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参考 新论视窗……………… ………………………………………一 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民族中学(532700)吴允壮 爱国主义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结和英勇反抗,中国在侵略者的屠刀宰割下就会完全陷 帜,也是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的思想武器。在中学历 入殖民地的深渊。正是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统一和民族 史教学中坚持不懈地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 团结形成一条坚韧牢固的纽带,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联 成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 系起来,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妄图瓜分中国的野心。中 义。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学科的教 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了中华民族 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历史教学独有的“内容具 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了民族的彻底解放,自五四运 体,形象生动,故事性和感染力强,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 动到八年抗日战争做出巨大的牺牲,建立了新中国。台 统一,观点和材料一致”的特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其 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台湾问题上我们党 他学科更具有特殊的优势。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 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历史 xg4,平同志以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高瞻远 教学的核心地位。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 义教育呢?下文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瞩地提出对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目 前香港、澳门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在台湾问题上,江泽 一、教材展开式 在教古代史时,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是 民同志说过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 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国民党的领导人 的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如在 马英九也说过海峡统一是时间问题。由此可知,一切阻 教到周口店人类遗址时,笔者讲到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 挠祖国统一的邪恶势力,他们的阴谋都不会得逞。 著名的世界文化遗址,作为中国人应引以为豪,从而激 四、联系实际式 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其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 学习历史,不单单是要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还要会 识。讲到中华文化的勃兴以及四大发明时,让学生了解 运用历史,做到学以致用。要做到学以致用,就要注意在 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明,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 教学当中,针对某个历史问题,让学生创设联系当前实 技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 际的问题情境,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作用,结合时 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 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到列强侵华,中国人 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民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二、人物启发式 胜利时,笔者引导学生分析胜利原因,告诉学生胜利的 历史教材中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众多,在教学中, 最重要原因是我们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讲到西安事变 可以利用这些人物的相关事迹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和重庆谈判时,告诉学生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以来,时 教育。如在学习中国现代史时,讲到著名的马克思主义 刻为人民谋幸福,高瞻远瞩,以大局为重,中国共产党是 者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革命家领导中国人民 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并让学生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 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 国的巨大变化,说说自己家乡如何脱贫如何致富,从而 了和平民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几千年来劳动人 证明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讲到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 民美好的社会理想,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先进人物的优 争这两个内容时,笔者能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日本右翼 秀革命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人人有责,为建设现代化 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以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些 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时事并提醒他们,虽然我们身处和平时期但时刻要有忧 三、民族统一式 患意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是多 族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从秦始皇统一中国 种多样的。有爱国心才会有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是一 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统一的时间约占三分之 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二。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统一对社会各方面的 通过深入挖掘历史中大量的爱国主义内容,结合时代特 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家的统一更有利于中国 征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 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伟大的爱国主 学生拥有爱国心、报国志和建国力,是每一位教育工作 义运动史。在凶恶的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面前,如果 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如果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坚强团 (责任编辑庞丹丹) 50 中学教学参考(下旬)2010.3总第45期 I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