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 “一 日生活皆教育’’值得注意的四个I习题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 秦义 “一日生活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基本理 生活中的各种表现看到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化引导。很 念,也是幼儿教育与其他学段教育最大的不同。幼 儿园教育的价值蕴含在J-A晨间接待到离园时间纵轴 的各个点上,体现在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非 教学集体活动(如晨谈活动、早操、户外活动以及 吃、喝、拉、撒等生活活动)以及过渡环节中。科 学地理解幼儿在园一目生活,朴素地对待幼儿在园 一日生活,让幼儿自然地、有意义地度过每一天, 是幼儿园教育的~项主要任务。随着《幼儿园教育 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一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等 专业文件的颁布, “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逐渐 深入人心,全国各地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逐步将幼儿 教育的质量聚焦于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质量。这是 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良好趋势,也是中国学前教育 和着世界节拍前行的重要表现。但在教育实践中有 以下四个问题值得大家注意。 “一一、 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在多大程度上 为家长和社会所理解 《指南》颁布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家长建立起对 孩子发展的合理期望,让家长通过 旨南》了解孩 子的发展并给予正确的理解和支持。现实中,家长 对于“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解,无论是在广度和 深度方面都有待加强。各地每年都开展“学前教育 宣传月”系列活动,印发小册子,开设家庭教育讲 座,举行专家答疑、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取得了一 定的成效。但活动更多反映出的是,外部说教强于 家长自身的感受与理解。教育行政部门层面的活动 多以宣传为主,幼儿园层面的活动常常以给家长看 孩子“上课”为主(不少幼儿园坚持认为家长就喜欢 看自己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他们不喜欢孩子在区 域里面“瞎玩”)。各种家庭教育讲座也常以相关的 理论和做法对家长进行说教。面对有着不同知识背 景和经历的家长,我们缺乏帮助其透过孩子在一日 28 辐上教 2015 10 多家长看不到幼儿的“学习”,只看到了幼儿的“玩”, 这也就让他们难以理解“一日生活皆教育”了。 ■、 “教坛明星”的展示活动反映的是一日生 活的价值大还是课堂教学的价值大 追逐“教坛明星”是近几if-来的一种潮流。 “教坛明星”当然是教学的熟手、能手,嘴上也常 挂着大家耳熟能详的理念,他们走南闯北为全国教 师带来一节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但笔者不禁要 问.他们的示范活动能考虑到展示地区幼儿的已有 经验吗?他们的示范活动究竟是在传达技巧还是传 播理念?他们对示范活动的这种强调与“幼儿在园 一目生活质量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相互 中突 吗?课堂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离开了幼儿 的真实生活,再精彩的示范活动可能只是花拳绣 腿,再精彩的点评可能也是言之无物。 三、幼儿园基于观摩的教研活动放在什么样的 背景中比较适宜 幼儿园基于观摩的教研活动,其素材通常是在 个预定的时间段直接观摩研究问题的“教学现 场”或“模拟教学现场”,而较少将问题放到整个 幼儿在园~日生活或半日活动中去研究。不少地方 教研室或幼儿园出于组织的方便,经常采用参观环 境、集中观摩、交流点评的形式将教研内容放在一 个个单独的情景中进行研讨。这种做法与“幼儿教 育质量的核心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质量”的基本要 求不相符,忽略了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在一定程度 上强化教师的学科本位。区域内或幼儿园内部的教 研活动能不能做到:在一日或半目的背景下来研究 幼儿园的所有活动?