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毕业设计学生指导手册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毕业设计

学生指导手册

2005年1月

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基本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基本训练过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按照本规范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1、基本格式与主要内容:

(1)封面;

(2)成果清单;

(3)内容摘要;

(4)目录;

(5)正文(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论文);

(6)参考文献、资料目录、幅图、附录;

以上内容按顺序装订成册

(7)指导书、调研报告、译文;

2

(8)光盘(存放论文电子版及程序);

(9)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加盖系公章);

(10)毕业设计(论文)评分手册(由教务处提供的统一格式手册,内容包括:调研(开题)报告评语及成绩表、外文翻译评语及成绩表、指导教师评语级建议成绩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答辩委员会评定成绩表)。

2、基本工作量标准:

由于我院目前专业学科较多,不宜完全统一规定,各学科的具体要求可有各系自行制定,但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1000字调研报告或开题报告。

(2)论文、设计说明书或计算书1~3万字。

(3)有不少于150词的外文摘要和不少于5000汉字的外文译文。

(4)视毕业设计类型不同,还应有图纸、源程序等。

各系自行制定的基本工作量标准需送教务处备案。

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工程设计所绘图纸,折合不少于6张一号图纸,如采用计算机绘图,手绘图应占一定比例。

3

3、文字基本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2)字体工整,字迹清楚,格式规范,不准请他人代写。

4、图纸、图表基本要求:

(1)图纸、图表布局合理、图面整洁,线条粗细均匀,尺寸标注规范,注释准确,使用工程字书字;

(2)图纸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3)图表单位要统一为SI制(国际统一单位制)。

5、译文基本要求:

结合毕业设计题目,应至少阅读一篇专业外文资料,根据指导教师要求完成译文,用A4纸书写,译文和外文原文装订成册,与毕业论文一起上交,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

6、审查:

(1)各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及教研室,负责根据本规范,组织对本系所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审查;

(2)毕业设计(论文)的审查工作,应在毕业答辩前完成,审查合格者,方可参加答辩;

4

(3)审查不合格者,应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才能参加答辩;

(4)学生交的毕业设计(论文),应是经指导教师审阅过并装订好的论文,否则答辩委员会有权不给其答辩;

(5)毕业答辩委员会应根据对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的审查,做为影响其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进行评定。

5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

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必要的基础训练和从业、创业的适应阶段,也是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联系生产及科研实际完成某一课题,全面检验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科研)方法,受到初步的工程技术训练,既是对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学生从在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过渡的一次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因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点。为进一步认真搞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参考《北京市属普通高校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工作暂行规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规范》的前提下,特制定本条例。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进行的一次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是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在教学上要强调学生自主安排和独立工作,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其特点,提高指导工作。

2.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根据课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应用科学技术资料的能力及

6

其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

4.通过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在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文字语言表达、科技文献检索、使用计算机及工具书等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

5.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6.通过对具体某一工程设计、科研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担负专门技术工作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二、对学生的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是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为达到此目的,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毕业设计(论文)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受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训练,学生应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学生本人应对工作质量负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项工作,争取优异成绩。

(2)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的调研工作,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都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进行必要的文献阅读、外文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并撰写调研报告。

(3)学生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列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所采取的方案与步骤,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设计、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研究方案的分析论证;原理综述;方案方法的拟定及依据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分阶段和周学时的进度计划;

7

预期阶段成果及最终结果。计划编写后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方可实施。

(4)学生应主动接受教师的检查和指导,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及进度,听取教师对工作的意见和指导。

(5)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自觉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

(6)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设计(论文)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无论是工程设计或科研实验,都要依据课题的性质和目标,有基本工作量的要求,如图纸的规格、数量,说明书和论文的字数,学生应按计划完成。

(7)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审核结束后,应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材料(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调研资料、实验原始记录、软件文档等),并协助做好材料的归档工作。

三、时间安排

1.第1~2周:调研阶段,到图书馆、科技情报所或国际互联网络等查找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参考资料、文献等,完成科技英语文献的检索工作。

