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小结-将种植活动引入园本课程课程小结范文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教育小结-将种植活动引入园本课程课程小结范

教育小结:将种植活动引入园本课程

为了体现我园的“绿色教育”特色,中班年级组设计了“田园小精灵”系列主题活动,并开辟了一块种

植园地,但是将种植活动真正引入我们的课程呢?本周中班年级组就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我作为

中班年级组成员之一,想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状分析:

我们现在的种植活动中,孩子不能算是一个参与者,只是一名旁观者。因为怕孩子种的种子不能成活,

田里的庄稼不整齐等原因,而由成人代劳;因为怕孩子踩坏了菜苗,而不让孩子接近菜地;因为怕孩子

弄脏了衣服,或是不小心受伤,所以只让他们远远地看着。 现有的种植活动重在最后的收获和品尝,而漫长的生长过程却没有被充分利用。

即便是将种植活动引入课程,也缺少相应的计划,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看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到什么就

做什么。

第 1 页 共 4 页

反思:

1.把种植活动引入课程,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我们要明确种植活动的目的。我们开展种植活动并不是为了

要收获田里的几棵菜,不让地荒废,而是为了能在种植活动中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能让孩子在活

动中得到发展”是我们唯一的目的,这是要时刻牢记且坚定不移的目标,只要是能让孩子得到发展,即

便是种植中有些失败也是值得的。比如,孩子踩断了的庄稼会死掉,可以借此让孩子知道植物的各个部

位的作用,如果主要的茎干断了,那么营养无法输送,就会死掉。孩子在种植时,不知道每棵之间留有

空余,等到出苗的时候,就让孩子观察,间隔太近的庄稼会缺少营养,还可以设计一次活动进行移植。2.种植活动引入课程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在一次种植活动中,培养孩子对种植活动的兴趣、教会一

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发展孩子的观察思维能力等,这些都必须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某一种植物,有计划

地认识它的种子形状,栽种时的注意点,了解它各阶段的生长过程、生长特性,组织孩子参与浇水、施

肥、收获等活动,在每个活动中,从“为孩子的发展”这个角度出发,确定活动的目标,组织每一次活

第 2 页 共 4 页

动前,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活动中孩子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哪些契机是可以利用的,这样,我们

的种植活动就不会是麻木的活动。

3.种植活动中幼儿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呢?只要我们的老师用心去设计,孩子的许多能力都可以得

到发展。

责任心每个孩子都参与,并都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植物,并定期照料他,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一定

会很有益。

观察能力每一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它们生长过程中的变化,都可以成为孩子们观察的对

象。

语言能力活动中的交流,对植物的描述,种植活动的感受,可以为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条。

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好奇心植物神奇的生长过程、不同植物之间的比较、光合作用等等,种植活动中

可以开展一些小实验,培养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成就感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长大时,当他们进行成果收获时,那种成就感应该会终

身难忘

第 3 页 共 4 页

爱劳动的习惯孩子们参与有意义的种植活动,在活动中,会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其他还有很多方面,只要老师们牢记我们的宗旨,“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那么我们的种植活动就会谈

得有意义,有价值。 课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