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教育2015年第31卷第5期 从药学专业教材透视我国药学教育的现状 阮广新,何淑妍 江门市中心医院药学部 (江门 529030) 摘要探讨药学专业教材与我国药学教育的关系,药学教育要转向培养药师型人才,编写面向药学服务的教材, 药学专业教材;药学教育;现状 有助于推进药师型人才的培养进程。 关键词Present Situation of Pharmacy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book of Pharmacy Specialty RUAN Guangxin,HE Shuyan (Dept.ofPharmacy,Jiangmen Central Hospital,langmen 529030,Chifna) Abstract:The authors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of textbook of Pharmacy specialty and the pharmacy educa— tion in China,and point out that pharmacy education to train pharmacist-type talents.Compiling textbook series for pharmaceutical service is helpful to advance the pharmacist—type talents training process. Key words:Textbook of Pharmacy specialty;Pharmacy education;Present situation 笔者在一家三甲医院药学部从事药学服务工作 将近十年,回顾过去十年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产生以 下两个困惑,值得各位同行深思:其一,医院药师对 药物应用的熟悉程度不及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导致 改革方向相切合 。 1课程模式、专业培养目标与教材的关系 虽然我国药学界也意识到药学教育模式要从单 一药师“不识药”的尴尬;其二,在处方点评实践中,点 评的重点放在用法用量、是否存在重复用药和配伍 禁忌,而对于用药适宜性(除抗生素治疗的用药外) 的“化学”模式向“化学一生物一医学”模式转变,培 养人才向实用型一应用型一创新型人才转变,但是我 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沿用学术型、 研究型人才的学科系统化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把追 还是力不从心,至于同类药物的比较、协助医师遴选 药物、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更是无法企及。 作为一名药师,应该对药物的应用是比较熟悉, 现状则是反而成了“软肋”。归根到底是自身能力 与水平尚未达到要求,这与药师接受的教育内容、对 药物和疾病相关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关 系。恰恰反映我国药学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药 学服务不匹配、不对接,与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 式有着重要关系。 教材是教与学的中介,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 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 基本要求。一些典型应用专业很少设置培养应用型 人才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与工作中的实际能 力需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 。药学(临床药学)专 业属于典型的应用专业,我国药学专业选用国家级 规划教材,笔者比较各个版本的教材,其教育重心放 在单纯的知识、技术教育,是以药物为中心的传授体 系,大多数课程属于化学类课程,主要讲授药物研发 的原理和技术 。 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好的教材不仅要 系统介绍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更应当重视对学 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 笔者查阅中国药科大学对药学专业的介绍:培 养能从事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评价、临床合理 用药、医药经营及管理、新药研究与开发、药品生产 收稿日期:2014—12・05。 通信作者:何淑妍,E—mail:ruanguangxin@163.tom。 一25— 药学教育2015年第31卷第5期 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而临床药 学专业介绍:培养能够从事临床药学服务、教育和研 究以及药物开发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从专业 培养目标来看,目前药学教育培养不只是药师型人 才,还有药品研发、生产的技术型人才和药品经营管 理型人才,由此编写的教材自然要对药学专业各个 方向都有着墨,这正体现出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 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理念。 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复合型人 才似乎在就业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根据《中国药 学年鉴))2009年统计,我国药学(包括中药学)毕业 生就业去向,仅有7%的毕业生进入医疗机构从事 药学服务工作,从此看出药师型人才培养还没有成 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主流。 2国内外药学专业教材的比较与思考 2010年由中国药科大学、教育部及北京大学医 学部医学外国教材中心联合承担的《国内外药学专 业教材比较研究》的项目,针对药理学、药物化学、 药剂学、药物分析、临床药理学、分析化学等6门药 学专业主干课程,就美国、英国、日本、中国多所知名 药学院校同类课程进行比较研究。《国内外药学专 业教材比较研究》的成果反映出我国与欧美发达国 家在药学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大体上一致的,而差 异在于教材的本身;国内教材讲授的主体内容与国 外基本一致的,而在教材的编写模式、侧重点、教学 方式有所差别,但我国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所具备的 基本素质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英美药学教育以培 养合格的药剂师为培养目标,这与我国不同。 《Foye’s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是一 本药物化学与药理学和医学紧密联系的教材,以临 床典型药物为核心,紧密结合药物的使用情况,综合 讨论药物的发现、分子理化性质和ADMET,注重阐 明药物结构、化学性质与药效和毒副作用的关系,从 药剂师培养的角度,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我国药物化学教材,虽经过几次修订基本保持格 调,主要介绍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构效关系、作用 靶点、体内代谢和主要合成路线等。从总体上看,教 材定位不够清晰,在有限的篇幅内讲授新药的研发、 制药工艺的改进、临床用药等内容,这不利于教师的 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药理学是药师的必修课和骨干课,笔者读书时 使用的药理学教材主要是介绍药理学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及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 一26一 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这种格调类似于 药品说明书,国内其他版本的药理学教材按照这种 思路编写。结合自身学习的经历,药理学教材深度 高、难度大,授课内容总体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和考 查方式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美国教材内容特点:对当前治疗方法给予简短的 评价;对一些正在研究中的治疗方法予以简短而准确 的描述;大量阐述药物的药理作用,着重强调具有相 同作用药物的比较;强调药剂学在治疗上的应用…。 美国教材重在如何使用药物,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教学模式,提出药物作用的关键点和药物治疗的 策略。