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问题探析董莉张越董颖大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促进摘要: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保障,对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审计方法、审计工作效率等方面了政府审计信息化建设及审计技术与方法的革新。本文结合大数据对政府审计人员、复合型人才缺乏、数据信息安全无法保障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存在的大数据平台运用效率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提升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职能。关键词:大数据;政府审计;国家治理积极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信息化建设,转变传统的观念、变化是一种必然选择。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海量数据集,为审计工作全方面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共享所需要的业务数据,并且让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让政府审计的更加理性化,从而经济监督、经济鉴证职能更加有依据、服务于宏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三、大数据对政府审计的影响分析(一)大数据对审计人员的影响政府审计工作慢慢采目前随着大数据的迅速发展,用大数据分析的手段,且离不开数据分析模型。而传统在的政府审计工作人员更多掌握的是专业的审计知识,对大数据技术层面没有太多的深入的认知。因此,大数据背景的出现,审计人员需要转变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大数据对审层次理念,以适应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需要。计人员技术能力层次的需求有了转变:一方面对审计人员的数据分析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审计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审计工作中的业务流程,同时也需要掌握相关数据的结构及其逻辑关联等信息。另一方面要求审计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掌握了审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信息技术知识有较强的认知,具备能处理大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的高端计算机的能力。(二)大数据对审计方法的影响传统政府审计工作时常常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各个组织间联系也不紧密,且对数据的分析也仅仅停留政府审计工作方式有所变在表层。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甚至主导着审计结化,审计工作中愈发依赖于数据分析,果。因此,大数据分析方法给政府审计方法带来了新挑战,对政府审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大数据环境的转变就变相要求政府审计工作小组有中需有一支专业的数据分析队伍,不仅要熟悉业务、引言一、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中具有预防、披露和抵制功能是的内生免疫系统,对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保障。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政府审计将大数据融入到审计工作中,建立了审计数据信息平台,促进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及审计技术与方大数据审计的发展利法的革新。在愈发信息化的环境下,于提升政府审计规范管理、查错纠错及打击犯罪的能力,能提高政府审计的质量与效率。大数据审计扩充了审计使政府审计范围,创新了审计方法、革新了审计的职能,.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的各个方面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二、大数据的相关概念对于大数据的概念各机构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各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大数据是信息化时代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类似于多样化、高增长率和海量的信息资产。由于大规模的数据集具有复杂性,传统技术方法难以加工和处理,因而衍生了一系列的大数据技术和方法对庞大以此来实现数据价值的“增的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是值”。因此,“大数据”实质上是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核心价值的再挖掘,它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变革与创新。大数据技术可对海量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综合分以传统统计分析为基础析,其背后具有重大的隐藏价值。的数据分析方法为例,大数据技术规避了传统统计分析将交方法的不足,能将海量繁琐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直观错的信息经过梳理后,把复杂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信息进行展示。与此同时,大数据分析方法放弃了传统的统计抽样方法,将分析对象的范围由局部扩大到数据由此避免了抽样风险对数整体,使其结果更具有全面性,据分析结果的影响。大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体系中一种制度安排,审数据时代的来临也将使传统审计工作中的审计程序、计方法在新数据时代背景下发生一系列的根本性变化。加强审计机关因此,政府审计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139丰富的经验,还要掌握数据分析技术,拥有将政府审计工作思路转化成数据分析思路的能力,将审计工作方法转化成数据分析语言的能力,这样才能将大数据运用到政府审计中,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次面对传统审计方式的限制,大数据审计的应用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简单低效的重复工作,同时对于办公方式上,消除了时间与空间上的障碍,使得政府审计部门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审计工作,无需面对面进行审计,摆脱了就地审计的地域条件的限制。