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题集】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一、文学、文化常识:
1.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2.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五言律诗。
二、重要注释:
1.孤蓬:这里喻指远行的朋友。
2.斑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三、重要语句理解及主旨:
1.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画面明丽,动静结合(“横”与“绕”)。虽未见“送别”二字,但笔端饱含惜别之情。
2.颔联以“孤蓬”比喻友人远行后的孤单与漂泊不定,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
3.颈联以“浮云”“落日”作背景,烘托离别的不舍。又巧妙地用“浮云”比喻友人的漂泊无依,“落日”比喻诗人对友人的惜别。
4.尾联写离别的场景。“挥手”写动作;“萧萧班马鸣”则以马的长鸣道出人的无限深情。
5.整首诗借景抒情,描绘出清丽的送别环境,渲染深情的送别气氛,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意。
四、习题:
【第一组】
1.诗中“孤蓬”喻指 。(2分)
2.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环境,情景交融,表现出依依惜别之情。
B. 颔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征程的担忧及依恋不舍。
C. 颈联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不舍。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深情和不舍之意。
(答案:1.远行的朋友。 2.D 分析:错在“直抒胸臆”,应是借助动作描写和“萧萧班马鸣”的画面来传递内心的感受)
【第二组】
1.这首诗是五言 ,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山”“白水”点明送别的环境很清雅。
B.“孤蓬”这里指远行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C.“浮云”“落日”既是眼前之景,也比喻诗人自己。
D.“班马鸣”以马写人,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答案:1.律诗;李白 2.C 分析:错在“也比喻诗人自己”)
【第三组】
1.“班马”在这里是指 。(2分)
2.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送别处周围的环境。
B.颔联中诗人用“孤蓬“比喻友人今后的漂泊不定。
C.颈联景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不舍。
D.尾联描写了诗人与友人潇洒挥别的场景。
(答案:1.载人远离的马 2.D 分析:错在“潇洒挥别”,应是依依惜别)
五、考题链接:
2011届奉贤一模卷
1. “班马”在诗中是指 。(2分)
2.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中的 “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态。
B.颔联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挥手自兹去”写的是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萧萧班马鸣”一句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
(答案:1.载人远离的马 2.C 分析:错在“潇洒一挥手”,应是依依惜别)
2011届普陀二模卷
1.(略)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青山”“白水”描摹了送别的凄凉场面。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关怀。
C.颈联以“浮云”“落日”作比表明惜别的心意。
D.尾联借“班马” 萧萧长鸣体现诗人不忍离别。
(答案:2. A 分析:错在“凄凉”,应是“清丽”)
2011届崇明二模卷
1.诗中“孤蓬”的意思是 (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山”“白水”描绘了一幅色泽明丽的送别场景。
B.用“浮云”比作友人,表达对朋友的深切关切之情。
C.写“斑马鸣”的目的是为了烘托与朋友间依依不舍之情。
D.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答案:1.喻指远行的朋友 2.D 分析:错在“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这首诗有深情的惜别,但并无哀伤和缠绵)
2012届长宁一模卷
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自兹去”: 。(2分)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交代离别地点,描绘了清冷凄凉的送别场面。
B.颔联用“孤蓬”表达了对朋友漂泊无定的前程的关切。
C.颈联借“浮云”“落日”之景,抒发“游子”和“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D.尾联“班马”意为“离群的马”,强调“马既如此,人何以堪?”,体现离别的怅恨。
(答案:1.从此离开 2.A 分析:错在“清冷凄凉……场面”,应是“描绘了清丽的送别环境”)
2012届徐汇一模卷
1.诗中“孤蓬”喻指 (2分)
2.以下对这首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
A.首联描绘了美好生动的景色,衬托了朋友间的惜别之情。
B.颈联借“游子意”、“故人情”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挥手自兹去”体现诗人洒脱豪迈,不带缠绵悱恻的哀伤之情。
D.该诗表达了李白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哀而不伤。
(答案:1.远行的朋友 2.C 分析:错在“体现诗人洒脱豪迈”)
2013届闵行二模卷
1.“孤蓬”喻指__________。(2分)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首联 “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
B.颔联表达了对朋友深切的不舍之情。
C.颈联对仗工整,“浮云”对“落日”。
D.尾联以“班马”喻友人,情真意切。
(答案:1. 远行的友人(友人给1分) 2.D 分析:“班马”在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
2014届黄浦二模卷
1.诗中的“孤蓬”喻指 。(2分)
2.以下哪一个情景,可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来抒发你的情感?(2分)
A.放学途中,你与昔日的小学同桌偶遇。 B.班长告诉你,他只能回原籍参加中考。
C.语文老师说,他下学期将去云南支教。 D.你到机场送外公外婆去欧洲四国旅游。
(答案:1.(2分)远行的朋友(只写“友人”、“朋友”得1分) 2.(2分)B 分析:两个要点,首先对方是“友人”,其次面临的场景是“送别”。)
2014届奉贤二模卷
1.“孤蓬”在诗中喻指___________。(2分)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2分)
A.首联点明了与友人告别的地点。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C.颈联中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D.整首诗写景自然明快,流淌着友人间温馨的情意。
(答案:1.远行的朋友(2分) 2.C(2分)分析:“浮云”比喻的是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意。)
2014届金山二模卷
1.诗中用“ ”、“ ”来喻指远行的朋友。(2分)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
A.首联“横”字勾勒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
B.颔联紧扣题目,表达出对友人飘泊生涯的关切与不舍。
C.颈联以“浮云”、“落日”作比,写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D.尾联用“班马鸣”直接抒发了诗人不忍离别的情感。
(答案:1.孤蓬(1分)、浮云(1分) 2.D(2分) 分析:错在“直接”,
应是“间接表达了”。)
2014届静安二模卷
1.诗人用“ ”和 “ ”形容友人此去漂泊无定的生活。(每格1字)(2分)
2.下列对作品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第一联写送别的环境清新如画。
B.第二联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不舍。
C.第三联点出黄昏,更显愁苦之深。
D.第四联借“班马鸣”道出惜别之意。
(答案:1.孤蓬(1分) 浮云(1分) 2.C(2分)是“离别的难舍”而非“愁苦”。)
2014届徐汇二模卷
1.诗中“孤蓬”喻指 。(2分)
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分析:错在第三联表现的 A.首联描绘了青山白水的美景。
B.颔联点明了送别友人的主题。
C.颈联烘托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D.本诗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答案:1.(2分)远行的朋友 应是“诗人面对离别的难舍之情”。)
2.(2分)C 分析:错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