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喆/文
本文介绍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m, WAWm,Wa¥^t
W£m, W
语潘專m_JL¥§MWmWmMM
第一,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对马克思 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和平与发展 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时代条件下,我国 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当前, 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仍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主 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个领域发展与 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科学发展观所强 调的全面发展,就是看待事物要用全面 性的思维而非片面性的思维。科学发展 观所强调的协调发展,就是反对形而上 学的孤立性思维而用普遍联系的思维去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
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 基本国情,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吸取 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的 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思想。它的提出 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以及“三个代表”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 现。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探析’对我 们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 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其 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和目标;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基 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 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所涵盖的内容涉及到政 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其中既涉 及到了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同时也 涉及到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更为 深入的阐释,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 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 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 第一要义,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 题,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深刻回答了 “为谁发展”的问题,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 展作为基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怎样发展” 的问题。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 本方法’就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中存在的重大关系进行正确认识与处 理’不仅要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统筹规 划,同时也要对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及 突出问题进行着力推进。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
承和发展
要矛盾也没有改变,仍然是人民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科学的运用,坚 持物质生产实践的决定作用,提出“发 展是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坚持将发展 作为硬道理,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只有通过发展,党的先进性、社会 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实现民富国强 才有保证。
第二,以人为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 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中强调 的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 目标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就要 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切实为人 民谋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 化需要以及各方面的权益,让人民享受 到我国发展的果实。以人为本是对马克 思主义实践观中关于人在实践中的地 位、作用以及实践目的的重要体现,是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要求。唯 物史观的人本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 本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历 史主体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及马 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首 先,马克思主义在历史主体论方面,强 调历史是以人为本的,人才是自己历史 的主体。正是基于这种理论思想,科学 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思想作为重要内容, 并把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置于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核心位置;其次,马克思主义 的群众史观告诉我们,历史是由人民群 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科 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强调了把人民 作为价值主体,将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唯 物史观的群众史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 体体现;第三,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全面发展理论方面,马克思认为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形态是人的发展历史的必 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科学 发展观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以人为本作为科 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
第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面、
看待事物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 协调发展思想是以唯物史观的社会有机 体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同时’全面发展 的思想也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内 在要求。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社会的全面 发展为基本目标,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 标,是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 一目标,需要我们加强经济建设,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推进经济、政治、 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面建设与发展,从 而不仅使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也使得社 会取得全面性进步。科学发展观中的协 调发展是社会有机体系统发展的必然要 求。首先,社会有机体是一种极其复杂 的有机系统,它的自组织性以及子系统 的辩证运动决定了发展的协调平衡性。 其次’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有机体 的主体。马克思认为,自然、社会与人 三者是协调发展的,强调三者的辩证统 一’这都从根本上使得协同一致以及和 谐发展成为社会系统的内部要素。科学 发展观中强调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尊重 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 本观点。实践的自然观是科学发展观可 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以实践的 思维方式出发,不仅重视自然界的客观 独立性和地位上的先天性,同时又充分 尊重人的主观的能动作用,并在此基础 上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内在地包含 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既遵循了马 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又体现 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 的确立实现了对传统发展观的历史性超 越,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 展,对于推动我国新时期的建设具有重 要的指导意义。
衣巍巍.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D].兰州大学, 2009.
邱奇芳,孙金波,张明娟,王华华.科 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 发展[J].改革与开放,2011,02: 4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