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发展策略研究 ◆王倩 (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00)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瓶颈,亟需进行改革调整,国家出台 程度的挤压,但如果在没有把握这些基本原则的情况下盲目过度 会导致金融发展脱离实体经济,造成金融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其中,金融业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面对一系 创新,造成金融波动。 列改革措施,我国金融业要勇于面对挑战,为实体经济服务。本文 下降,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如主动出击,加强监管等。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监管对策 自从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救市,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拉动经 济的举措。虽然经济得到了又一次快速发展,但也将经济结构调整 的步伐放缓,经济未能及时升级换代,导致实体经济不能健康发 展。为此,我国通过金融业改革,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希望能将拉 下的功课补上。但是,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已产生了较大的 影响,我们在金融改革的进程中要不断纠正,从中吸取教训,同时 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改革的挑战。 一、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一)通胀压力肆虐一时 我国先后7次降息,并出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降息有助于 促进流动性,但降息同时也足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抑制金融危 机、防止经济衰退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信贷的超规模增 长,通胀的压力也很大。 (二)我国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受到影响 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金融创新受到了限制,金融监 管变得过度,使得我国金融业不能很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使我国的 经济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正是在以上现状的基础上,我国当前加快了金融改革的进程, 要求金融业更好的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此,我国金融业也受到了极 大挑战。 二、我国金融业应对挑战探讨 (一)银行应主动出击,发挥核心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 级,势在必行。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银行业以其积累的“血库”,能为 濒临生死边缘的企 ‘输血”,使其起死回生。然而我国银行业还比 较传统,金融衍生产品较少,参与国际化水平较低,资本金充裕,不 需要为其注入流动性,我国银行应该变被动为主动,担当起调节经 济结构,拉动内需的重任。 (二)加强金融监管,保持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未来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协调,保证金融产品的透明度, 揭示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是船和舵的关 系,船行的快是最好的,但适当的时候也应该停一下以免偏离方向 或是接触暗礁。而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则是水和舟的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金融创新应反应基本的债权债务关系,基本 债权人要发挥监督作用。重点是把握金融创新的“度”。应把握两个 方面:一是金融创新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进程相适应,不应 催生不断强化的、过度的财富效应;二是能够有效的控制金融中介 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坚持这些原则,从短期来看会使金 融创新的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使金融公司的利润受到一定 282 (三)金融业综合经营趋势将进一步发展,稳步推进金融自由 化 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金融自由化有其自有规律,不能拔苗 助长,但也要有战略观、大局观,及早应对:坚持稳步推进的金融改 革,加强风险意识,加强金融监管,结合国情,审慎推进金融改革和 金融自由化。 (四)培育新的增长点,开发农村市场潜力,扶持县域经济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城市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 多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相反,农村的发展速度赶不上城市,基础设 施落后,农业生产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农民生活水平较 低,在这种情况下,三农问题也成为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中 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新 农村建设,家电下乡,村村通等各种惠民政策相继实施,从中央到 地方政府都把三农问题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新农村由此也展现了 勃勃生机,农民的投资热情高涨,农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笔者认 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农村,农村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 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同时,谁拥有农民客户,谁就拥有将 来的城市客户、优质客户,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其在大城市和国 有银行争夺市场份额,不如到农村开发新的市场,例如,给农民发 放短期的季节性的贷款等一些小额信贷,支持农民投资创业:积极 发放消费信贷,鼓励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加大金融对 农村的支持力度。同时,关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也是我国未来经 济的一个活跃点,县城是夹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中间地带,是连续 城市和农村的枢纽,它既有经济发展快的优点,又有基础设施落 后,经济基础薄弱等弱点,要发展农村经济,不能绕过县域经济,由 于其地理位置,且生产要素价格较低,县城往往是外出打工的农民 工回家创业的首选之地,乡镇企业、私营企业等一些中小企业非常 活跃,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能吸收大 量的劳动力,因此,加大对县域经济、民营企业、乡镇企业的金融支 持力度也是十分必要且有利可图的。 (五)银行应主动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银行是企业,企业的目的就是创造利润最大化。但是银行又是 一种特殊的企业,它把全社会的财富寄于一身,它发放的贷款大部 分靠的是储户的存款,银行系统一旦瘫痪,它就经济和社会大众的 打击将是空前绝后的,它的这种特性决定了银行在接受外部监管 的同时,要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建设,要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 参考文献: 『1】刘志明,金艳平.金融危机加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变革们.上 海金融,2008. [2】吴晓灵 冷静面对金融危机提升中国金融业信心 中国金 融.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