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一次备课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六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生字卡、图、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第8课《祖先的摇篮》。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1)朗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2)检查字词。你在预习课文时遇到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学习这些字词的? (3)提出问题。你在预习课文中有什么疑难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预习课文的方法: a) 读通课文。 b) 自学字词。 c) 理解内容。 d) 质疑问难。 二、学习课文。 1.解题。问:“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 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三、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1
二次备课
2.背诵课文。 五、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试着学写一段小诗。用彩色纸抄写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这就是“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这是多大的摇篮呀,一望无边,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神奇的森林,齐声朗读《祖先的摇篮》。 2.朗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 (1)指名回答。问:“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2)小组讨论。问:“祖先的摇篮”怎样才能地久天长,永远不被污染? 4.交流。预习课文时,同学们搜集了许多人类保护环境、反对破坏生态的资料。大家来交流一下。 5.小结。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负起责任来,保护我们祖先的摇篮,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二、课堂练习。 1.词语连线。注意题目要求:可以多种答案。先在书上试着划一划,然后说一说。 2.背诵课文。 三、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2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一次备课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感情朗读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感受课文中作者神奇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课件、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介绍童书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本神奇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打开课本,你会发现这篇课文真的很有意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对课题质疑。 二、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了解这篇课文中主要讲了哪些事物。 3.检查学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事物。(太阳、月亮、水、雨、人。) 三、认读字词 1.课件出示要认的字:纪必须功譬糙敏式简由睁秩序哦认读指导:“功、睁”是后鼻音,“糙”读第一声,“譬”的声母是p。 2.请学生在文中圈出这些字。 3.小组比赛认读。 4.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读。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最好结局开头。 5.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和同桌对照读。 四、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1)理解“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①“年纪”一般用于谁?这里形容谁?(指人;指世界。)②“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意思就是指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 (2)想象一下,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里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3)为什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因为世界的年纪太
3
二次备课
小,世界里的东西什么都不懂。就像我们还是个小宝宝时,需要学习走路、说话等。 2.学习第2~4自然段。 (1)指名读。 (2)分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3)太阳、月亮、水各学会了什么?在文中用横线画下来。 太阳学会了发光,学会了怎么上山下山。月亮学会的是不断变化。水学会了流动。 (4)你觉得太阳、月亮、水可爱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可爱呢?(是因为作者想象力丰富,把它们写得像小宝宝一样可爱。) (5)同桌互读这3个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多媒体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认读。 2.朗读课文。(1)小组内朗读。(2)推荐优秀小组在班内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1.默读第5自然段,说说自己的体会。1.“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明白生活是简单的,每个人要弄明白自己最擅长什么就行了。)(2)请学生思考:你明白自己最适合、最擅长做什么了吗?(学生自由发言)2.学习第6、7自然段。(1)画出自己最喜欢读的句子,再读一读。(2)小组内议一议:怎样才能让世界变得有秩序?(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3)这两个自然段中出现的事物有哪些? 3.学生自读第8、9自然段,接着讲故事。 (1)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指导:发挥想象,推翻作者的想象,想想很久很久以前的世界是怎样的。 (3)分组交流,比赛讲故事。 三、朗读全文 1.