跽坐,这种坐姿现在看来是很难受的,现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口澹台卓尔 在中国传统礼仪中,怎么坐是很重 要的一个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 人们会客时都坐在席子或者大床上,屁 股放在脚后跟上,这叫跽坐。虽然不太 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必须这样坐,否则 就是失礼。 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的 代人恐怕少有坚持这种坐姿半个小时以 上的。所以,古时的人们必须从小经过刻 苦的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 的第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跽坐的训练, 除了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 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 也因此多起来。 养性。因此,经过跽坐训练的人都有挺 拔、干练的气质,都有严谨、坚韧的性格。 在椅子出现之前,跽坐是社交场合 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都必须 在椅子出现前,人们的坐姿很低,所 以我国的家具普遍矮小,常见的案几与 现在农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 后,人们的坐姿升高了不少,一些高足家 跽坐。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臣民与皇 帝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 具自然而然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 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 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的出现,又引起 上的合作伙伴,跪并没有现在那种低下 的特殊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 现。椅子出现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 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 牧民族地区传人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 们的坐姿。人们开始逐渐放弃“跽坐”这 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 渐演化为我们熟悉的有靠背和扶手、可 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并且在宋朝 广泛地流行起来。古代中同人的腿终于 获得了解放。 椅子改变中国文化 了茶具、碗碟等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 变。古人坐姿低,为了方便饮食,都使用 高足餐具。到了宋代,餐具置于高桌上, 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 难再看到高足餐具,碗、盘、杯等食器都 变得玲珑精巧。 椅子 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 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 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 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 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膝 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无形中 奴化了国人的心理。 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坐椅子,也没 有跽坐,为什么没有出现奴化的现象? 椅子的流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 的腿脚,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 生了相当大的冲击。 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 道理很简单,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 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 用跪,就算是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 膝跪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 的礼仪,不光是君臣关系,还广泛应用于 下级与上级之问、草民与官员之间。 那时一般都是分餐制。聚餐时,人们分 别席地而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案几上 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鸿门宴中,项羽、 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 张良西向侍,这5个人一人一案,是典型 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 现,奠 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 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直到八仙桌 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为习俗,分 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 导致诸多社交礼仪的改变。接着椅子还 影响到了房屋格局。最明显的变化就是 窗户的提高。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 我国自北宋以后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这恰恰与椅子的普及时间差不多,难道只 是巧合吗?就像互联网和手机的发明改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上很 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甚至像椅 的位置也相应较矮,以使坐着的人能看 到窗外的风景,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 置明显升高了。椅子的出现还对房屋布 置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礼要求房 子的中间尽量空阔,就是为人们席地而 坐之用。倚子 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 餐制也相应地变成了合餐制。 椅子影响国人心理 子这样简单的小家具,其实都对我们的文 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j寡r (编辑黄晓玉) 椅子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国人的心 理。在椅子出现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 政府法制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