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药食两用的食物及注解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阿胶

阿胶《中国药典》 【拼音名】ēJiāo 【别名】驴皮胶

【来源】本品为马科动物驴EquusAsinusL.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化学成份】多由胶原及其部分水解产物所成,含氮16.43~16.54%,基本上是蛋白质。水解产生多种氨基酸,其中有赖氨酸10%、精氨酸7%、组氨酸2%等。从产生的氨基酸看,阿胶与明胶相似,但前者之赖氨酸较多,且含胱氨酸,而缺乏色氨酸。含灰分0.75~1.09%,钙0.079~0.118%。

鸡内金

鸡内金《中国药典》

【拼音名】JīNâiJīn 【别名】鸡肫皮

【来源】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gallusdomesticusBrisson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用于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

【化学成份】含胃激素、角蛋白等。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砂囊的角蛋白样腆含一种糖蛋白,它的半胱氨酸的含率低于一般上皮角蛋白。出生4~3星期的小鸡砂囊内膜,含蓝绿色素和黄色素,分别为胆汁三烯和胆绿素的黄色衍生物。砂囊含维生素(总量100克):维生素B1-100微克,B2-200微克,尼克酸7.0毫克,抗坏血酸5毫克。又抗坏血酸含量,每克砂囊含还原型的0.11毫克,总抗坏血酸0.12毫克;总抗坏血酸中,还原型占92%,氧化型占8%。

麦芽

麦芽《中国药典》

【拼音名】MàiYá

【英文名】FRUCTUSHORDEIGERMINATUS 【别名】大麦芽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大麦Hordeumvulgare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麦粒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温、湿度,待幼芽长至约0.5cm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生麦芽:健脾和胃,疏肝行气。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化学成份】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脂肪、磷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等。

昆布

昆布《中国药典》

【拼音名】KūnBù

【英文名】THALLUSLAMINARIAE/THALLUSECKLONIAE

【来源】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japonica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鹅掌菜)EckloniakuromeOkam.的干燥叶状体。夏、秋二季采捞,晒干。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化学成份】海带富含多糖类成分藻胶酸和昆布素、甘露醇、无机盐。干品中20~35%是无机物,水溶性盐中含氧化钾可到40%、碘0.27~0.72%,钙约1.06%、钴约22微克%、氟1.89p.p.m.,又含胡萝卜素0.042~0.77%(干品)、1.229~1.710%(鲜品)、核黄素810微克%、940微克%(二份干品),尚含维生素C、蛋白质、脯氨酸等氨基酸。

昆布含藻胶酸25.6%、粗蛋白9.97%、甘露醇7.21%、灰分26.03%、钾4.92%、碘0.28%。 裙带菜含碘、溴、钙约1.8%、藻胶酸、1,4-噻嗪烷-3-羧酸S-氧化物、核黄素210~1000微克%(二份干品)、维生素B12-0.7微克%(鲜品)、丙氨酸、甘氨酸、脯氨酸、别异亮氨酸等氨基酸、有机酸约1.6%。从甲醇油提物中还分离出亚麻酸甲酯、植物醇、棕榈酸、岩藻甾醇、大褐马尾藻甾醇、无羁萜、黑麦草内酯、甘露醇。从Laminariaangustata和Eckloniacava中还分离出海带氨酸另外,在多种海藻中也检出海带氨酸。

枣(大枣、酸枣、黑枣)

大枣《中国药典》 【拼音名】DàZǎo

【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var.inermis(Bunge)Rehd.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其根、树皮亦入药,随时可采。

【功能主治】果(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树皮:消炎,止血,止泻。用于气管炎,肠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伤出血。 根:行气,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红崩,白带。

【化学成份】含大枣皂甙Ⅰ、Ⅱ、Ⅲ(ziziphussaponinⅠ,Ⅱ,Ⅲ)、酸枣仁皂甙B(jujubosideB)、光千金藤碱(stepharine)、葡萄糖、果糖、蔗糖、环磷腺苷(cAMP)、环磷乌苷(cGMP)等。