2.第3~4周: 进入的毕业设计前期工作(开题报告)。

3.第5周:上交调研报告和英文文献的翻译文稿,要求调研报告不少于3000字,英文翻译不少于5000词。

8

4.第6~7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5.第8周:进行毕设期中检查。

6.第9~14周:完成毕业设计、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

7.第15周:完成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语和评阅人的评审工作。

8.第16周:毕业答辩和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工作。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检查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须按以下程序进行:选题——前期调研——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答辩——归档。指导教师要定期按进度计划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检查,并做出检查记录。系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中期阶段,可以采取学生集体汇报和指导教师汇报及现场抽查的方式对进度和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如下:

1.前期调研

要求查阅与课题有关的近3~5年文献,其中含有使用计算机检索。应尽量选用有质量、有代表性的文献,要认真阅读指导教师的参考文献,同时也要阅读自选资料,资料的数量应在15种以上。

2.外文文献翻译

通过文献查阅与翻译,进一步提高掌握使用外文的能力,熟悉本专业的几种主要外文书刊,了解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国内外信息与动向。每位学生在文献查阅环节中,应阅读5~10万个印刷符

9

号的外语文献资料(最好阅读与课题或本专业有联系的内容),择其重要的翻译1~2万个印刷符号(约3000汉字)。

3.开题报告

学生在调研、充分理解工作目的的基础上,经开题报告检查后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其程序是,题目一经选定,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开题。开题应在选题后5周之内完成。开题检查不合格者,必须在一周内重新完成。

4.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应在毕业设计进行中间进行,检查结果应记录下来,作为论文最终评判考核的依据之一。中期检查的内容为:

(1)调研报告、外文文献翻译、开题报告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2)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进度、质量、出勤、纪律

(3)题目是否恰当,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

(4)目前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5)教研室和系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是否对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整改。

5.结题验收

10

结题验收在设计工作完成后、论文书写前进行,检查要点为。

(1)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行为是否规范,有无严重违纪现象。

(2)学生的设计图纸是否合格,实验数据是否完备可靠。

(3)现场抽查试验演示操作、试验结果、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

(4)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完成全部工作。

结题验收未通过的学生不允许书写论文,限期整改。

6.毕业设计过程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1)是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

(2)考核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3)工作态度,其中包括出勤情况等。

(4)依据上述给出考核成绩并确认是否具有答辩资格。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工作

11

要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工作。

1.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全面审查。指导教师评分的主要采分点为:

(1)学生论文反映出的基础知识的基本功;

(2)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在质量及水平;

(4)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及应用价值;

(5)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科学态度、行为、纪律等方面的表现。

2.评阅人评阅

由答辩委员会聘请评阅人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仔细评阅。评阅教师必须参加答辩小组,评阅人的采分点为:

(1)是否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是否达到要求。

(2)审查其设计方案、主要工艺技术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技术标准,以及说明书格式和图纸的规范程度。

12

(3)考核学生理论及实践(设计、实验)水平、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灵活运用情况等。

(4)设计(论文)工作中有何创新或采用新技术的内容。

(5)对学生的调研报告、开题报告、外文文献翻译、毕业设计成果、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及水平、综合能力及课题难度等写出客观的评语。

(6)依据上述给出审阅成绩并确认是否具有答辩资格。

3.答辩小组的评分

答辩小组的采分点为:

(1)论文规格符合要求,答辩规范;

(2)答辩中思维敏捷,知识面宽厚;

(3)回答问题的正确性,有无重大错误;

(4)是否有创新意识,设计是否有新意;

六、答辩工作

(1)学生应该在答辩前5~7天将自己的全部毕业设计(论文)与其它相关资料一起装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呈送答辩小组组织评阅。

13

(2)根据学生呈送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手册、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包括调研报告等)以及评阅意见,并结合指导教师对该生工作的介绍,答辩小组审定学生的答辩资格,对有质疑的学生上交系,由系答辩委员会审定其答辩资格。

(3)举行答辩会,先由学生介绍毕业设计(论文),要出示有关报告、图表、数据或实物,自述设计的主要特点、分析和计算的主要依据与结论、设计中的体会和改进意见。自述应在15~20分钟左右完成,以便考核学生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由学生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答辩会上的提问应围绕毕业设计课题进行。重在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4)答辩小组以协商或投票方式给学生评出成绩,一个专业或班级分设几个答辩组时,要统一考虑分组论文水平和成绩评定的一致性。