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四、指导写字 1.同桌互相指认会写的字,口头组词。2.观察这些字,看看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全班交流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4.教师范写,相机强调难写字和易错字。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6.展示交流。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像课文中这样有趣、新鲜的句子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读读。只要你们发挥想象力,人人都是小作家! 六、梳理板书 4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一次备课 25、羿射九日 教学目标: 1、认读12个字。 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动画片《女娲补天》片段,这是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一篇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喜欢神话故事吗? 2.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出示课题:羿射九日]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还有一些字词读不准,我们在一起来看看[出示:扶桑---那里有一颗无比高的大树,叫做扶桑。违反不肯-------有一天,十个孩子违反了母亲的要求,一起跑到树上去住,说什么也不肯下来。神弓神箭-------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疾飞-------箭带着风声呼呼地疾飞,转眼间,一个大火球无声地爆裂开了,流火乱飞,红光四溅。借助拼音自由去拼音读,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提示“稼”读轻声,“此、窜、滋”是平舌音,“值、射、熔、庄”是翘舌音,“艰、箭、新”是前鼻音,“弓、腾”是后鼻音。告诉我你读懂了那个词语?你既可以解释也可以通过做动作、换词告诉我。3. 练习朗读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指名朗读课文。教师提出读书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评议朗读情况。 (3)教师重点指导以下4个句子:①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②他翻过来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③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④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4)再读课文,争取读准每个字的音,比一比谁的舌头最灵活! (5)课文读正确了,能不能流利地读一读?做到“不顿读、不添字、不漏字、不换字”?学生自由读课文,读不流利的多读几遍。
5
二次备课
三、小组合作,交流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1)出示:天上同时出现()太阳,()都快被烤焦了,()就准备救人们于水火之中。他一口气射掉了()太阳,留下()太阳让它造福世界。从此,太阳每天从()升起,从()落下。()渐渐滋润起来,()渐渐繁茂起来,()奔腾欢唱,大地()现出了勃勃生机。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填空。 四、书写生字,重点指导 1.小朋友们课文读得真好,那字肯定能写得更好。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 写字之前要仔细观察,观察字的结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每个笔画的起笔和收笔,注意关键笔画的占格。待到心中有字,才能下笔。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几个字。 2.课件出示生字: “觉、值、类、艰、弓、炎、害、此、新” (1)这几个字,你已经记住了哪一个?你是怎么记住的?(师生交流)我是这样记住这个字的(从结构、部首、形似字比较记忆,再领着同学书空。 (2)重点指导“觉”注意上面是个“学”字头,下面是个“见”,千万不要写成“贝”。②师范写,并讲解书写要点:外面的框要写的挺,左边竖比右边横折勾的竖勾要短,里面的2个“人”要写的小,且要对齐。“值”①:注意右边的“直”下面不是“且”,多一横。②扩词练习:值日值钱值得 ③教师范写。“此”第四笔是提,第六笔是竖弯钩。3.学生写字,注意提醒坐姿。 4. 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 开火车,抢树叶。(分组开火车读另一组树上的字,把它抢到自己这一组的大树上来。) 2. 自由选择课文的一部分感情朗读,并展示给小组的同学听。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刚刚老师听到同学们还有一些字词读不准,我们在一起来看看。[出示:扶桑---那里有一颗无比高的大树,叫做扶桑。神弓神箭-------他有一张红色的神弓和十支白色的神箭。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再读课文,你都读懂什么了? 1.(我读懂了原本只有一个太阳,但是十个太阳不听话,所以羿才去射日的。)你是从哪儿读懂的?[指名读第1-3自然段段]其实这里介绍的就是羿射九日的原因。 2.还读懂了什么?(我读懂了羿是怎么射日的。) (1)你是从哪儿读懂的?为大家读一读好么?(生读第4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听,你能听出羿是怎样射日的么?(2)你认为哪里不好读,需要老师同学帮助?出示(蹚过嗖爆裂乱窜噗噗)齐读(3)默读第4段把描写羿射日的句子画一画。(4)读一读你画的句子。“他翻过来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一座大山,搭上神箭,拉开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
6