罗汉果

罗汉果《中国药典》 【拼音名】LuïHànGuǒ

【英文名】FRUCTUSMOMORDICAE

【来源】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MomordicagrosvenoriSwingle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由嫩绿变深绿色时采收,晾数天后,低温干燥。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化学成份】果中含非糖甜味的成分,主要是三萜甙类:罗汉果甙Ⅴ及Ⅳ,甙Ⅴ的甜度是蔗糖的256-344倍,甙Ⅳ的甜度为蔗糖的126倍,不有甙Ⅳ则不呈甜味;次要的是D-甘露醇,其甜度为蔗糖的0.55-0.65倍。还含大量葡萄糖,果糖占14%。又含锰、铁、镍、硒、锡、碘、钼等26种无机无素、蛋白质、维生素C等。种仁含油脂41.07%,基中脂肪酸有: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癸酸。

郁李仁

郁李仁《中国药典》

【拼音名】YùLǐRãn 【英文名】SEMENPRUNI 【别名】小李仁、大李仁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酸丁、小李红)PrunushumilisBunge.、郁李(赤李子)PrunusjaponicaThunb.或长柄扁桃Prunuspedunculata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前二种习称“小李仁”,后一种习称“大李仁”。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干燥。 【功能主治】润燥滑肠,下气,利水。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化学成份】

郁李种子含苦杏仁甙、脂肪油58.3~74.2%、挥发性有机酸、粗蛋白质、纤维素、淀粉、油酸。又含皂甙0.96%及植物甾醇、维生素B1,茎皮含鞣质6.3%、纤维素24.94%。叶含维生素C-7.30毫克%。 欧李果实含果糖5.2%。截形榆叶梅含氢氰酸,花含维生素C-125.7毫克%。

金银花

金银花《中国药典》 【拼音名】JīnYínHuā 【英文名】FLOSLONICERAE 【别名】银花、双花、二花、二宝花

【来源】本品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山银花(毛萼忍冬)LoniceraconfusaDC.或毛花柱忍冬Lonicera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化学成份】花含木犀草素、肌醇约1%及皂甙、鞣质等。

青果

青果《中国药典》 【拼音名】QīnɡGuǒ

【英文名】FRUCTUSCANARII 【别名】橄榄、黄榄、白榄

【来源】本品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albumRaeusch。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生津,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化学成份】含甲酚、麝香草酚(thymol)、维生素C、柠檬烯、对-聚伞花素(P-cymere)、莰烯、橙花醇(nerol)、龙牛儿醇(geraniol)、S-杜松烯(S-cadinene)、B-石竹烯(B-caryophyllene)、a-??烯(a-copaene)、橄榄醇(elemol)。

鱼腥草

鱼腥草《中国药典》 【拼音名】YúXīnɡCǎo

【英文名】HERBAHOUTTUYNIAE

【别名】侧耳根、猪鼻孔、臭草、鱼鳞草

【来源】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壬酮(methylnonylketone)、鱼腥草素(decanoylacetalbehyde)、桂叶烯、辛酸、癸酸;另含槲皮甙、异槲皮甙、金丝桃甙、芸香甙。

姜(生姜、干姜)

姜《中国药典》 【拼音名】ShēnɡJiānɡ

【英文名】RHIZOMAZINGIBERISRECENS 【别名】生姜、干姜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化学成份】生姜含挥发性成分:α-姜烯,β-檀香萜醇,β-水芹烯,β-甜没药烯,α-姜黄烯,姜醇,紫苏醛,橙花醛,牻牛儿醛,2-蒈醇,3-蒈醇,樟烯,β-罗勒烯,α-香柑油烯,β-金便欢烯,月桂烯,β-蒎烯,2-龙脑,柠檬醛,7-孟烯,异小茴香醇,α-金合欢烯,1,3,3-三甲基三环[2.2.1.02,6]-庚烷,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二环[3.1.1]-2-庚烷,1,3,3-三甲基-2-氧杂二环[2.2.2]辛烷,1-(1,5-二甲基-4-已烯基)-4-甲基苯及高良姜萜内酯等数十种;辛辣成分:6-姜辣醇,3-姜辣醇,4-姜辣醇,5-姜辣醇,8-姜辣醇,10-姜辣醇,12-姜辣醇,6-姜辣二醇,4-姜辣二醇,8-姜辣二醇,10-姜辣二醇,6-甲基姜辣二醇,4-姜辣二醇,8-姜辣二醇,10-姜辣二醇,6-甲基姜辣二醇,4-姜辣二醇双乙酸酯,6-姜辣二醇双乙酸酯,6-甲基姜二醇双乙酸,6-姜辣二酮,10-姜辣二酮,6-去氢姜辣二酮,10-去氢姜辣二酮,6-乙酰姜辣醇,6-姜辣烯酮等。生姜还含呋喃大牻牛儿酮,2-哌啶酸及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枳子---《中医世家》