(5)争优答辩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轮答辩后,选出比较好的毕业设计(论文)在全系进行公开的争优答辩;另一种由学生自己申请并经指导教师推荐后在全系参加争优答辩。通过公开答辩、比较,评出名符其实的毕业设计优秀论文。

(6)从严要求的争议答辩,各答辩委员会在成绩评定中,将不低于参与毕业设计学生人数5%的后序学生排序名单上报系,进行二次答辩,通过集体评审,采取投票方式决定其毕业设计成绩。

(7)依据评分标准,由答辩委员会委员或答辩小组成员发扬民主,集体讨论决定每个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评语和成绩,并报院教务处。

(8)“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应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集体推荐,经系主

14

任组织复评后确定,评定“优秀”成绩的学生比例一般不超过本专业学生总数的15%。

七、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标准

1.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各等级成绩的评分比例一般以优秀15%、良好35%、中等35%、及格与不及格之和不超过15%为宜。

(1)优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本人制定的计划与方案合理;论点明确,有创见;计算、分析正确;论据严密,结论合理。

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善于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能顺利按计划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工作态度认真严谨;表现优良。

论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准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整洁;图表正确。

答辩时,自述简明扼要,概念清楚,能熟练正确地回答问题,掌握了设计内容和有关理论知识。

(2)良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本人制定的计划与方案合理;论点明确;计算、分析较正确;论据较严密可靠,结论比较合理。

独立工作能力较强,能顺利地查阅并利用技术资料;按计划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工作态度认真严谨;表现良好。

15

论文结构较严谨,层次较清楚;论述较充分,文字通顺准确,基本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整洁;图表较正确。

答辩时,自述较流利简明,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无原则性错误,较好地掌握了设计内容和有关理论知识。

(3)中

按期完成任务书规定任务;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本人制定的计划与方案基本合理;论点明确;论据可靠。

基本能独立工作,查阅并利用技术资料;工作态度认真;表现较好。

论文层次较清楚;文字基本通顺准确;图表尚正确。

答辩时,能部分地或经启发后回答主要问题,基本掌握了设计内容和有关理论,有一些非原则性错误。

(4)及格

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原则性错误;本人制定的计划与方案基本合理;论点尚明确;论据尚可靠。

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忽和遗漏;尚能查阅并利用技术资料;工作态度一般;表现一般。

16

论文层次尚清楚,但叙述不够恰当;文字尚通顺,但文字、符号方面问题较多;图表尚正确,有个别错误。

答辩时自述不够流利简明;回答问题有明显错误,但经启发尚能更正。

(5)不及格

没有按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有原则性错误;本人制定的研究计划与方案有明显原则性错误;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可靠。

独立工作能力和进行实验及查阅利用资料的能力差,工作态度不认真、不积极;表现差。

论文层次补清楚,文理不顺或未完成规定的工作;文字、符号方面问题较多;图表有错误。

答辩时,不能正确回答基本问题,经启发仍不能正确回答。

2.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应由毕业设计过程考核、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四部分的评分组成。答辩小组根据以上四项评 分进行综合评定,毕业设计过程考核成绩20%、指导教师评分占20%、评阅人评分占20%、答辩小组评分占40%。若四项评分悬殊过大,其综合评定与裁决权在系答辩委员会。

3.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做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有能力的学生可在离校一年内回校申请重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毕业答辩(限一次),并交纳一定的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费,成绩合格者,可换发毕业证书(限于仅因毕业设计的原因而结业的学生)。

八、不同类别毕业设计(论文)具体要求

17

我系毕业设计(论文)大致有工程设计类、理论研究类、实验研究类、计算机软件设计类及综合类等,具体要求如下:

1.工程设计类

(1)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工程图,其中工程图必须要有不少于6张1号图纸的工作量。

(2)最好采用计算机绘图。

(3)图纸应包含设计说明、图例、图纸目录、平面施工图、系统图等。

(4)一份2万字以上的设计论文(计算说明书);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5篇以上。

2.理论研究类

对该类课题工科学生一般不提倡,各教研室要慎重选题,除非题目确实有实际意义。该毕业设计报告或论文字数要在2万字以上;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计算等;参考文献不低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要在5篇以上。

