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开发研究一、乡村旅游的概况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它不仅具有自然性、文化性、遗产性,而且也具有地方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但旅游者的数量和规模还处在初级阶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农业发展急需调整产业结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产生的,是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推动的结果。乡村旅游的构成要素:二、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南京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南京市是江苏省的省会,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经济基础,旅游资源丰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南京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基本现状近年来,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各种乡村旅游活动的举办,使南京乡村旅游的资源整合度和知名度显著增加,接待人次逐年上升。因而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在此期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南京旅游局制定并下发了《南京乡村酒店度假标准》,度假村、家庭旅馆、农庄等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区的停车场、交通等基础也逐步完善。2、南京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的基本现状:南京乡村旅游以南京本市人口居多,南京市外到南京乡村旅游的游客比重较小。南京市区人口约300万,乡村旅游景点一般分布在南京近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例:2012年“五一”假期,南京市郊区县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幅超过了50%,有的区县旅游收入甚至翻了一倍多。江宁区接待游客36.9万人次,同比增长40.7%,旅游收入8991万元,同比增长159.9%;高淳县接待游客9.5万人次,同比增长62.9%,旅游收入1520万元,同比增长55.1%。3、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基本现状:南京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工作会议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大会,南京将打造汤山、横溪、汤泉等十大特色旅游街镇和高淳桠溪大山村等十大特色旅游村;还将编制全市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各区县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如:打造十大特色旅游村、打造十条乡村旅游线路、打造十八个农业特色主题园区、重点发展十个农家乐示范村,将发展农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4、南京乡村旅游资源的基本现状:南京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山中植被茂盛,自然风光优美;而郊区散布者自六朝一来的众多人文旅游资源,包括乡村民俗文化、乡村遗迹、乡村传统劳作。目前全市已经开发了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如: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农业观光园区、省级农家乐村、省级湿地公园、市级农家美食村等等,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趋于多样化,丰富化。目前,南京市的乡村旅游正由过去单一的观光型农业园向集观光、休闲、度假、教育和体验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农业区和农业带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功能和多层次的规模经营格局,且规模与效益同步增长。总之,乡村旅游将成为一种时尚和高层次的旅游方式。三、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及挑战优势:1、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乡村旅游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拥有比较成熟的市场和产品,除了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南京乡村旅游市场还受到了境内外投资者的青睐。2、政府政策倾斜,近几年来,江苏省分步实施乡村旅游规划覆盖、产品塑造、基本设施建设、拓展市场、人才培养和科学管理等“六大工程”,推动南京乡村旅游市场进一步发展。3、南京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南京,山环水抱,葱笼毓秀,山水城林融为一体,自然风貌久负盛名。“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自然界厚赐于南京龙蟠虎踞的山川形胜,历史在此又遗存下灿烂的文化。4、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交通设施较为完善,拥有广阔的平原,便于开发建设;沿江、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区位优势显著。南京对外交通四通八达,形成了航空、高速公路、铁路、长江航运的立体交通体系和网路。挑战: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使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景观和环境遭到破坏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进行科学的论证规划,盲目的开发和建设,致使资源分布不合理、粗制滥造等各种问题非常突出。而且,保护观念和相关措施的滞后,乡村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游客的大批涌入,造成生态环境脆弱,产生视觉污染,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美。2、基础设施薄弱,管理和服务体制不健全乡村旅游的开发时间较短,虽然政府加大了对乡村旅游的投资,但光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够,资金的缺乏导致许多项目得不到建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旅游业作为服务业,有其特殊性,服务管理是相对一个特殊环节。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大多数是当地的农民,文化素养、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存在着欠缺。3、开发层次较低,城市化、商业化趋势严重(1)从乡村旅游的开发者角度来说: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内涵、价值认识不清,导致乡村旅游的开发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从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来说:开发模式过于单一,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开发,缺乏地域特色。(2)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俗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受到经济条件、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很薄弱;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民俗文化过度开发,各种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4、乡村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不紧密旅游业在带动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了广泛消极的环境、社会和文化影响,而社区居民正是这些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同时社区本身的生产、生活、文化也是旅游的吸引力之一,是目的地各旅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和社区常常被作为开发的客体而非主体,大量利益从当地流走,形成“抽血机制”。