再次,在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通过业务协同,运用政府部门间大数据平台的相互合作、业务协同,实现数据和资源的云端共享。数据和资源的云端共享降低了审计项目的人力、物力资源成本,同时一定程度上更利于实现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及可比性,进而提高审计透明度,消除了公众对审计独立性的部分怀疑,由此提高政府审计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提高政府审计的治理实效。(三)大数据对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传统政府审计工作时把大量时间花费在数据整合与收集上,这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而且收集到的数据也不全面,面对这样的状况政府一般是采用抽样审计,由样本结果来推断整体结果。而如今运用大数据技术后可以对全部数据进行快速采集,提高效率,实施全面审计,为进一步实现“精准审计”夯实了基础,扩大了政府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质量。随着大数据分析方法的使用,审计人员无需过度关注于数据信息的汇总、提取,而是让审计人员更多的注意审计本身,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审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让政府审计工作回归本质。在此背景下,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违法、违规行为,国家财政、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等问题更加关注,因此,大数据的发展,强化了政府审计对国家治理的监督功能,使政府审计能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大数据不仅仅强化了政府审计的监督功能,在大数据的运用中,政府审计的揭示、预防作用也有明显提升。首先,有了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政府审计从抽样逐渐转变为全面审计,扩大了政府审计的审查范围,能更好的差错防弊,识别和控制风险,加强政府审计的经济监督作用,因此,能更好的实现中央和地方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利用地方政府对所存在的问题后的及时有效整改,从而提升政府审计的工作效率。其次,在大数据审计时代背景下,审计机构可以依靠大数据信息平台整合公安局、财政局、税务局等多个单位的数据信息。在庞大的网络数据信息系统下,各单位协作配合,能有效的实现政府审计机关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向有关部门移送案件,这将利于政府审计监督工作效率的提升。因此,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权威性和震慑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一定程度上利于预防腐败行为的发生,提升政府审计140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水平和效果。(四)大数据对政府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职能的影响政府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理机制,其本质是发挥政府审计监督职能,服务于国家治理,争取达到“善治”状态。但由于政府审计信息化的脚步比较缓慢,其事后监督的滞后性给政府审计带来的巨大冲击,削弱了政府审计对公众权利的监督职能的执行。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审计经过信息化的发展,逐渐从事后审计转变为持续性审计,实时追踪关注政府财政等方面的问题,使得政府审计推动政府财政信息披露更加快捷透明,更好的使国家权力配置和运行尽可能处于相互制衡状态。另一方面大数据为各个行业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政府审计服务与国家治理的方法也不再仅仅是审查会计账目,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所结合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信息资源,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的决策基础与数据支撑。由此国家审计机关先后实施了金审一期、二期、三期工程,来构建庞大的数据系统,提高信息化审计能力,运用大数据审计推动政府打击犯罪、揭露腐败,进一步完善政府审计体系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家治理。四、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一)大数据平台运用效率低目前国家正在全面推动电子政务,“金审”三期建设也在稳步进行,各省也积极构建大数据平台,例如江苏省审计厅已有近30T的数据,但政府审计团队还未完全适应运用大数据审计模式开展审计工作,即是由大数据分析平台为纽带,驱动整个小组进行审计工作。这导致储存的数据信息并未得到充分的使用,造成大数据平台运用效率低,前期投入获取数据的成本未得到相应的回报。并且在已有的平台建设中,由于不同部门数据标准存在差异,相关信息之间未能实现有效字段的关联,这使得大数据平台中信息链断裂,这样的“断节”数据再大,也不能构成“大数据”,导致数据分析不全面,审计证据不完整。(二)政府审计复合型人才缺乏对于飞速的信息化时代发展,政府审计行业缺乏同时精通审计知识与大数据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来讲一般具有较强专业审计知识、丰富项目经验的从业者为中年居多,但并不熟悉大数据技术。而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从业者一般为青年,专业审计知识积累较为薄弱、项目经验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现在真正能够开发、设计、构建大数据平台的人员是专业计算机从业者,但他们不具备审计思维,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审计实务,在构建大数据平台时,与专业审计人员协作时增加了沟通、时间成本。(三)数据信息安全极易泄露.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大数据审计的开展,离不开各个单位线上数据的传输、储存,而数据中不乏一些敏感数据,从个人来讲如身份证、银行账号、电话号码、个人流水等可以判断用户行为的数据都是高敏感的信息。从企业来讲如公司核心技术资料、进销存数据、人力资源情况、薪资、商业合作计划都是重要的电子数据。