3.实验研究类

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取得足够的实验数据,实验要有探索性,而不是简单重复已有的工作;要完成2万字以上的论文,其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的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包括5篇以上外文文献。

18

4.计算机软件类

学生要独立完成一个软件或较大软件中的一个模块,要有足够的工作量;要写出2万字以上的软件说明书和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中如涉及到有关电路方面的内容时,必须完成调试工作,要有完整的测试结果和给出各种参数指标;当涉及到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内容时,要进行计算机演示程序运行和给出运行结果。

5.综合类

综合类毕业设计(论文)要求至少包括以上三类内容,如有工程设计内容时,在图纸工作量上可酌情减少,完成2万字以上的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包括5篇以上外文文献。

九、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办法

1.系答辩委员会是评选机构,由系主任按评优指标体系领导和组织推荐工作。

2.推荐比例:学院评优原则上按不超过毕业生人数5%的比例推荐,系评优原则上按不超过毕业生人数15%的比例推荐(含学院评优)。

3.参加评选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件和要求:

(1) 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为“优秀”;

(2)经教研室推荐,由系组织评选、推荐后,由指导教师填写“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连同被推荐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及有关资料,报送系。

19

(3)被推荐的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应资料齐全(成果为原始件),符合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资料不齐全或不符合规范化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不得参加评优。

4.评优标准

(1)选题 来自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实验应用等第一线,有较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工作难度较大。

(2)调研论证 能独立查阅文献以及从事其它形式的调研,能较好地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实施方案,具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并从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内容创新 对所述问题有独到见解,角度新颖;对工程技术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有重大改进和政策建议;有较大实用价值。

(4)方法创新 方法新颖、独创、合理、科学;分析、论证设计正确,实验方案合理。

(5)论文撰写质量 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规范,符合规范化要求。

20

调研报告的要求

一、调研的步骤

通过调研获取所需各种资料后,还需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否则很难在零散的资料中发现可信的结论和规律性的东西。只有采取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细致严谨的整理和分析,才能从中得到有价值的结论,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1.资料整理

资料的整理是指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加工、综合,使之系统化的过程,资料整理工作一般有审核、分类、编码、汇总、编制统计表五个程序。

(1)调研资料的审核

这是资料整理加工中的首要环节,主要审查收集到的资料是否准确、合乎客观实际,资料与资料之间是否相互矛盾,调查资料的收集是否完整、全面,发现问题就及时纠正,以保证资料的高质量。

(2)资料的分类

指对资料按某一标志或几个标志进行分组,划分为若干部分,在选择划分标准时应根据分析研究目的,选择关键的标志和较好的方法来进行分类。如果调研是有计划、分类分组完成的,则对资料的分类就比较好进行了。在实际操作中,如有可能,应尽量使用表格,以便于分类及以后的编码和汇总工作的顺利完成。

(3)资料的编码

21

指对需要整理加工的资料,按分类的先后顺序对各类进行编码,而后在每一份调研采集的有关项目上标明所属分类的号码。这是为后面的汇总做准备,以便于进行核对和查找。

(4)资料的汇总

指对各项指标分别进行汇总。

(5)编制统计表

在分类与汇总整理的基础上,编制统计表,为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工作提供系统化的基础。

2.资料的统计分析

实际上在资料的加工整理及列表中,已暗含着某种分析机制。所谓统计分析,是根据已整理好的调研资料进行有目的的系统分析。

在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时,需运用许多统计的方法,现就经常使用的几种作简单介绍。

3.报告写作

在进行了系统的调研以及深人细致的分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调研成果进行报告,完成调研报告书。作为整个调研工作的成果体现,应该认真对待调研报告书的写作。只有在调研阶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报告书才能有事实说服力。如果不能发现问题,提出独到的、合理的见解,调研工作就是徒劳。

报告书的写作应规范。准确,能说明事理。

22

二、调研报告

(1)前言

简要的说明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涉及的范围,必要时简介题题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争论焦点,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2)正文

正文是报告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前人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等。一般可以按照题目大小,内容多少及逻辑关系,安排不同层次的大小标题,按论点和论据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阐明课题中心内容。