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并引起社会对乡村发展、乡村景观、乡村遗产、乡村旅游的广泛关注,同时对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新模式:1、主题农园与农庄的发展: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2、乡村博物馆发展模式:重视乡村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可以使旅游者认识农业和文化传统,多角度的展示乡村发展,而且能满足旅游者的怀旧情怀。3、乡村田园公园发展模式:乡村公园的服务对象只要是当地居民,通过乡村公园可以直接参与乡村社区活动,体验乡村生活,了解乡村文化。4、乡村俱乐部的发展模式:乡村俱乐部能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使乡村服务更具亲和性;乡村俱乐部能提供国际和国内所有乡村旅游的信息,是乡村服务的信息中心。5、古村落与传统村落的发展模式:古村落是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缩景,也是传统文化的凝固,因而古村落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传统村落代表着特定环境中和谐的人类聚居空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地域文化。6、区域景观整体与乡村意境梦幻体验: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中国诗画文化的灵魂等多种意境追寻,乡村景观意境的感知和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新趋势:1、在产品地位上:乡村旅游能否在旅游开发中收回投资并获得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乡村旅游的地位得到提高。农业旅游、农民旅游、农村旅游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农民不仅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也是需求者和消费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2、在发展前景上:乡村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方面是由国家对农村问题日益重现的宏观政策环境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不断扩大的市场空间决定的,即工业化带来了更多的有逃离工业环境需求的城市人口。3、在发展方向上:生态农业旅游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农业景观,浓郁的乡土人情都是乡村旅游的基,。乡村旅游的吸引就来在于都市居民对农村风情、绿色农产品和无污染环境的渴望,期望走向自然、回归自然。第五章: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即开发的目的地主要是满足本地社区发展的需要,建设本地产品供应链,鼓励地方工艺品生产,保证受益最大程度地保留在本地,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所以,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符合当地社区的需要,即以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2)满足旅游者和旅游业的需求,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保持吸引力,实现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3)保护旅游业生存的环境资源,包括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环境资源。南京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原则:(一)生态性原则: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给旅游地居民、政府和开发商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考虑的比较少,典型的就是南京许多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出现了道路城市化、建设公园化、建筑时尚化等趋势,很多旅游设施与自然景观、人文生态相悖,没有自身的特色和相互协调的风格,使得景区自然景观原生态逐渐弱化,严重破坏了旅游景区的个性化和整体旅游形象。因此,在旅游开发中要遵循少介入与可还原、整体性、自然性等原则。(二)实用性原则:旅游区的开发要与旅游区性质和功能相一致,建设必须按照旅游区的性质和规划确定的功能与规模进行。(三)经济性原则: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各项开发不仅要符合投资能力,更要力争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要遵循资源的适度消费和可持续利用原则。(四)灵活性原则:波动是旅游市场的显著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要考虑这一情况,使之有一定的灵活适应力。南京乡村旅游可持续开发应采取的措施:(一)避免产品开发雷同,走精品化路线目前南京地区的乡村旅游主要以休闲农场、观光果园、乡间民宿等为主,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参与项目也很雷同。所以,要以市场为导向,打造南京乡村旅游特色产品;乡村旅游的开发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注重规划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资源持续性基础上,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旅游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现时旅游者或接待区域的需要。对于乡村旅游来讲,纯正的乡村性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生态环境破坏了,失去了乡村性的内核,乡村旅游也失去了市场。因此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要保护生态环境,注重规划的作用。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遗迹资源丰富。所以,对乡村旅游的开发不仅不能破坏乡村的独特文化,而且要保留历史传承、发掘乡村文化,利用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保持乡土性,展现原生态的乡村风格。(三)重视对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培训和教育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许多当地居民也投入到旅游行业中。通过加强对当地居民的环保教育力度,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把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融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对于保护当地环境,对游客实施有效地环保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南京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是发展当地旅游的有力措施。因而,要提高经营的规范性与经营规格来增强吸引力。相应的措施有:治安管理要严格;在农家接待方面,政府要有更好地规划,提高农家的品位;在诚信经营、消除恶性竞争等方面制定规范。第六章:总结和讨论乡村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态势良好,并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等待我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