【拼音名】 Zhǐ Jǔ Zǐ

【别名】枳椇子、 木蜜,树蜜、木饧,白石木子,蜜屈律,鸡距子、癞汉指头,栞栱,背洪子、兼穹,拐枣,天藤、还阳藤,木珊瑚、鸡爪子、鸡橘子、结留子、曹公爪、棘枸,白石枣,鸡爪梨、甜半夜,龙爪,碧久子,金钩钩、酸枣,鸡爪果,枳枣,转钮。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连果柄一并摘下,晒干。或碾碎果壳,筛出种子。晒干。

【化学成份】化学成分:含葡萄糖、果糖、硝酸钾、过氧化物酶等。

枸杞子

枸杞子《中国药典》 【英文名】FRUCTUSLYCII

【来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化学成份】枸杞子中含胡萝卜素3.39毫克%,硫胺素0.23毫克%,核黄素0.33毫克%,烟酸1.7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尚分离出β-谷甾醇、亚油酸。日本产枸杞果实含玉蜀黍黄素、甜菜碱和一种硫胺素抑制物。果皮含酸浆果红素。

栀子

栀子《中国药典》 【拼音名】ZhīZi

【英文名】FRUCTUSGARDENIAE 【别名】黄栀子、黄果树、山栀子、红枝子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化学成份】含黄酮类栀子素、果胶、鞣质、藏红花素、藏红花酸、D-甘露醇、廿九烷、β-谷甾醇。另含多种具环臭蚁醛结构的甙:栀子甙、去羟栀子甙泊素-1-葡萄糖甙,格尼泊素-1-β-D-龙胆二糖甙及小量的山栀甙。

砂仁

砂仁《中国药典》 【拼音名】ShāRãn

【英文名】FRUCTUSAMOMI 【别名】春砂仁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

AmomumvillosumLour.、绿壳砂

Amomum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T.L.WuetSenjen或海南砂AmomumlongiligulareT.L.Wu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化学成份】缩砂种子含挥发油1.7~3%,主要成分为d-樟脑,一种萜烯(似柠檬烯,但非柠檬烯),d-龙脑,乙酸龙脑酯,芳樟醇,橙花叔醇。

阳春砂,叶的挥发油与种子的挥发油相似,含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柠檬烯等成分。又阳春砂含皂甙0.69%。同属植物草豆蔻,其种子含有砂仁香气的挥发油4~6%。

胖大海

胖大海《中国药典》

【拼音名】PànɡDàHǎi

【英文名】SEMENSTERCULIAELYCHNOPHORAE 【别名】大海、大海子、大洞果、大发

【来源】本品为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lychnophora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利咽解毒,润肠通便。用于肺热声哑,干咳无痰,咽喉干痛,热结便闭,头痛目赤。

【化学成份】种子外层含西黄芪胶粘素,果皮含半乳糖15.06%,戊糖(主要是阿拉伯糖)24.7%。

茯苓

茯苓《中国药典》 【拼音名】FúLínɡ 【英文名】PORIA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

【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化学成份】菌核含β-茯苓聚糖约占干重93%和三萜类化合物乙酰茯苓酸、茯苓酸、3β-羟基羊毛甾三烯酸。此外,尚含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卵磷脂、葡萄糖、腺嘌呤、组氨酸、胆碱、β-茯苓聚糖分解酶、脂肪酶、蛋白酶等。

