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VA在企业中的应用浅析 赵星辰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EVA与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比较,着重分析EVA业绩评价体系的优点,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关思考。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股东财富最大化;过度投资 EVA(Economic Value Added)经济增加值,是指经过调整后的税 后营业净利润扣除企业全部资本成本后的余额,或者说是经过调整后的 会计净利润扣除股权资本的余额。EVA考虑了带来企业利润的全部资金 的成本,并且不像会计利润那样容易被操纵,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一些 传统指标存在的缺陷。2010年1月1日起,国资委在央企经营业绩考核 暂行办法中以经济增加值(EVA)替代了经营绩效考核基本指标净资产 收益率。 EVA作为央企业绩评价的重要内容,不仅是考核工具,而且还引 导着中央企业全面开展价值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建立科学的价值驱动 EVA业绩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减少企业过度投资行为。EVA要求将 权益资本成本纳入计算体系。按照EVA的理论。如果公司的经营风险 较高,股东所要求的必要回报率(资金成本)就会相应提高。运用 EVA业绩评价体系来评价公司的投资决策能够使管理层综合考虑风险与 收益,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及风险,而将大量资金投入公司主营业务上。 同时,EVA业绩评价体系使管理者经营成果与奖金绩效挂钩,这样实际 上使管理者成为所有者的一员,与股东共同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与收 益,使管理者与股东目标趋于一致。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公司管理者的积 极性,规范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实现股东财富最 大化的目标。 型激励机制以达到企业价值包括股东财富最大化。EVA作为央企业绩评 价的重要内容,能够规范央企的投资行为,避免风险投资的盲目性。不 仅如此,按照EVA理论,闲置资金以及过度投资都属于资本范畴,必 须计算成本,而相应的投资带来的收益不再计入税后净营业利润,从而 使闲置资金成本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闲置资金可以作为现金股利分 配给股东,这有利于缓解近年来央企现金分红不断降低的尴尬局面,促 进财务公平,也符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流观点。 EVA与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比对分析 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有着一些无法规避的缺陷,越来越难以适应如 今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主要着眼于财务报告及各类财 务指标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如净资产收益率,注重的是投入产出比, 过于关注一段时期内的经营结果而忽略了流程控制,这显然越来越难以 适应以市场为核心以消费者需求为重点的企业管理理念。对于传统财务 数据的关注使我们忽略了客户反馈等软性指标,并不利于企业的长期 发展。 此外。传统业绩评价指标主要来源于一段会计期间内的财务评价指 标,关注投入产出的绝对值。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如净利润净利率等,会压缩一些短期内不能获得 回报的项目的成本,而转去寻找一些短期内能见诸回报的领域和项目。 拿研发费用来说,研发费用一般是长期投入,需要两三个甚至更多会计 年度才能看到回报,巨大的研发费用的投入反映到财务报表上必然会削 减当期利润,对股价产生不良影响。这样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导致企业在 自有技术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不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Jensen和Meckling 认为如果企业的投资超出或者偏离了自身的能力和成长机会,投资与净 现值为负的非盈利项目,从而损害企业的价值,这样的投资就是过度投 资。在2010年国资委强制推行EVA业绩评价体系之前,我国一直采用 的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传统业绩评价体系。计算净利润指标时只 扣除了债务资本成本,而忽略了权益资本成本。在我国,部分中央企业 由于主要业务利润不足,在证券市场和地产行业加大投资以获取额外收 益,这种行为显然是不利于中央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为: EVA(经济增加值)=营业利润一所得税额一总资本{加权资本成 本率 加权资本成本率=权益成本率 权益成本构成率+负债成本率 负 债构成率 与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相比,EVA业绩评价体系拥有诸多优势。 从EVA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EVA将权益资本成本纳入计算范畴, 考虑的是为企业带来利益的全部资本的成本,即债务的成本和权益资本 的总和。这显然符合现今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主流观点,而传统的业绩评 价体系则不能保证股东所获得的回报,而且在有些情况下,反而会以牺 牲股东权益来保障利润。 EVA业绩评价体系有利于降低上市公司对于研发费用投入的顾忌, 从长期来看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研发费用支出可以为企 业带来长远的收益,现行的会计准则将部分研发费用作为当期损益进行 扣减,根据传统的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业绩评价体系,企业在研发 支出上的大量投资可能会降低账面上的当期利润,从而导致企业为了增 加短期利润而过度削减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支出。从长远来看,这一行为 会导致企业逐渐失去核心竞争力,必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EVA认为研 发支出是致力于推动企业长远发展而进行的投资行为,因此在计算时对 研发费用进行调整,这实际上是将研发费用视为利润的一部分,鼓励企 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支出,这不仅能减少企业在其他业务上的过度投资 行为,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命力。 此外,EVA业绩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金分红的比率,保障 股东利益。按照EVA计算标准,企业大量的自由现金流及过度投资都 会包括在资本成本范畴中,因此必须计算成本。因此应用EVA进行考 核的企业,为了能在年度考核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降低资本成本,必须 减少必要留存收益外的自由现金流。在相应投资不再计人税后经营净利 润,过度投资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就应该把 现金作为红利分配给股东,这样企业的资金成本降低,股东权益也得到 保障,能够推动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从理论上来看,EVA业绩评价体系应用于上市公司业绩考评之中势 必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然后,在实际 应用中,我们不难发现EVA业绩评价体系并未取得预期的成效,究其 原还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缺乏监管,管理层抵触,指标难以计算,制 定的考核标准有的不符合国内央企的实际情况。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在 对EVA业绩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中对考核指标进行调整,使其具有中 国特色,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加强监管,并与其他评价体系进行结合以 克服EVA所固有的自身缺陷,使其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真正发挥有效 作用。(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AI.埃巴/凌晓东译.经济增加值——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 陈琳.EVA与传统会计评价指标关系的实证研究[J].应用研 究,2004(9):14—19. [3] 孙铮,吴茜.中国EVA研究现状之评析[J].财务与会计, 2002,(12). [4] 魏海明,柳建华.2007.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管理 世界,4:88—95. [5] 田育新,王莉华.EVA与传统业绩评价指标应用性的比较[J].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7(2):87—9o. 作者简介:赵星辰(1991一),女,汉,安徽人,研究生,四川大学,EVA与财务公平。 ・1 94・_Bu商s 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