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图书论斤卖_高一议论文

图书论斤卖_高一议论文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图书论斤卖

本文是关于高一议论文的图书论斤卖,感谢您的阅读!

重庆某书店开展了“图书论斤卖”的促销活动,此举引发了诸多争议,就我看来,商家此举显然是不合理的。

诚然,“图书论斤卖”的举措可以带动销售,吸引更多人读书,乃至如有些人所言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手机依赖症。但是,在这重重的精美糖衣下,我看不到商家对于书籍的一丁点尊重,看不到书店对于文化的任何尊崇。倘若以上的种种好处为“末”,那么对于文化的尊重就是“本”,舍本逐末,无疑是错上加错。 我亦能理解书店的初衷,毕竟商家营运周转都需要金钱的支撑,但是这种图书论斤卖的做法依然是有待商榷的。此举在我看来是抛却了读书、爱书之人的清高和风骨,而将自己囿于荣利的藩篱,真要售卖图书,方式何止千万种,何必为博眼球选择自降身价?

更令人慨叹的是,论斤卖的书籍里竟不乏那些精致华美的中外名著。当初太史公忍辱而成的《史记》,孙子膑脚而修到的《兵法》,曹公十年清苦换来的《红楼》,再到歌德四十年乃成的《浮士德》,巴尔扎克临终前都不曾搁下的《人间喜剧》,这些呕心沥血才成就的文化精粹,如今却要和时下粗浅廉价的“快餐文学”摆在一起,像白菜冬瓜一样任人称斤贱卖!这是何等悲哀?真正的文化丰碑只会在大浪淘沙中被打磨得更加光彩夺目,又哪需这般媚颜屈膝,自我贬低? 更为讽刺的是,书店用文化的自我轻贱换得了蜂拥而至和门庭若市,这些精品书籍和它承载的厚重文化终于有人愿意接纳,用低廉的价格领走束之高阁或是其他。可这是一个好现象吗?我看并非如此。因为这样的活动吸引来的究竟是真正的书迷,还是贪图薄利的附庸风雅之辈,正尚未可知。假若书籍只是换了一个地方遭受冷遇和积灰,那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就几近于无。对于此种人,此种现象,我感受不到他们对文化的丝毫敬畏。我能看到的只有他们知识产权的沦丧和轻视文化现象的悲哀。

见微即可知著,反观当下,种种歪解、“趣解”名著的书籍讲座可谓是轰轰烈烈,文化产品粗制滥造的翻拍更是层出不穷。此类人只尝到了哗众取宠带来的甜头,而把文化精髓踩进了尘埃。对于这种不良的风气,我们要做的就是反对、是抵制,而不是随波逐流以至于最终被同化。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因此,“图书论斤卖”之举,可悲、可叹,更要改变以至杜绝。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书若芬芳,读者更会不绝,真正优秀的文化,从不缺少赏识它的有心人,它只需凌风傲立,哪需摧眉折腰?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