香橼

香橼

【英文名】FRUCTUSCITRI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medicaL.或香圆(西南香圆)Citruswilsonii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化学成份】枸橼成熟果实含橙皮甙、柠檬酸、苹果酸、粟胶、鞣质、维生素C及挥发油等。果实含油0.3~0.7%,果皮含袖6.5~9%,其成分为d-柠檬烯、柠檬醛、水芹烯和柠檬油素。幼果中含琥珀酸。种子含黄柏酮和黄柏内酯。 ----中国药典

香薷

香薷《中国药典》 【英文名】HERBAMOSLAE 【别名】香茹、香草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MoslachinensisMaxim.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和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 【化学成份】海州香薷含挥发油,密花香薷含有挥发油0.3%,其中主成分为香薷二醇。还含甾醇、酚性物质和黄酮甙等。

桃仁

桃仁《中国药典》 【英文名】SEMENPERSICAE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

【化学成份】桃仁含苦杏仁甙约3.6%,挥发油0.4%,脂肪油45%;油中主含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另含苦杏仁酶等。

桑叶

桑叶《中国药典》 【英文名】FOLIUMMORI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叶。初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化学成份】叶含芸香甙、槲皮素、异槲皮甙、槲皮素-3-三葡糖甙、微量的β-谷甾醇,和菜油甾醇、β-谷甾醇、β-D-葡糖甙、蛇麻脂醇、内消旋肌醇、昆虫变态激素牛膝甾酮和蜕皮甾酮、溶血素、绿原酸。挥发油成分中有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己酸、异己酸、水杨酸甲酯、愈创木酚、酚、邻苯甲酚、间苯甲酚、丁香油酚等,又含草酸、延胡索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棕榈酸、棕榈酸乙酯、三十一烷、羟基香豆精、蔗糖、果糖、葡萄糖、天门冬氨基酸和谷氨酸等氨基酸。并含维生素C-200~300毫克%,谷胱甘肽140~400毫克%,叶酸105微克%,5-甲酰四氢叶酸22微克%,维生素B1-460微克%,维生素B2-300~800微克%,腺嘌呤、胆碱、胡芦巴碱,以及铜10p.p.m.、锌16p.p.m.、硼35p.p.m.、锰270p.p.m.。

桑椹

桑椹《中国药典》 【英文名】FRUCTUSMORI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albaL.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化学成份】含糖、糅酸、苹果酸及维生素B1、B2,C和胡萝卜素。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和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组成。

桔红

枳红《中国药典》

【拼音名】JúHïnɡ

【英文名】EXOCARPIUMCITRIRUBRUM 【别名】橘红、陈皮、橘皮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干或阴干。

【功能主治】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CitrusgrandisOsbeckvar.tomentosaHort.或橘

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

柚的外果皮含挥发油,主成分为柠檬醛,牻牛儿醇,芳樟醇,邻氨基本甲酸甲酯。另据报道,挥发油中主含柠檬烯,还含a-蒎烯等。又谓挥发油中尚含丁香烯氧化物,芳樟醇单氧化物,顺式-3-己烯醇,荜澄茄烯,二戊烯等。又含黄酮类成分:柚皮甙,新橙皮甙,枳属甙,福橘素,川陈皮素,5,7,4’-三甲氧基黄酮,5,6,7,3',4'-五甲氧基黄酮,5,7,8,3,4’-五甲氧基黄酮,5,7,8,4'-四甲氧基黄酮等。还含水苏碱,伞形花内酯,橙皮油内酯,腐胺,焦性地茶酚,番茄烃,甘氨酸,β谷甾醇葡萄糖甙,二十九烷等。又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烟酸,钙,磷。

桔梗

桔梗《中国药典》 【拼音名】JúGěnɡ

【英文名】RADIXPLATYCODONIS 【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

【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

【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化学成份】根含皂甙,已知其成分有远志酸,桔梗皂甙元及葡萄糖。又含菠菜甾醇、α-菠菜甾莳-β-D-葡萄糖甙、Δ7-豆甾烯醇、白桦脂醇,并含菊糖、桔梗聚糖。又从桔梗得到三个三萜烯类物质:桔梗酸A、B、及C。