从国外教材的内容来看,普遍重视培养学生的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强调药物应用方面知识的学 习,这对于药师在学生阶段培养l临床思维大有帮助, 这也正是我国药学教育的弱点。 药学教材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强调基础性、 系统性,并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利于教学相长,而 且还要兼顾执业药师的准人要求。针对目前我国药 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复合型药学专业人才,教 材的编写应各方向都要兼顾,但现实教材却内容分 散、重点不突出,而且各学科之间融合性不高,学生 难以掌握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教材配套的习 题,基本上是基本概念与知识的题目,没有实践性的 题目如病例的用药分析。 3药学教育滞后于临床药学的发展 国内药学院(系)也意识到我国药学教育体系 长期以来存在的医学和药学教育相互分离的现状, 在人才培养上开始重视医学教育和药学教育的有机 结合,在课程设置划分为公共基础、医学基础、药学 基础、临床药理四个模块,涵盖了医学和药学的主干 学科和主要课程,使学生在具备药学知识的同时也 具备了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在医学和药学基础知 识培养的基础上,将“药学研究一药理学”与“毒理学 研究一药物临床研究”作为培养主线,贯穿于整个培 养过程中,建立医药交叉学科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 具备新药临床前与临床研究、药物的再评价、临床安 全用药、合理用药的能力。 目前我国许多大型的医院纷纷成立临床药学实 验室,大量从事新药临床试验和临床评价,这有现实 利益的考虑,而真正从事临床药学研究遇到许多的 阻力,这种工作模式与目前药学教育是相适应的,毕 业生基本具备从事临床药学实验的技能。临床药学 走进实验室,研究的内容涵盖治疗药物的监测、临床 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 性研究、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等 方面,而缺乏与临床的沟通、与患者的接触,这种工 作模式明显不符合临床药学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临床药学是研究临床药物治疗疾病的合理性与 有效性的药学学科。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药物在人体 内代谢过程中发挥最高疗效的理论与方法,侧重于 药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涉及药物本身、用药 对象和给药方式,关乎整个医疗服务质量与治疗效 果L4 J。目前临床药学教育和医院临床药学重视新 药临床前与临床研究、药物的再评价而并非专注于 临床药物治疗,这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药师型人才。 而国外经验表明,研究治疗药物的监测、临床药物动 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药物及其活性代谢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由专门的科 研机构完成,并非由医疗机构完成。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近几十年来做了较大的改 革,但依然沿用化学模式,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药 师具备实验技能但脱离临床,难以适应临床药师工 作的需要。随着我国临床药学的迅速发展,原有的 教育模式难以为继,药学教育模式要向“化学一生物 一医学”模式转变,以培养药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培养学生具备临床用药知识 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临床药学的发展。 4发展与展望 目前学界比较比较通行的看法和发展趋势是药 学(药物研发)和制药工程(药品生产)专业人才的 办学倾向由化工学院承办,而医学院校的药学教育 将转向I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 5 J。调整临床药学专 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临床药学只面向 医院或社会药房提供药学服务。 目前我国临床药学专业的学制多数采用4年 制,仅少数学校采用5年制。4年制的临床药学本 科存在着学制偏短,无法统筹安排医药理论课、专业 基础课、临床课和专业课及选修课这几大块课程模 块的问题 j。借鉴国外经验,应将临床药学本科的 学制调整为5年或者参照美国的Pharm D教育模式 开办“本硕连读”的临床药学专业,毕业生授予硕士 学位,以适应本专业的特点,满足教学课程安排的需 要,解决学生系统学习药学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学 时不足的矛盾,强化临床实践环节,保证临床药学专 业毕业生的质量问题。 医学院校的药学教育转向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 构建面向药学服务的课程体系成为临床药学教育课 药学教育2015年第31卷第5期 程改革重要内容。课程体系定位于偏重临床的高素 质应用型药学人才,增加药学服务相关的课程如诊断 学、医学疾病学、药学监护理论、心理学、医院药学、流 行病学等,增加医学课程的学时,减少天然药物化学、 药物化学、基础化学等课程的学时,注重药品调剂、药 物及制剂配伍、医院制剂、合理用药、临床药学、药学 监护等药学服务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培养,探索建立 “化学一生物一医学”模式药学课程体系。 结合国外临床药学的发展、自身学习与工作的 经验,临床药师应该具备药物应用与药物疗效评价 的能力。笔者认为,药学专业教材的编写与药学教 育的改革应朝着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知识和实践能力 的方向迈进。国内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做 出调整,在教学内容上除了基本理论和知识的讲授 外还要注重多学科知识的融合,重视课堂教学与实 践教学相结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授课方式。比如 临床药物治疗学课程可采纳病例讨论和PBL(以问 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运用医学、药理学、 药剂学、药动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知识模拟参与临床 实践,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大有好处。另外 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优化,突出重点,增加实用性教学 内容,剔除不相关及陈旧的教学内容,借鉴国外优秀 教材的经验,结合本国的实际,编写能满足药学服务 需求的教材。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建立临 床药师制度,缺乏具备相当资质的临床药学师资队 伍,同样也制约着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编写合适 的药学教材,建设符合要求的师资队伍,同样是亟待 解决的问题。 目前,改革药学教育、培养药师型人才与重视教 材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已经得到药学界的共识, 并逐步推进和落实。编写面向药学服务的教材,在 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采取灵活的教学 实践授课方式,培养药师型人才必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徐晓媛,何玲.外文版药理学经典教材特点分析及其 启示[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33(2):202.206. [2]汪禄英.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 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02):42—44. [3]徐蓉.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J].医药导报, 2013,32(1):130-132. [4]梁海珊,张新平.国外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对我国药学 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1,24(3):94-96. [5]张庆柱,邵伟,郝国祥.我国台湾地区临床药学教育的 考察与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2):20— 21.47. 一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