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CN 112081364 A(43)申请公布日 2020.12.15
(21)申请号 202011058839.2(22)申请日 2020.09.30
(71)申请人 成都建工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610081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府青路
一段30号(72)发明人 田泽辉 刘刚 石伟 林裕
吴思杉 赵小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51227
代理人 辜桂芳(51)Int.Cl.
E04G 3/18(2006.01)E04G 3/20(2006.01)E04G 5/04(2006.01)E04G 5/1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
(54)发明名称
悬挑梁固定结构、悬挑体系以及悬挑梁的安装方法(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悬挑梁固定结构、悬挑体系以及悬挑梁的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悬挑体系中位于墙面转角处的悬挑梁因安装角度不能随意调节从而使用受到限制以及安装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紧固于墙面;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连接所述支撑体和悬挑梁端部从而使悬挑梁可在水平方向转动。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具有由上述的悬挑梁固定结构所固定的悬挑梁。首先,悬挑梁与墙面的夹角可以根据各类工程实际情况任意调节。其次,可以在底座安装于墙面后再进一步安装悬挑梁,安装更加方面。可见,本发明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结构简单,实用性非常高。
CN 112081364 ACN 112081364 A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悬挑梁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00),所述底座(100)紧固于墙面;支撑体(300),所述支撑体(300)安装于所述底座(100)上;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连接所述支撑体(300)和悬挑梁端部从而使悬挑梁可在水平方向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挂式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端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包括本体(210)和位于本体(210)端部的固定部(22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安装的第一支撑板(310),所述固定部(220)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上,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设于固定部(220)与第一支撑板(310)的配合面上且相互配合的凸起(500)和凹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安装的第一支撑板(310),所述固定部(220)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上,所述固定部(220)与第一支撑板(310)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通孔的螺栓组件(400)。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所述固定部(220)具有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配合板(221)和第二配合板(222),所述第一配合板(221)和第二配合板(222)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310)与第一配合板(221)的配合面上以及第二支撑板(320)与第二配合板(222)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组件(400)。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所述固定部(220)具有竖向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之间的钢管,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的配合面上设有与钢管内径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钢管和通孔的螺栓组件(400)。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20)和/或支撑体(300)的相互配合端呈弧形;所述本体(210)为工字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挑梁安装于靠近转弯处。
9.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悬挑梁固定结构所固定的悬挑梁。
10.悬挑梁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悬挑梁固定结构来安装悬挑梁。
2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悬挑梁固定结构、悬挑体系以及悬挑梁的安装方法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以及悬挑梁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悬挑梁固定结构、悬挑梁的安装方法以及悬挑体系。背景技术
[0002]脚手架底部的支撑一种在地面上,另一种在半空中。当在半空中时,需要在脚手架底部设置悬挑体系对脚手架进行支撑。悬挑体系一般是由多个间隔排列且与墙面紧固连接的悬挑梁构成。
[0003]一般来说,悬挑梁通常垂直于墙面使用。然而,在墙面转角处,为了起到更好地支撑作用,悬挑梁需要朝向转角处延伸,由此会导致悬挑梁不再垂直于墙面,而是与墙面呈一定的夹角。
[0004]对于这种墙面转角处的悬挑梁,现有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即在其端部焊接与之呈一定角度的底座,底座上具有条形孔,然后再采用穿墙螺栓穿过该条形孔实现与墙面的紧固连接。本申请的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悬挑梁与底座焊接为一体,因此不能根据各类工程实际情况调整悬挑梁与墙面之间的角度,局限性较大。同时,由于悬挑梁通常较重,且通常在安装前悬挑梁已与底座焊接为一体,尤其是转角处的悬挑梁长度更长,因此此处的悬挑梁更加地重,安装时更加费时费力。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悬挑梁固定结构、悬挑体系以及悬挑梁的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悬挑体系中位于墙面转角处的悬挑梁因安装角度不能随意调节从而使用受到限制以及安装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该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包括:[0007]底座,所述底座紧固于墙面;[0008]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安装于所述底座上;[0009]铰接组件,所述铰接组件连接所述支撑体和悬挑梁端部从而使悬挑梁可在水平方向转动。
[0010]首先,悬挑梁与墙面的夹角可以根据各类工程实际情况任意调节。其次,可以在底座安装于墙面后再进一步安装悬挑梁,安装更加方面。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结构简单,实用性非常高。[0011]进一步地是,所述悬挑梁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端部的固定部。[0012]进一步地是,所述支撑体包括水平安装的第一支撑板,所述固定部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设于固定部与第一支撑板的配合面上且相互配合的凸起和凹槽。
[0013]进一步地是,所述支撑体包括水平安装的第一支撑板,所述固定部放置于所述第
3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2/5页
一支撑板上,所述固定部与第一支撑板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通孔的螺栓组件。[0014]进一步地是,所述支撑体包括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固定部具有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配合板和第二配合板,所述第一配合板和第二配合板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一配合板的配合面上以及第二支撑板与第二配合板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组件。
[0015]进一步地是,所述支撑体包括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固定部具有竖向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钢管,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配合面上设有与钢管内径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钢管和通孔的螺栓组件。