益智仁----《中医世家》

【拼音名】 Yì Zhì Rãn

【别名】 益智子(《开宝本草》),摘艼子(《中药材手册》)。

【来源】 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功能主治】 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

【化学成份】 含挥发油1%-2%,油中含桉油精55%以及姜烯(zingiberene)、姜醇(zinginerol)。果皮的刺激性成分有1-(4'-hydroxy-3'-methoxyphenyl)-7-phenyl-3-heptanone,yakuchinone-B,trans-1-(4'-hydroxy-3'-methoxyphenyl)-7-phenylheqt-1-en-3one。并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

以及微量元素锰、锌、钾、钠、钙、镁、磷、铁、铜等。

荷叶

荷叶《中国药典》 【拼音名】HãYâ

【英文名】FOLIUMNELUMBINIS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叶。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除去叶柄,折成半圆形或折扇形,干燥。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用于暑热烦渴,暑湿泄泻,脾虚泄泻,血热吐衄,便血崩漏。荷叶炭收涩化瘀止血。用于多种出血症及产后血晕。

【化学成份】叶含莲碱、荷叶碱、原荷叶碱、亚美罂粟碱、前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D-N-甲基乌药碱、番荔枝碱、鹅掌楸碱、槲皮素、异槲皮甙、莲甙、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鞣质。还含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

莱菔子

莱菔子《中国药典》 【英文名】SEMENRAPHANI 【别名】萝卜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sativus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挥发油。挥发油内有甲硫醇等。脂肪油中含多量芥酸、亚油酸、亚麻酸以及芥子酸甘油酯等。尚含有抗菌物质称莱菔素。

莲子

莲子《中国药典》 【拼音名】LiánZǐ

【英文名】SEMENNELUMBINIS 【别名】莲肉、莲米

【来源】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成熟种子。除去莲心者称莲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除去果皮,干燥。

【功能主治】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

【化学成份】含多量的淀粉和棉子糖,蛋白质16.6%,脂肪2.0%,碳水化物62%,钙0.089%,磷0.285%,铁0.0064%。子荚含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氧化黄心树宁碱和N-去甲亚美罂粟碱。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能力。

高良姜

高良姜《中国药典》 【拼音名】GāoLiánɡJiānɡ

【英文名】RHIZOMAALPINIAEOFFICINARUM 【别名】风姜、小良姜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

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化学成份】根茎含挥发油0.5~1.5%,其中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和桂皮酸甲酯,尚有丁香油酚、蒎烯、毕澄茄烯等。根茎尚含黄酮类高良姜素、山柰素、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等和一种辛辣成分,称高良姜酚。

淡竹叶

淡竹叶《中国药典》 【拼音名】DànZhúYâ

【英文名】HERBALOPHATHERI

【别名】碎骨子、山鸡米、金鸡米、迷身草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用于热病烦渴,小便赤涩淋痛,口舌生疮。

【化学成份】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淡豆豉

淡豆豉《中国药典》 【拼音名】DànDîuChǐ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功能主治】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燥胸闷,虚烦不眠。

【化学成份】本品含蛋白质19.5%,脂肪6.9%,碳水化合物25%,维生素B10.07mg/100g,维生素B20.34mg/100g,烟酸2.4mg/100g;另含钙、铁、磷盐、氨基酸以及酶。又谓,从发酵大豆中分离出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菊花

菊花《中国药典》 【拼音名】JúHuā

【英文名】FLOSCHRYSANTHEMI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化学成份】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等。花又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微量维生素B1。挥发油主要含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等。黄酮类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刺槐甙。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酰肼。

菊苣

菊苣《中国药典》 【拼音名】JúJù

【英文名】HERBACICHORII

【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菊科植物毛菊苣CichoriumglandulosumBoiss.etHout及菊苣CichoriumintybusL.的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

【化学成份】全草含苦味物质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野莴苣甙、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根含山莴苣素、α-山莴苣醇、野莴苣甙。叶含单咖啡酰酒石酸、菊苣酸。新鲜花瓣含花色甙。