而现有的数据保护措施有限,缺少完善的技术与法律法规来保护数据的安全,现存的很多电信诈骗就是通过非法获取这些网络数据来牟利,重要信息能轻易的被恶意传输,这给政府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风险。五、提升政府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职能的建议(一)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大数据平台的发展是大数据审计发展的前提,随着各单位财政数据逐渐电子化,政府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资料的交接都依靠于大数据平台,但政府审计与被审计单位间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采集与转换工作遇见困难的情况依旧屡见不鲜,政府审计机关应规范统一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标准,从数据采集源头上对被审计单位信息进行限制,各被审计单位应严格遵守数据标准,将其电子数据信息进行标准化统一处理,提高数据对接效率。并且政府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和不同部门进行协作,根据政府审计工作所关联的部门出发,推进跨部门间的数据流通采集,对已有的数据平台进行升级、扩展。实现政府审计机关对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数据实时监控、分析,强化政府审计监督职能,真正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二)加强对政府审计队伍的培养一支专业可靠的政府审计队伍是提升大数据审计的关键。但现在政府审计队伍中的大数据人才严重缺乏,各高校审计及其相关专业的课程规划中应加入有关大数据、计算机等交叉学科,推动审计学科的革新,夯实大数据审计思想,迎合社会发展,培养全新一代综合性审计人才,为之后运用大数据开展政府审计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已有的审计队伍也应定期组织开展大数据培训指导,创造性地开展数据建模工作,熟练掌握数据字段关联结构,梳理各行业的数据逻辑关系,使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在每个审计项目中得到应用。此外,政府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也应体现在其思想上的提高,每位政府审计人员需进一步培养反腐理念,开展反腐廉洁理念小组讨论会。为政府审计工作做好铺垫,而政府审计正是源自于国家治理的需要,有了廉洁理念的政府审计工作才能更有效的保证领导人在任职期间遵纪守法,尽职尽责。通过这几点措施打造质量过硬的政府审计队伍,使其能够审查更多的对象,进一步扩大政府审计的范围,在国家治理中揭示更多的腐败与弊病,实现数量与质量的相互呼应,改善国家治理效率。(三)保障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的安全随着大数据平台建设,各政府部门间财务数据逐渐投放至云端进行信息共享,为实现政府内部财务数据安全的从PC端转移到云端进行办公,政府应在网络系统及数据库管理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控制。首先,应建设可靠的网络系统,完善自身的网络储存建设,把数据放入“安全的盒子”。其次,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管理,严格制定并实施数据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数据访问权限制度,增强政府审计数据在存储、访问、传输、使用等一系列的管理,强化审计人员安全保密思想,严防数据泄密、篡改、遗失。最后,运用法律来武装大数据信息,政府应进一步定制并完善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政府审计机关获取大数据的权利,提高篡改后台原始数据违规成本,监督被审计单位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审计数据。六、结语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大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的应用,计算机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各个行业服务,政府审计也在逐步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审计工作。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数据的隐藏价值,能更好的揭露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揭示结构性矛盾以及重大风险隐患,反映体制机制问题。大数据与政府审计的进一步建设和深度融合,将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的发挥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职能。基金项目:本文获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JJKH20181319SK)、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B64)、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2017LY89)及中华女子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项目(110003240204)资助。参考文献:[1]王会金,张文秀.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流”审计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2020(08):34-40.[2]张敏.大数据审计:五大趋势与五大挑战[J].会计之友,2020(08):2-11.[3]韩晓燕.大数据应用与中介机构审计探讨[J].纳税,2019,13(36):172-173.[4]刘利.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审计创新研究[J].西部财会,2019(12):73-76.[5]何波.从五方面入手推动大数据审计发展[N].中国审计报,2019-04-03(006).[6]马德辉.基于大数据视角的政府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7(01):85-87.[7]陈剑芳.大数据环境下国家审计模式转变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9(11):77-81.[8]大数据时代下企业云会计系统的有效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8(11):19-22.(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141.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