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态鸡林下养殖的策略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养 禽 生态鸡林下养殖的策略 周 云 (重庆市长寿区双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401241) 摘要:本文对林下生态鸡的养殖策略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养殖策略。 关键词:生态鸡养殖;放养管理;场地选择;环境控制 D01:10.3969/J.ISSII.1671-6027.2017.06.112 养鸡一直以来都是农村农民们的主要经济来源和传统 的生产方式,而生态鸡即本地鸡(包括茶花鸡,乌骨鸡等)是 农民们养殖的主要品种,其在市场上占了很大份额。发展好 生态鸡的养殖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农村富裕。在退耕还林这 一口号的推动下,生态治理环境问题取得了较大突破。面对 越来越多的林场资源,许多人用来与农村养殖生态鸡结合, 发展了林下养殖生态鸡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林场资源的利 用也提高了生态鸡的产量和质量。 1鸡舍的选择 生态鸡的养殖地一般选在林场草地交界处,接近水源, 阳光充足。地势平整且相对较高,可在地的表面铺一层颗粒 沙堆,便于鸡的采食和沙浴。养殖地强调通风,易于清扫消 毒,环境优美安静。鸡舍的建造应因地制宜的选择材料,实用 优先。一般来说,2人养殖每批鸡2000只,则鸡舍约为80m2。 舍内应较为干燥,防风,防雨,防暴晒。鸡架可安排两层,放有 补水器和饲料池。饮水器和补饲工具表面光滑,便于工作人 员清洗和消毒。生态鸡运动场的大小应保证每只鸡不低于 1m ,四周用塑料网围栏,网外有60m以上宽的深沟,用于排 水。 2鸡种的选择 生态鸡的品种应以本地鸡为优先,养殖本地鸡,其生长 习性较为了解,成活率较高。若养殖外地鸡,虽然可能在本地 占有市场,但较难养活,生长环境及养殖方式的差异可能导 致鸡儿过早死亡,而且鸡的质感并不一定能保持。在购买幼 鸡时,要到防疫好无疫情的解化场集中批量购买。并按健康 标准进行挑选,在运输幼鸡的过程中保证通风好,防止鸡压 死,闷死的状况发生。 3生态鸡的生存环境控制 3.1 温度调控雏鸡对温度十分敏感,温度是雏鸡成长的 关键性因素。因为雏鸡的温度比成年鸡要低1-3℃,因此雏 鸡要保温养殖。如夏季4周龄,春秋6周龄,冬季8~10周后 才可以渐渐脱温到室外放养。舍内的温度可采用地炕加热 式,沿鸡舍两侧安置烟道,左右两条烟道对称排列,挖成沟 状,沟深调控在180m,沟宽在240m左右。长度根据场地来 定,纵向正面要有加燃料口,背面为烟道通口向外。 3.2湿度调控雏鸡养殖时,鸡舍内的湿度应在55%~70% 左右。调整好舍内的湿度后,要控制好鸡舍的湿度,要注意细 菌的滋生问题。细菌(如:大肠杆菌,霉菌等)易在潮湿的环境 ,<n (ll8 』 一 2017年第06期 下旺盛生长,因此时常的消毒措施必须到位。 4放养管理 4.1放养准备一般来说,28日龄后鸡可以开始进行放养, 但由于圈养的时间太长,在放养时,要让鸡有适应的过程。前 几天,打开鸡门,让鸡自由出入。4~5d后,可以用饲料诱导并 用一些固定的口号让鸡出舍,天黑前,将鸡赶回鸡舍。这样持 续几天后,鸡便会渐渐有放养的意识。 4.2放养时间放养鸡是应该遵循晴天早放晚回,阴天晚 放,雨天不放养的原则。如果早放养的过程中,鸡不小心被与 淋湿,则当天的饲料应加入一些感冒性的药物,预防鸡感冒 带来的病疫。 4_3放养密度为了方便管理,放养时要有一定的秩序和 规律。每670m。的运动场应该放养80~100只左右,如果养殖 规模较大,可以将放养区划分为几个地区,每个地区放养一 定数量的鸡。 4.4饲料的投放混合饲料的配比可参照如下的表格: 5疫苗的接种和消毒 鸡的养殖过程长,其养殖途中与地面,林中的植物,动物 接触过程中可能会有感染传染病的情况。因此要及时按照程 序接种合适的疫苗,并定期检查鸡的生长情况。在放养的过 程中也要加强巡逻,及时发现突发的情况。 消毒是为了消灭长期潜伏在鸡身上的细菌,微生物,病 毒等。因此消毒要勤紧,交替使用消毒药品以保证消毒的效 果。例如:当鸡放养时,要及时清理鸡粪,用2%~3%的烧碱水 清理鸡舍,用福尔马林对鸡舍进行熏蒸消毒。做好疫苗的接 种和日常的消毒处理,以此保证鸡的健康和鸡肉质的鲜美, 鸡肉的结实。 参考文献 [1]谭千洪,等 I下养殖生态鸡的技术措施湖北畜牧兽医,2013/02,55 [2】赵应茹.林下生态鸡养殖技术.云南畜牧兽医,2013/02,10—11. ・・目霉鍪蟊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