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新课改教学
作者:温志一
来源:《软件·教育现代化》2015年第04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推行了新课改的行动。在这种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作为高中文科学生的重要课程,们主要人物就是要充分利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有利于个人成绩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新课改的推行为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许多改变,这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关键词]高中地理 新课改 教学方法 1 彻底突破“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所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把学生变成了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者。此种教学的误区,容易促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听课不积极投入,把课业当成负担,每做地理练习就心烦。其一突破这种教学误区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知识的主动性为主要方向。教学的实质应是在教师的点拨下,启发学生合理地从多角度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分析问题,引导学生把知识向能力方面迁移和能力向应用方面迁移。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去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发挥点拨作用。把传授变为导学,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二构建地理师生互动的地理课堂也至关重要,课堂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人生舞台。构建一个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同时地理学科的实践性、区域性、综合性特征,地理教育内容的广阔性,地理环境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地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师生的互动一要有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课堂上,偶尔引用一两首歌曲,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实现了师生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活了课堂教学。二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有时是决定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与否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学生讨厌老师,连带反应就是老师教的课程也不喜欢。反之如果学生喜欢老师,那么老师教的课程也自然喜欢。所以搞好师生关系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2 生活融入课堂,体味学习地理的乐趣
新课标主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地理从生活中来,再有目的地将地理提炼出来,让地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地理,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地理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其一生活实例融入地理把身边的实例融入到地理课堂,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地理课堂大起来,城市的高楼,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字路口的红绿灯,家乡的小河,农民的菜地,以及阳光雨露等等,如此亲切,如此触手可及,全成了学习地理的素材。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无疑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地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其二地理问题回归生活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地理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3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外国教育家让·皮亚杰说:“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造新事物能力的人,他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做过的事,而是具有创造性,善于发明的发现者。”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引导者,又是课堂情境的创设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知道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接受起来比较快,而且会主动去探索;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没有学习的欲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努力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不仅能增加学习的兴趣,而且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学生提出疑问的时候也不用太在意教师和同学的想法,要做到大胆提问,同时要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创新。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教师不再刻板地注重课本知识,而是注意进行师生交流,增进感隋,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理情况,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表扬,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快乐,感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激励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优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课堂活力的有力保证
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以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地理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地理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地理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看课堂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时是否积极,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创新精神等。有的学生上课思维积极、敢于打破常规,有的学生解法比较简易、独特等等。教师应结合这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也要打破教师评价的单一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把自评、互评、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使地理评价“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评价”。只有这样,学生在评价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总之,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表演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