正文部分引用的资料应注意以下问题:能说明问题,并且具有比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比较成熟、可靠,既新颖又具有代表性;能反映问题的发展阶段以及阶段性成果,字数一般在2500字左右。

(3)总结

概括正文的主要内容,总结与课题相关的情报资料,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和方向,如有必要也可以提出作者的观点、倾向和建议。总结一般以100~200字为宜。

(4)参考文献

调研报告是以前人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撰写而成的,因此参考文献是报告必不可少的部分。它既为文章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又为读者检索提供了线索,也是对引用文献原作者的尊重。应尽量选用有质量、有代表性的文献,一般15~30条左右为宜。要注意引用顺序的编写,著录格式要规范。

23

24

文献翻译的要求

翻译的撰写格式如下:

(1)标题

应真实地反映出翻译外文的主体内容或原外文标题内容,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如语意未尽,可以借以副标题予以补充。

(2)署名

标题中下方即是外文作者署名。

(3)翻译正文

外文翻译成中文的内容;

(4)外文著录

为了反映文稿的科学依据和译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要求译者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排列注明: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25

开题报告的要求

开题报告的写作格式如下: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求与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标题名称一致(一般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如语意未尽,可以借以副标题予以补充)。

(2)学生、指导教师和教学单位署名

课题中下方是学生署名,学生署名下方是指导教师署名,指导教师署名下方是教学单位署名(教学单位指系下属的教研室)。

(3)开题报告的正文撰写

①课题来源,一般情况下是做什么工作就写什么,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如果怕写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内容会变成写工作总结,或者觉得写这样的题目没有深度,或者难写,也可以另外选题。

②研究目的和意义,包括理论上的意义和实践上的意义。主要是指你自己的工作背景、资料收集、理论准备等方面的情况是否足以支持你完成这个题目。

③阅读的主要文献、资料名称,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学术动态,综合分析提出研究课题的主攻方向;写文献综述。文献综述包括:相关课题有什么人做,做到什么程度,提出了什么观点,归纳一下这些观点,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有什么地方没有讲到位,忽略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讲错了?人家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 然后列一下参考书目。这部分内容就是文献综述+参考书目。

26

④主要研究内容、途径及技术路线;一般是指纯理论研究,做得好的话要求博学,旁证博引。

⑤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技术指标;

⑥最终目标及完成时间;

⑦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

⑧协助单位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7

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框架

1.标题

2.摘要(含关键词)3.目录

4.概述或前言

5.正文

6.结论

7.谢辞

8.参考文献

9.附录

范例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28

Abstract and Keywords

目录

正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引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

●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

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复杂性分析

29

第四章 系统结构与模型

●设计实现的策略和算法描述

●编程模型及数据结构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致谢

系统实现技术

●分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程序流程

性能测试与分析

●测试实例(测试集)的研究与选择

●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

●实例测试(表格与曲线)

●性能分析

结束语

30

参考文献

31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一、撰写步骤

1.拟写提纲

拟定提纲要项目齐全,能初步构成文章的轮廓;要从全面着眼,权衡好各个部分。

2.撰写初稿

(1)初稿的内容尽量充分丰富,以方便修改定稿。但要防止一味地堆砌,写成材料仓库。

(2)要合乎文体范围。文句力求精练简明,深入浅出,通顺易读,避免采用不合语法的口头语言或科技新闻报道式文体。

(3)要写得干净些、清楚些。初稿最好使用页面字数不太多的稿纸,四周有足够的空余之处,以便于进行增、删、改、换等。

3.修改定稿

(1)修改观点:一是观点的订正,看一看全文的基本观点以及说明它的若干从属论点是否偏颇、片面或表述得不准确;二是观点的深化,看一看自己的观点是否与别人雷同,有无深意或新意。

(2)修改材料:通过材料的增、删、改、换,使文章支持和说明观点的材料充分精练、准确和鲜明生动。

32

(3)修改结构: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作部分的调整。一般出现下面几种情况,都应动手修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有较大的变化;层次不够清楚,前后内容重复或内容未表达完整;段落不够规范,划分得过于零碎或过于粗糙,不能显示层次;结构环节不齐全,内容组织得松散。

