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施行205例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观察术后出血的特点及护理措施。 结果 术后出血12例,出血率5.85%,10例原发性出血,2例继发性出血,出血患者均得到及时止血,205例手术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结论 掌握患者病情、麻醉、手术方式以及扁桃体术后出血特点,有助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出血几率。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术后出血;护理

扁桃体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过度肥大等疾病的有效术式,术后出血则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患者康复,出血严重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自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科共行扁桃体切除术205例,发生术后出血12例,经及时处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对以上病例汇总分析扁桃体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以及术后出血的护理救治措施,将有助于把该并发症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1月~2012年6月共行扁桃体切除术205例,术前均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喉镜等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后在局麻或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其中男119例,女86例,年龄5~55岁(平均31.5±4.6岁)。局麻下3例,全麻下202例。

1.2 术后出血情况

205例患者中,12例出现术后出血,发生率5.85%。其中10例患者出现原发性出血,2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出血。具体出血时间为:8例出血发生在术后2小时内,2例出血发生在术后2~4小时,术后第4天、第6天各有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

1.3 止血方法

12例术后出血患者中,视出血情况:出血100 mL以内给予持续创口压迫填塞、血凝酶棉球压迫即可,本组9例;100 mL以上常需行出血点缝扎止血,并应用静脉止血药物,本组有3例。全组无输血病例,均及时止血,无其他重大不良后果,痊愈出院。

2 护理方法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前常有恐惧、紧张及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关心患者,安慰患者,及时、耐心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意义,说明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及如何配合医生。同时根据患者性格特点,针对性做好心理疏导,让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消除思想顾虑,使其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2.1.2 一般准备 嘱手术前增加营养,给予营养丰富、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肉类、鱼类等,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2]。

2.1.3 术前准备 保持口腔清洁,术前1天给予朵贝尔氏液或口泰液漱口,完成抗生素

皮肤过敏试验。检查各项检验报告是否正常,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等,了解有无手术禁忌症,术前禁食4~6 h,术前半小时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阿托品及镇静剂等。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体位 局麻者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完全清醒后改为半卧位。局麻手术儿童取侧卧位,成人取半坐位。头高位有助于尽早发现术后出血,也有利于降低误吸、窒息机会。

2.2.2 常规护理 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嘱患者尽量少活动,勿用力咳嗽、咳痰。特别要注意随时将口腔内分泌物吐出,勿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诱发恶心呕吐,同时也有利于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情况。伤口疼痛时给予冰袋冷敷颈前部,既可防止出血,还可减轻疼痛感。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患者出现术后3天体温升高在38.5℃以上伴伪膜呈污垢色等征象时,及时联系医生,尽早发现和处理伤口感染,减少继发出血几率。

2.2.3 饮食护理 局麻患者术后即可进食冷流食,全麻患者术后8小时后方可进无渣、冷或冰的流质饮食。术后1~3 d进流食,3~7 d进半流食,7~14 d进软食,2周后可恢复普通饮食[3]。术后2周内禁止进食过热、过硬、油炸、辛辣和酸性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创面引起出血。

2.2.4 术后出血护理 患者术后唾液中混有血性成分属正常现象,但多于8~24 h后消失[4]。如果患者吐出物为鲜血且持续不断,或全麻患者术后出现频繁吞咽动作,应考虑出现术后出血,及时检查处理。一旦发现出血,详细记录出血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备好扁桃体止血包及其抢救物品,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止血药或采取其他止血措施。

2.2.5 口腔护理 术后当天不漱口,将口中分泌物轻轻吐出,口腔残留的血性分泌物,可用棉签或棉球清除;酌情多饮凉开水或冰水,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口唇干裂者可涂无色润唇膏或液状石蜡;术后第1天使用0.9%氯化钠溶液或漱口液漱口,至少每天3次,特别是在进食后要及时漱口;2 d以后可酌情用软毛刷刷牙,但动作轻柔,切勿损伤伤口处生长的白膜。

2.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仍有继发出血的可能,一旦有出血、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本组患者中于术后第4天和第6天分别各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出血,均已出院回家。出院患者应选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软食,多饮水,早晚刷牙及餐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术后1个月内严防呼吸道炎症,避免剧烈咳嗽等咽部活动。术后咽部疼痛,一般不使用水杨酸类止痛药,以免诱发伤口继发出血。嘱术后1个月到手术医院门诊复查[5]。

3 结果

全组205例扁桃体切除手术患者中,术后出血发生12例,均经及时血凝酶棉球压迫填塞或出血点缝扎后止血,全部痊愈出院,无重大并发症及后遗症。4 讨论

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儿童多表现为腭扁桃体的增生肥大,在成人多表现为炎性改变[6],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各家报道略有差异,集中在2.8%~10%范围,本组术后出血12例,约5.85%,与国内相关报道类似[7]。

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分为原发性出血和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指术后24小时内发

生的出血,多由手术操作不细致、止血不彻底、术后缝线脱落或遗留残体妨碍血管收缩等引起;另外咽部活动过多,咳嗽、恶心呕吐亦是常见诱因。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术后5~7 d,此时白膜开始脱落,多由进食不慎擦伤创面引起。本组10例(83.3%)患者为原发性出血,2例(16.7%)患者为继发性出血。因此,对于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应重点防范原发性出血。

进一步分析具体出血时段,本组10例(83.3%)术后出血均发生在术后8 h以内,与董建良[8]的观察结果一致。因而术后8 h,更是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护理的重点时间段。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复杂,黄佩云等[9]研究发现,术后出血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非甾体药物的应用、麻醉及手术方法显著相关。因此,了解患者的病情、合并症以及麻醉和手术方式,有助于采取针对性护理以减少术后出血等并发症,对保证手术成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红芳.循证护理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0):2571-2572.

[2]齐亚丽.扁桃体摘除术的护理[J].当代医学,2011,17(27):135-136.

[3]韩杰,杜晓霞.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护理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39-42.

[4]刘二瑛,朱小燕.365例扁桃体切除术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2):111-112.

[5]武学玲.扁桃体切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1,9(23):34-35.

[6]黄选兆.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5.

[7]白俊志,黄素红,莫志芳.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23):2896-2897.

[8]董建良.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79-180.

[9]黄佩云,吴丰果.扁桃体术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3):63-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