黄芥子

黄芥子《中国药典》 【拼音名】JiâZǐ

【英文名】SEMENSINAPIS

【别名】白芥子、芥子、芥菜子、青菜子

【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albaL.或芥Brassicajuncea(L.)Czern.etCoss.的干燥成熟种子。前者习称“白芥子”,后者习称“黄芥子”。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化学成份】种子含黑芥子甙、芥子酶、芥子酸、芥子碱、脂肪油、蛋白质、粘液质。酶解后所得挥发油名芥子油,含有异硫氰酸的甲酯、异丙酯、烯丙酯、丁酯、仲丁酯、丁烯-3-酯、戊烯-4-酯、苯酯、苄酯、苯乙酯和3-甲硫基丙酯。脂肪油是多种脂肪酸的甘油酯,其脂肪酸为芥酸、廿碳烯-11-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花生酸、硬脂酸、山嵛酸。

黄精

黄精《中国药典》 【拼音名】HuánɡJīnɡ 【别名】老虎姜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

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黄精

Polygonatumsibiricum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化学成份】黄精的根茎含粘液质、淀粉及糖分。囊丝黄精的根茎含吖丁啶羧酸、天门冬氨酸、高丝氨酸、二氨基丁酸、毛地黄糖甙以及多种慧醌类化合物。叶含牡荆素木糖甙和5,4′-二羟基黄酮的糖甙。

紫苏--《中医世家》

【拼音名】 Zǐ Sū

【别名】 赤苏、红苏、红紫苏、皱紫苏

【来源】 唇形科紫苏属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带枝嫩叶。9月上旬花序将长出时,割下全株,倒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功能主治】 散寒解表,理气宽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

【化学成份】皱紫苏全草含挥发油约0.5%, 内含紫苏醛约55%, 左旋柠檬烯20%~30%及α-

蒎烯少量.还含精氨酸、枯酸、矢车菊素-3- (6-对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叶的挥发油中含异白苏烯酮等.尖紫苏全草含挥发油, 内有异戊基-3-呋喃甲酮、紫苏醛、α-蒎烯及β-蒎烯、d-柠檬烯、l-芳樟醇、莰烯、薄荷醇、薄荷酮、紫苏醇、二氢紫苏醇、丁香油酚.紫苏中尚含铜、铬、锌、镍、铁等 11 种无机元素.

紫苏籽

紫苏子《中国药典》 【拼音名】ZǐSūZǐ

【英文名】FRUCTUSPERILLAE 【别名】苏子、黑苏子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平喘,润肠。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45.30%)及维生素B1。

葛根

葛根《中国药典》 【拼音名】GěGēn

【英文名】RADIXPUERARIAE 【别名】葛藤、粉葛、干葛、葛麻藤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thomsonii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功能主治】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化学成份】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甙、大豆黄酮、大豆黄酮甙及β-谷甾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新鲜葛根中含量为19~20%)。

黑芝麻

黑芝麻《中国药典》 【拼音名】HēiZhīMɑ

【英文名】SEMENSESAMINIGRUM 【别名】胡麻、油麻、巨胜、脂麻

【来源】本品为脂麻科(胡麻科)脂麻属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用于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化学成份】含脂肪油,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甘油脂,并含芝麻素(sesamin)、芝麻林酚素(sesamolin)、芝麻酚(sesamol)、胡麻甙(pedaliin)、车前糖(planteose)、芝麻糖(sesamose)等。

黑胡椒----360百科

黑胡椒(学名:Piper nigrum),又名黑川,是胡椒科的一种开花藤本植物,它的果实在晒干后通常可作为香料和调味料使用。【化学成份】 胡椒含精油1~3%,精油使胡椒的芳香,辣味主要由含油树脂产生,成分有︰胡椒碱(C17H19NO3)、佳味碱(C17H19NO3)、哌啶〔(CH2)5NH〕和胡椒亭(C19H21O3N)等。还有许多其他科属的植物也有的称为胡椒的,如软毛肖乳香(Schinus molle)又称加利福尼亚胡椒树,乔木状蛇葡萄(Ampelopsis arborea)又称胡椒藤,桤叶山柳(Clethra alnifolia)又称甜胡椒灌木等,但都只作为观赏植物进行栽培而不作为香料以为食用或医药之用。

