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心理学》: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意注意

它是⼀种⾃然⽽然发⽣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的注意。例如⼤家正在开讨论会,忽然⼀个⼈推门进来,⼤家都不由⾃主地转过头去看他,这就是⽆意注意。

⽆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和对我们有直接兴趣的事物所引起的。凡是具有以下特点的事物都容易引起我们的⽆意注意。

(1)相对强烈的刺激:例如⼀声巨响、⼀道强光、⼀种鲜艳的颜⾊,都会⽴刻引起我们的注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起决定作⽤的不是刺激的绝对强度,⽽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种刺激与其他刺激互相⽐较的⼒量)。例如在屋⾥安静的时候,很⼩的脚步声也能引起注意,⽽在很喧闹时,这种脚步声就不起作⽤了。

(2)突然发⽣变化的刺激:例如在听报告时,如果报告⼈的声⾳突然停⽌了,马上就会引起听众的注意。(3)不断变化的刺激:例如霓虹灯的⼀闪⼀熄的刺激,特别容易引起⾏⼈的注意。

(4)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刺激:例如“万绿丛中⼀点红”,“鹤⽴鸡群”,在许多⼩孩中有⼀个⼤⼈,就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凡是对我们有直接兴趣的事物,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这类兴趣通常⼜分为两种。

(1)专业的兴趣:⼀个热爱⾃⼰⼯作的⼈,他对有关⼯作的⼀切事物都会觉得有兴趣,都要注意它。

(2)⼀般的兴趣:那些与⼀个⼈已有的知识有联系的事物以及能增进⼀个⼈新知识的事物,容易引起这个⼈的注意。中国许多古典⼩说每章的结尾,常常说“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引起看的⼈爱不释⼿,希望⼀章⼀章地追寻下去,这就是因为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问题,使读者渴望知道“后事如何”。⼆、有意注意

它是⼀种有⾃觉的⽬的、需要作⼀定意志上的努⼒的注意。例如我正在专⼼看书,听见别⼈谈到使我感到兴趣的问题,我的注意就不由⾃主地转向他们的谈话内容,这是⽆意注意。如果当时我想到必须坚持学习,经过⼀定的努⼒,仍旧把注意集中到书上,这就是有意注意。这是⼀种主动的、服从于⼀定⽬的要求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在⽣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常⽣活和⼯作中经常会遇到⼀些⾃⼰不感兴趣⽽⼜必须做的事,这时我们就必须作⼀定的努⼒,迫使⾃⼰把注意集中到那些活动上去。

引起我们有意注意的事物常常是⼀些我们对之有间接兴趣的事物。例如我们本来对学习外语没有兴趣,不注意学习,但认识到它是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个重要条件,于是就决⼼努⼒学习外语。但这时我们对学习外语本⾝还没有兴趣,⽽只是对学习外语的⽬的和作⽤有兴趣,所以才努⼒学习。这就是由于间接兴趣在⽀持。由此可见,有意注意是和认识⼯作的⽬的、积极地克服困难、努⼒地完成任务等⽅⾯分不开的。

⽆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在⼀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有⼈初学古典⽂学时,本来不感兴趣,只是为了需要,不得不集中注意去学习,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后来由于逐步克服困难,获得了优良成绩,这种学习的本⾝渐渐引起他的兴趣,他的注意就⾃然⽽然地集中到这种学习上去了。这时,原来的有意注意也就转变为⽆意注意了。当然这种⽆意注意不同于⼀般的⽆意注意,它是⼀种“特殊类型”的⽆意注意。这种⽆意注意可以称为“有意后注意”,因为它是由有意注意通过努⼒学习⽽转化来的。这是在教学中对学⽣最需要培养的⼀种注意。

⽆意注意有时也可以在⼀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在树林中我们突然发现⼀种特别奇异的植物,这本来是⽆意注意,但如果我们因此有⽬的地去研究它,这时的注意就成为有意注意了。

任何⼯作和学习,都要求有意注意和⽆意注意相互为⽤,因为只靠有意注意⽽没有直接兴趣的⼯作和学习是很吃⼒的,是难以持久的。同时任何⼯作和学习都有它⽐较枯燥和单调的⼀⾯,⽽且常常有别的事物在⼲扰我们的注意,所以只靠⽆意注意也是难以持久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