嗖地就是一箭。那个太阳一下子爆裂开,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接着,噗噗地掉在地上。”(5)看图填空,说一说羿是怎样射日的?(6)看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7)读到这里,你感觉羿是个怎样的人?(英雄) 3.质疑:为什么只射了九个就不射了? (1)指名读第六段 (2)出示“天上没有了太阳,整个世界一片黑暗。羿想,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不能生长,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于是,羿留下了最后一个太阳。” (3)你感觉羿是个怎样的英雄?(聪明,关心百姓) 4.是呀!多好的英雄呀![生齐读第六段] (四)讲述神话故事。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一次备课 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 在你看过的动画片中,哪一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推荐给同学吧! 口语交际目标: 1、指导学生有礼貌地进行交流,说出自己最爱看的动画片。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感。 3、在交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大方.有礼貌地与别人交流,并注意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口语交际指导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播放课件 每天做完作业后,你最喜欢干什么?文文和乐乐和我们一样,也特别喜欢看电视,你们知道他们爱看什么动画片吗?(利用情境图,播放他们的对话)文文:乐乐,你爱看什么动画片?乐乐:我爱看动画片,特别喜欢看《西游记》。你呢?文文:我喜欢看《熊出没》。 2.创设情境,激发欲望 电视里的动画片可多了,你知道的动画片都有什么呢?(随学生交流播放剪辑的电视节目短片,展示学生喜欢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大耳朵图图》、《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等动画片,让学生产生主动交际的欲望。)你最喜欢哪个? 3.揭题读题:推荐一部动画片
7
二次备课
二、出示内容,学生交际 电视里的动画片可丰富了,你愿意把你喜欢的动画片推荐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吗? 1.课件情境图和活动要求:你平时都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同学们之间相互交流交流。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用用“……有……有……还有……其中……”的句式说自己看过的动画片和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3.下位找好朋友或老师交流。 4.利用课件,示范采访 教学反思: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一次备课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4.积累古诗。 5.阅读《李时珍》,学习快乐读书法。 教学重点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教学难点: 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金、木、水、火、土是五中偏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五中偏旁组成的新字。 二、认字写字。(出示课件) gōu chǎn méi shì yuán zhǎngjù càn kuǎ fén钩子铲子梅花柿子源头涨潮火炬灿烂垮 二次备课 8
掉坟墓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 今天,涨潮过后,我们拿着钩子、铲子来到海边。灿烂的晚霞挂在西边,天渐渐暗下来,我们拿着火炬照着亮,用铲子去挖一个个凸起的小“坟墓”,很快,一只只大螃蟹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出示课件) chǎn gōu yuán shì méi jù钩铲梅柿源炬 三、字词句运用。 1.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每两个一组,每组都是一组近义词。在读的过程中,弄懂每组词语的意思,师再要求同学们自读、开火车读。读完以后,再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句子。 (1)汇报交流 (2)(出示课件)教师提示:“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但两者词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造句: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我的自行车刚才还在这儿,怎么突然不见了。“立刻”和“马上”都是常用表示时间接近的副词。它们的意思非常接近,互换时,整句的意思不变。“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时间更短一些。造句:听到命令,战士们立刻投入了战斗。你告诉我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找她。“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一瞬间”经常用作书面语,而“一眨眼”经常用作口语。造句:刚才他还在这儿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事情的发生就在一瞬间。“逐渐”和“渐渐”都能表示缓慢地变化。“逐渐”还能表示阶段性的变化(一步一步)。造句:他逐渐从噩梦中清醒过来。太阳渐渐升高了,天热了起来。“慢慢”和“徐徐”都指进行的速度慢。“慢慢”有时不一定有状态的变化,“徐徐”强调动态的变化,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造句:老师慢慢向他走来。气球徐徐上升,越飞越高,直到看不到踪迹。“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缓慢的意思,都指动作非常慢。 9
“慢吞吞”常指动作慢,“慢悠悠”有时还指悠闲的样子。造句: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2.根据提示,先阅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又是怎样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表演的好的同学向大家进行表演,然后评选出表演最精彩的一组。示例:李明杰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教室。 四、我的发现。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组字,你就会发现:每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关。(出示课件)神祖礼福都有“礻”,带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冰、冷、冻、凉都有“冫”,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温度”有关。补、袜、衫、被都有“衤”,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衣服”有关。海、流、洒、滴都有“氵”,带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水”有关。 认识了这些字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出一些别的字和同学交流,看谁写得多。(出示课件)示例:礻:祁祠祝冫:决冯冲 衤:初衬裤 氵:湖江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用词语造句、还知道了偏旁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练习巩固。 教学反思: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