槐花

槐花《中国药典》 【拼音名】HuáiHuā

【英文名】FLOSSOPHORAE 【别名】金药树、护房树、豆槐、槐米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japonicaL.的干燥花及花蕾。夏季花开放或花蕾形成时采收,及时干燥,除去枝、梗及杂质。前者习称“槐花”,后者习称“槐米”。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肝泻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热目赤,头痛眩晕。 【化学成份】含芸香甙,花蕾中含量多,开放后含量少。又从干花蕾中得三萜皂甙0.4%,水解后得白桦脂醇、槐花二醇和葡萄糖、葡萄糖醛酸。

蒲公英

蒲公英《中国药典》 【拼音名】PúGōnɡYīnɡ 【英文名】HERBATARAXACI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sinicum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化学成份】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胆碱、菊糖和果胶等。

蜂蜜

蜂蜜《中国药典》 【拼音名】FēnɡMì 【英文名】MEL 【别名】蜂糖、蜜糖

【来源】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cerana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melliferaLinnaeus所酿的蜜。春至秋季采收,滤过。

【功能主治】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化学成份】蜜因蜂种、蜜源、环境等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甚大。最重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两者含量合计约70%。尚含少量蔗糖(有时含量颇高),麦芽糖、糊精,树胶,以及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蜡、植物残片(特别是花粉粒)、酵母、酶类、无机盐等。蜜一般只含微量维生素,其中有A、C、D、胆碱、B2、尼克酸、泛酸、生物素、叶酸、B、K等。在含氮化台物中有蛋白质、胨、际、氨基酸,以及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等酶类,并含乙酰胆碱。灰分中主含镁、钙、钾、钠、硫、磷,以及微量元素铁、锰、铜、镍等。有机酸中往往有柠檬酸,以及苹果酸、琥珀酸、乙酸。也常含甲酸,但含量极低(0.01%以下)

榧子

榧子《中国药典》 【拼音名】FěiZǐ

【英文名】SEMENTORREYAE

【别名】香榧、榧树、玉榧、野杉、柀子

【来源】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grandis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假种皮,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 【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甾醇。又含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

酸枣仁

酸枣仁《中国药典》 【拼音名】SuānZǎoRãn

【英文名】SEMENZIZIPHISPINOSAE 【别名】山枣仁、山酸枣

【来源】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jujubaMill.var.spinosa(Bunge)HuexH.F.Chou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功能主治】补肝,宁心,敛汗,生津。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

【化学成份】含多量脂肪油和蛋白质,并有两种甾醇:一种为C26H42O2,熔点288~290℃,易溶于醇;另一种的熔点为259~260℃,易溶于氯仿。又谓本品主含两种三萜化合物:白桦脂醇、白桦脂酸。另含酸枣皂甙,甙元为酸枣甙元,水解所得到的厄北林内酯是皂甙的第二步产物。还含多量维生素C。

鲜白茅根---《中药世家》

【拼音名】 Bái Máo Gēn 【英文名】 RHIZOMA IMPERATAE

【别名】 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E. Hubb.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化学成份】 根茎含芦竹素(arundoin),印白茅素(cylindrin),薏苡素(coixol),羊齿烯醇(fernenol),西米杜鹃醇(simiarenol),异山柑子萜醇(isoarborinol),白头翁素(anemonin);还含甾醇类: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菜油甾醇(camposterol),糖类,多量蔗糖(sucros),葡萄糖(glucose)及少量果糖(fructose),木糖(sylose);简单酸类:枸橼酸(cittic acid)草酸(oxalic acid)及苹果酸(malic acid)。