(4)修改语言:包括用词、组句、语法、逻辑等。作为学术性的文章,语言应具有准确性、学术性和可读性。根据这一基本要求,语言的修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把不准确的改为准确的;把啰嗦、重复的改为精练、简洁的;把生涩的改为通俗的;把平庸的改为生动的;把粗俗俚语改为学术用语。

二、论文的构成

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一般由题目(标题)、摘要、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1.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要有概括性。通过标题概括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加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摘要

摘要,是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设计(论文)的精华。中英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关键词(3至5个),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相对应;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使用要精炼、概括;

33

(2) 陈述要客观,不加主观评价;

(3) 摘要的重点是成果和结论;

(4) 设计总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

3.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4.概述或前言

主要包括选题缘由;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手段方法;概述研究成果及意义。

5.正文

主体内容应包括

(1)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

(2)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

(3)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4)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

34

(5)实验方法、内容及其结果和意义的阐明;

(6)理论论证,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等。

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可根据实际情况取舍内容。

6.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论与前人结论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精髓,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谨;

(2)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成果。

7.谢辞

以简短文字,对课题研究与写作过程中曾给予直接帮助的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

8.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设计(论文)的取材来源、引用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般设计(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列入引用的主要中外文献。

9.附录

35

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毕业设计(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编写的算法、语言程序等。如果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

36

毕业设计(论文)的书写格式

1.论文要统一打印,一律采用计算机排版、A5纸打印。

2.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版面上下空2cm,左空3cm,右空2cm(靠左侧装订)。

3.论文采用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统一封面。

4.标题层次

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按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

题目:用一号(分两行书写时用小一号)黑体字;

第一层次(章)题序和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

第二层次(节)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

第三层次(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

第四层次(款)题序和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字;

第五层次(项)以下标题和题序与第四层次同。

37

5.参考文献

按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次序,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采用五号宋体。

按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的格式打印,内容打印要求与报告正文相同。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著录格式如下:

(1)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2)译著图书文献

序号 作者.书名.译者.版次(第一版省略).出版者,出版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3)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4)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 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5)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38

序号 作者.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和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6)西文文献

著录格式同中文,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

参考文献作者人数较多者只列前三名,中间用逗号分隔,多于三人的后面加“等”字(西文加“etc.”)。

学术会议若出版论文集者,在会议名称后加“论文集”字样;未出版论文集者省去“出版者”、“出版年”项;会议地址与出版地相同的省略“出版地”,会议年份与出版年相同的省略“出版年”。

书写格式举例: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3.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

5.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1978

6.标点符号

39

毕业设计(论文)中标点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7.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其含义,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代替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可不译成中文,英文人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如P.Cray,不可将外国人姓名中的名部分漏写,例如不能只写Cary, 应写成P.Cray。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可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8.量和单位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9.数字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如5.25 km等。在叙述中使用不很大的数字时,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10.注释

毕业设计(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稿纸的下端)或篇末注(将全部注文集中在文章末尾),而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释)。

40

若在同一页中有两个以上的注释时,按各注释出现的先后,须按序编注释号,注释应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11.公式

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处转行,如做不到这点,在数学符号(如“+”、“-”号)处转行,数学符号应写在转行后的行首。

12.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已的表题和表序,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写在表题左方,空一格接写表题。全文的表格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编序,第一章图为图1.1,图1.2等,第二章图为图2.1,图2.2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表序必须连续。表格允许下页接写,接写时表题省略,表头应重复书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3.图

毕业设计(论文)的插图必须整洁美观,插图应与正文呼应,不得与正文脱节。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全文插图可以统一编序,也可以逐章单独编序(,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图序必须连续,不得重复或跳缺。

14.页码

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每页右上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41

毕业设计论文的装订要求

按以下顺序装订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

(1)封皮

(2)目录

(3)中文摘要(含关键词)(4)英文摘要(含关键词)(5)正文

(6)谢辞

(7)参考文献

(8)注释

(9)附录

(10)封底

42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组成

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1)毕业设计(论文)评价手册

(2)毕业设计(论文)文本

(3)毕业设计成果,如工程图纸(按国家标准装订)、计算机编程软件(软盘)及其使用说明书等。

(4)调研报告

(5)外文文献翻译(附原文)

(6)开题报告

(7)其他资料,如工程图纸、计算机编程程序(包括使用说明书)、软盘等。

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