[0016]上述几种固定结构中,优选采用第四种,这种固定结构与工字钢型的悬挑梁相配合时强度高,稳定性好,安装方便。[0017]进一步地是,所述悬挑梁和/或支撑体的相互配合端呈弧形。由此,有助于提升悬挑梁转动的角度范围。[0018]进一步地是,所述的悬挑梁安装于靠近转弯处。当然,其它地方的悬挑梁也可以采用这种固定结构进行悬挑梁的安装。[001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了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该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具有由上述的悬挑梁固定结构所固定的悬挑梁。[002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了悬挑梁的安装方法。该悬挑梁的安装方法采用上述的悬挑梁固定结构来安装悬挑梁。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发明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0023]图1为实施例1中悬挑梁本体垂直于墙面时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0024]图2为实施例1中悬挑梁本体与墙面呈锐角时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0025]图3为实施例1中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0026]图4为实施例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实施例2中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0028]图6为实施例3中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0029]图7为实施例4中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0030]图8为实施例5中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的俯视图。
[0031]图9为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的使用状态图。
4
CN 112081364 A[0032][0033][0034][0035][0036][00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45][0046][0047]
说 明 书
3/5页
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100:底座;110:条形孔;210:本体;220:固定部;221:第一配合板;222:第二配合板;230:连接部;300:支撑体;310:第一支撑板;320:第二支撑板;400:螺栓组件;500:凸起;600:脚手架;700:拉杆;800:穿墙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0049]本发明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0050]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51]关于本发明中术语和单位。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0052]实施例1
[0053]图1为本实施例中悬挑梁本体垂直于墙面时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悬挑梁本体与墙面呈锐角时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底座100的结构示意图。
[0054]如图1-4所示,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包括底座100、支撑体300和铰接组件。
[0055]所述的悬挑梁安装于靠近转弯处;所述悬挑梁包括本体210和位于本体210端部的固定部220;所述本体210为16号工字钢,其长度为1300mm;固定部220与本体210焊接;所述悬挑梁的本体210上设有连接拉杆700的一个或两个连接部230,拉杆700一端与悬挑梁上方的墙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30连接。[0056]所述底座100采用厚度为12mm、长度为220mm、宽度为180mm的钢板,在底座100上设
5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4/5页
有四个条形孔110,穿墙螺栓800穿过该条形孔110实现底座100与墙面的紧固连接。[0057]所述支撑体300安装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铰接组件连接所述支撑体300和悬挑梁端部从而使悬挑梁可在水平方向转动。具体的,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所述固定部220具有竖向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之间的钢管,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的配合面上设有与钢管内径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钢管和通孔的螺栓组件400。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的厚度为20mm、与底座100连接端的长度为100mm,距离底座100边缘8mm;钢管的外径为42mm、内径为22mm。
[0058]所述固定部220和支撑体300的相互配合端均呈弧形。固定部220端部与底座100之间留有间隙。[0059]实施例2
[0060]图5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0061]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具有的区别是: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安装的第一支撑板310,所述固定部220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上,所述铰接组件包括设于固定部220与第一支撑板310的配合面上且相互配合的凸起500和凹槽。[0062]实施例3
[0063]图6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0064]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具有的区别是: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安装的第一支撑板310,所述固定部220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上,所述固定部220与第一支撑板310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通孔的螺栓组件400。[0065]实施例4
[0066]图7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的侧视图。[0067]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可调节角度的悬挑梁固定结构具有的区别是: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体300包括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所述固定部220具有水平且间隔放置的第一配合板221和第二配合板222,所述第一配合板221和第二配合板222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10和第二支撑板320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310与第一配合板221的配合面上以及第二支撑板320与第二配合板222的配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所述铰接组件包括穿过所述通孔的螺栓组件400。[0068]实施例5
[0069]图8为本实施例的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的俯视图。[0070]如图8所示,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具有间隔排列的多个悬挑梁,其中,仅在靠近转弯处采用由实施例1-4之一所述的悬挑梁固定结构所固定、且与墙面呈锐角的悬挑梁,其余地方的悬挑梁本体210直接与底座100焊接为一体并且悬挑梁本体210垂直于墙面。[0071]实施例6
[007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用于支撑脚手架的悬挑体系具有的区别是:所有悬挑梁均采用由实施例1-4之一所述的悬挑梁固定结构所固定的悬挑梁。[0073]如图9所示,实施例5和实施例6的悬挑体系以及实施例1-4所示的悬挑梁使用时用
6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5/5页
于对其上方的脚手架600进行支撑。[0074]实施例7
[0075]悬挑梁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1)将底座100安装于墙面上;(2)然后采用铰接组件连接底座100上的支撑体300和固定部220。[0076]实施例8
[0077]悬挑梁的安装方法包括步骤:(1)采用铰接组件连接底座100上的支撑体300和固定部220;(2)将底座100安装于墙面上。
[0078]以上对本发明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图2
图3
8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4
图5
图6
9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7
图8
10
CN 112081364 A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9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