鲜芦根---《中药世家》

【拼音名】 Lú Gēn

【英文名】 RHIZOMA PHRAGMITIS 【别名】 苇根、芦头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新鲜或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芽、须根及膜状叶,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哕,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化学成份】 根茎含多量的维生素B1、B2、C以及蛋白质5%,脂肪1%,碳水化合物51%,天冬酰胺(asparamide)0.1%。又含氨基酸,脂肪酸,甾醇,生育酚(tocopherol),多元酚如咖啡酸(caffeic acid)和龙胆酸(gentisic acid)。还含2,5-二甲氧基-对-苯醌(2,5-dimethoxy-p-benzoquinone),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松柏醛(coniferaldehyde),香草酸(vanill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及二氧杂环已烷木质素(dioxanelignin)。后者的氧化降解产物为苯丙烷(phenylpropane)的愈创木酚基(guaiacyl),丁香酚基(syringyl)和4-羟基苯基(4-hydroxylphenyl)的衍生物。另含薏苡素(coixol),小麦黄素(tricin),β-香树脂醇(β-amyrin),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寒酮(taraxerone)和由阿拉伯糖(arabinose),木糖(xylose)和葡萄糖(glucose)按摩尔比10:19:94所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0000的多糖。又含游离的脯氨酸(proline)和三甲铵乙内酯类(betaines)化合物。

蝮蛇---《中药世家》

【拼音名】 Fù Shã

【别名】 土球子、土谷蛇、土布袋、土狗子蛇、草上飞、七寸子、土公蛇、

土虺、灶土蛇、烂肚腹虺

【来源】 有鳞目蝮蛇科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以全体入药。 【功能主治】 袪风,通络,攻毒,定惊。主治瘰疬,搭背,痘疹及麻风病等。

【化学成份】 干燥蝮蛇含胆甾醇、牛磺酸及脂肪等,蝮蛇毒含卵磷脂酶及使中毒动物出血的毒质。

薄荷

薄荷《中国药典》 【拼音名】BîHe

【英文名】HERBAMENTHAE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ly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选晴天,分次采割,晒干或阴干。

【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化学成份】新鲜叶含挥发油0.8~1%,干茎叶含1.3~2%。油中主成分为薄荷醇,含量约77~78%,其次为薄荷酮,含量为8~12%,,还含乙酸薄荷酯、莰烯、柠檬烯、异薄荷酮、蒎烯、薄荷烯酮、树脂及少量鞣质、迷迭香酸。

薏苡仁

薏苡仁《中国药典》 【拼音名】YìYǐRãn 【英文名】SEMENCOICIS

【别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沟子米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化学成份】种仁含蛋白质16.2%,脂肪4.65%,碳水化物79.17%,少量维生素B1(330微克%)。种子含氨基酸(为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

薤白

【拼音名】XiâBái

【英文名】BULBUSALLIIMACROSTEMONIS 【别名】野薤、野葱、薤白头、野白头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macrostemonBge.或薤AlliumchinensisG.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功能主治】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化学成份】1.小根蒜鳞茎含薤白甙A、D、E、F,异菝葜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乳糖甙,胡萝卜甙,腺甙,β-谷甾醇,21-甲基二十三(烷)酸,琥珀酸,前列腺素A1及B1。又含具特异臭气的挥发油,内有19种含硫化合物,主要有二甲基三硫化物,甲基丙基三硫化物,甲基丙基二硫化物,丙基异丙基二硫化物,甲基烯丙基三硫化物以及二甲基二硫化物,烯丙基异丙基硫醚。

覆盆子

覆盆子《中国药典》 【拼音名】FùPãnZi 【英文名】FRUCTUSRUBI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chingiiHu的干燥果实。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功能主治】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化学成份】掌叶覆盆子含有机酸、糖类及少量维生素C。

藿香

藿香《中国药典》 【拼音名】GuǎnɡHuîXiānɡ

【英文名】HERBAPOGOSTEMONIS 【别名】广藿香、排香草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化学成份】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patchouloalcohol),并有α-,β-和γ-藿香萜烯(α-,β-,γ-patchoulene)、α-愈创烯(α-guaiene)、α-布藜烯(α-bulnesene)、广藿香酮(pogostone)、丁香烯、丁香酚及广藿香吡啶碱(patchoulipyridine)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