每一个活动是如何自然地、整 体性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价 值在哪里?生活活动是如何体现其教育价值的?以 上这些都将是教研活动实践研究的方向。 匮思考Si k CIO 通过分析家长眼中的“玩”和“生活活动”,引导 四、强调“一日生活皆教育”是否只要加强对 生活活动和过渡环节教育价值的研究 在“一日生活皆教育”理念指引下,幼儿园加 家长透过这些表面现象看到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具 体来说,就是将孩子在园的片段拍下来,给家长观 看、讨论并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如在展间谈话活动 大了对过去不太重视的生活活动或非集体教学活动 的研究,这是很好的现象。但不应顾此失彼,因为 研究幼儿的生活活动而忽略了对幼儿学习、游戏等 的研究。事实上,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整体,我 们很难将幼儿的生活、游戏和学习截然分开,研究 “中,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点名让幼儿感知与运用数 学,发现同伴缺席可引导幼儿相互关心,教师书写 缺席幼儿的名字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对文字真 实意义的理解。又如在建构活动中,幼儿在建构过 程中会感知不同积木的形状、重量,尝试平衡、对 称等操作,体验合作与分工,而教师通过与幼儿谈 论其搭建的楼房,会运用到点数、对形状的认识和 分类以及对建筑的命名和书写等知识经验。二是将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与学习发展双边联系起来。教师 日生活皆教育”不是简单地只研究生活部分的 问题,它应以幼儿的整体发展为原则进行研究。现 实中,有的幼儿园过度发力,将对生活环节的研究 内容程序化,将原本应自然度过的生活演变成一堂 正规的活动。也有的幼儿园机械地落实以游戏为基 本活动要求,为保证每天有足够的区域活动时间而 将原来安排在教育教学活动时间段的集体活动挪到 餐前mJ-间(当然,适当的调整是可以的),在一定 程度上破坏了幼儿在园生活的本来面目。 要在头脑中建立起两者的相互联系,第一种联系表 现为:从入园到离园时间纵轴上每一阶段中教师的 行为、提供的资源可以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 第二种联系表现为:幼儿每个领域发展有多少核心 经验,这些核心经验表现为幼儿的哪些行为并且可 以通过一日生活中哪些活动引导幼儿去感受与体 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做好两方 面工作。一是努力坚持将“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 念通过各种宣传活动传递给家长和社会。特别是耍 验。这两种联系可以通过以下两种表格来表现表1、表2)。E嘉 (如 表1 一日生活与幼儿发展的联系(以大班为例) 一日生活环节 教师的行为 环境的支持 幼儿可发展的领域 入园及早锻炼 早餐及餐后活动 晨谈 1.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谈话,结合天 1.教室中有一块大的可组织集体活 1.有集体归属感,学会关心他人。 (社会) 气、班级人数、月历事件、区域计 动的活动区。 2.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并能在众人前主动 划、主题开展等内容展开。 2.有展示谈话信息(天气、温度、 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 2.教师谈话时要注意在白板上记录 日期、个人计划等)的板或墙面。 3.用不同方式点名,感受和运用一些数的知 3.有教师可随时书写或记录关键信 识(点数、加减等)。 (科学) 关键信息。 息的小白板4.关心社会及周围事物,知道周围事物发生 。 的变化。(社会、科学) 离园活动 袁2幼儿发展与一El生活的联系(以大班为例) 发展的领域 核心经验 幼儿的行为 教师可支持和组织的活动 1.提供机会让幼儿把数字和物体数量结合起来(如教具或材料 还要多少个?)。 2.在教室中张贴一些表格以便在个人和团体活动中计数时使用。 (如前后)。 1.个别或集体数物体和人数。 2.以l和l0为单位数数。 计数和比较 3.以一一对应的形式计数到2O。 比3多;2比3少)。 数学认知 4.练习运用专用术语来比较物体的多少(如5 3.在个人和团体活动中让幼儿参与一些有关数字顺序性的活动 1.和幼儿一起测量物体。 1.探讨测量一个物体各种属性的不同方法。 2.让幼儿在房间中心区域做标记,并确定每个区间可以容纳多 测量和估计 2.在成人的帮助下使用表格和图表来预测和分 少人。 析物体之间的关系。 3.演示如何从一个点量某个高度,一个一个地增加积木(或其 3.在成人的支持和指导下使用测量的专业术语。 他材料),使得它最后的高度等于要测量的高度。 4.适当地使用测量的专业术语。 科学探究 2015.1O 鬲止瓤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