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民情日记范文: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民情日记范文:

好雨知时节 春风沐农家

市委办公厅调研员 鲁宝明

3月22日,是市委办公厅干部下乡开展“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活动的日子,汽车沿着岱黄高速公路向黄陂驶去。沿途的油菜一大片、一大片地铺在田野,风吹花摆一浪一浪的,田

间地头的茵茵小草泛起点点绿色。正应了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遥看青

色近却无”的境地。

笑声朗朗

在姚集村党支部书记李华盛的带领下,我和同事蔡建军来到联系户姚蔷玖家,门上一把锁,邻居说,蔷玖到汉口去了,好长日子没有回来。转到第二联系户姚解放家,看名字就知其年龄,1949年出生的,比我大5岁。“姚大哥,你在干木工活?”“做竹栓,拴牛用。”说着从堂屋拿出两把座椅,我们顺手接过来准备坐下时,蔡建军发现椅子上有鸡屎并沾了一手,便将手在砂地上使劲擦,姚解放见状,极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对不起。”“不碍事。”我们毫无嫌弃之意边说边坐了下来,由此拉近了我们与农户之间的距离,在一问一答中拉起了家常。姚解放有三个姑娘,都出嫁了,一个儿子最小,在上海打工,从事泥工、电焊工,除开吃喝一年下来要攒下2万多块钱,儿媳妇也在上海打工,刚添了孙子,不到一岁,老伴也去了上海带孙子。“添孙子了,大喜事。”姚解放甩出一串笑声,指着新做的楼房说:“这是儿子出钱盖的房,花了3万多块钱。”“儿子真是放鸭子睡大觉——不简单。”笑声回荡在屋前屋后。新楼房有280平米,两层半。两老住一楼,儿子住二楼,三楼只有两间房,主

要是堆放杂物。家里通了自来水。

姚解放种了5亩水田,一年种两季粮食,每亩要收2000多斤,自己留足4000斤每年要卖6—7千斤,有大几千的收入。养了两头牛,农忙的时候要帮乡亲们犁地耙田,也有点收入。还喂了十几只鸡,一年算下来也要落个万把块钱。又是一阵得意的笑声,透着自豪、骄傲。看得出姚解放年轻时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当我问及到有关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时,他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到:“冇想到国家的政策这样好!”特别是去年,他和老伴任青华生病住院,姚解放是高血压,脑血栓在黄陂区医院住院半个多月,用药物治疗花了一万元左右,新农合报销了近四千元。任青华患卵巢囊肿,做了切除手术,花了四千多元,新农合报销了一千多元。谈到这些,姚解放始终带着笑容,如果用幸福指数评价姚解放,我会给他高分,98分。“你有哪些不满意的?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给我们说一下。”“冇得么事,要说有就是遇到大旱没有水,塘都干枯了,没有收成。前年遇到一次,种田还是靠天收,这不能怨政府。你们干部进村、进门是看重我们农民,又不吃我们的,又不喝我们的,只要你们手上的事丢得开,多来。”

听了这话,心里沉甸甸的。勤劳、厚道、朴实、善解人意,这就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普通农民。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望,他们看重的是庄稼的收成,看重社会对农民的关心、尊重。多年来,党和政府把“三农”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在我的记忆里,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涉农的,特别是近两年来,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地颁布,中国农村、农业、农民就如歌词所写“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老人们欢笑,孩子们歌唱……。”姚解放见我沉思,轻轻地咳了一声,我俩相视一笑,“老伴到上海了,孙子儿媳妇也在上海,你是想孙子儿媳妇呢?还是想老伴?”我坏坏地笑着问,一旁的乡亲嘿……地笑,“都想都想。”“哈……哈”众人朗朗的笑声久久萦绕在姚集村。

连线上海

“儿子常回来看你?”“不常回,常打电话回”,我拨通了姚春红的手机。“春红你好!” “我是武汉市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到姚集村搞调查,了解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刚跟你爸谈了,想跟

你谈谈,耽搁你几分钟,不晓得你方便不?”“方便。”姚春红谈到了近几年来政府对农村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先是免税,后是补贴,农民的负担轻了,但还是有人不愿意在家乡种田,有的人家把田转租给别人种,“是什么原因呢?”姚春红接着说,主要是种田的补贴太少了,一年只有几百块钱的补助,粮食又卖不出价钱来,种田的收入不多,现在在家种田的是越来越少,越来越老。“还有别的建议和意见吗?”再一个就是我们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小伢,心里老是不放心,我爸又有病,能不能成立一个安全保障的互助组织,有事大家可以帮个忙。还有一个就是农村的教育比较差,教学质量太差,不能跟城里人比。受不到好的教育,文化差,一辈子只有打工的命。与姚春红通话仅有几分钟的时间,却别有一番滋味,如其说姚解放是传统的朴实农民代表,那么,姚春红则是勇于拼搏,勤于思考不满足于现状的新型农民工代表。姚解放满足于“五亩地,二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而姚春红更向往城市,期盼着在城市发展,闯出一番新天地,这是两代农民在新形势下发生的思想观念的碰撞。

蔷玖回电

当我4月12日再次到姚集村时,得知姚蔷玖在汉口打工仍不在家,便请村妇联主任将出发前写好的一封信转交给他。

4月21日,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了我,“你好,我是姚集的蔷玖,收到了你给我的信。”终于联系上了姚蔷玖,便在电话中对他进行了访问,“你在哪里打工?”“安徽合肥。”“你有几亩地?”“两亩九分。”“种粮食还是经济作物?”“粮食,刚够糊口。”“家里有几口人?”“四口人,儿子姑娘都没有成家,儿子搞电气修理,眼下党的政策好啊,种田的补贴到了手。”“那你有么难处?”“难处倒是有:一是去年做房子,背了二万块钱的债;二是村的环境卫生差,脏水、粪水到处流,污染蛮大。”与城里比,农村的环境确实要花大气力治理,我们工作组办实事不分大小,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民才愿意跟你说掏心窝里的话。党员干部只有真情、真心、真意地替农民排

忧解难,成为知农事、懂农情、帮农人,才能受锻炼,才能使农民群众得实惠、奔小康。干部的作风才能得到转变,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才能血肉相融,党的根基才能更坚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