炎 老年患者静脉功能减退,特别是下肢血管和小血管血液缓慢,药液停留时间较长,易刺激血管及周围组织造成静脉炎。
2.4穿刺技术与静脉炎 穿刺技术的好坏也决定了胺碘酮致静脉炎的几率。如果穿刺技术较差,让针头紧贴血管壁,也会使药物直接刺激血管壁造成静脉炎。 3 措施
我科因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太多后,经仔细阅读了胺碘酮说明书及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临床,2011年1月开始采取了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医护人员集中仔细学习胺碘酮的作用,副作用及给药注意事项。
3.2胺碘酮仅用等渗葡萄糖注射液配置,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可使DEHP(酞酸二乙酯)释放到溶液中,建议应用不含DEHD的PVC或器具,配置和稀释时应现配现用。
3.3使用浓度 第1个24h,头10min给药150mg(1.5mg/ml)后面按1mg~0.5mg/min输注。24h后维持速度为0.5mg/min,浓度在1~6mg/ml,超过2mg/l时需中心置管给药,不推荐静脉注射[2]。任何时候需尽可能采用静脉输注,注射时间应超过3min。首次注射后15min内不可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并根据情况最好尽早过渡到口服给药。
3.4给药首选中心静脉给药,当各种原因不能中心静脉给药选择外周血管时,应选择上肢大静脉,不宜选择下肢静脉和小血管。
3.5单独开放一条静脉通路,防止与其他药物合用,如需长期使用时,每隔2~3h用10~20ml生理盐水推注,暂时缓解血管的刺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6使用胺碘酮的患者,需进行心电监测并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周围皮肤的情况[3],至少巡视1次/30min,告知患者注射部位发生红、肿、热、痛时,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并及时处理。 4 发生静脉炎的处理
4.1发生静脉炎或患者诉红、肿、热、痛时,应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更换部位,并安慰患者。
4.2可立即用0.5%利多卡因给患者作皮下封闭。
4.3及时给予33%硫酸镁湿敷,面积要大于出现红、肿、热、痛部位的2~3cm,时间应在24h以上,并严密观察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变化,并做好记录。 4.5患者有烧灼感时,应冷敷,禁止任何方式的热敷。
4.6患者红、肿、热、痛未消失前,禁止在周围再进行各种穿刺注射。
4.7可中药外敷,如黄金散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另外烧伤湿润膏的成分为:黄连、黄岑等,具有清热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壁、利于患处修复。 4.8若发生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
4.9在整个静脉炎处理过程中,护士要关心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参考文献:
[1]孟怀东.警惕胺碘酮的副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
[2]李玮,张俊,乔燕舞,等.高浓度胺碘酮静脉泵入与静脉炎关系的临床研究[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06:594-595.
[3]朱小芳.盐酸胺碘酮致静脉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4-85. 编辑/哈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