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
讲的是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没有听从劝告;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于是赶快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词语、会写8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一、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老师给你们猜的不是日用品、也不是动植物。我们来看图猜成语。请同学们看。
师:你们真棒!百猜百中!谁知道这些成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板书:寓言)你们知道那么多的寓言故事,真了不起,那么你们知道什么叫寓言吗?
师:出示(ppt)对。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道理,寓言的特点就是
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 道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自由朗读课文。在读课文过程中解决以下问题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出生字词。
2,亡羊补牢中的“亡”和“牢”是什么意思?
3,用自己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课文读完了吗?谁起来回答以下这个成语中亡是什么意思?牢呢?同学们真聪明,遇上我们不理解的字,解决它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查字典,还有就是我们今天这样的联系上下文理解。
2 、那么老师请一个能干的孩子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丢失了羊修补羊圈)这是一个病句,缺主语,谁来说完整。(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我叫他养羊人)非常了不起,掌声送给他。
3现在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将一个故事需要简单的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结(可见读书前我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读书就要这样边读边想,读前要想,读中也要想。
出示课件生字词
寓言 窟窿 叼走 街坊 则
劝告 后悔 羊圈 圆圈 狼
(1)这是这篇寓言故事中需要同学们掌握的词语,同桌之间先练习读。你们都会读了吧。指名读。齐读。那去掉拼音以后这些字词宝宝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领读
(2)理解“街坊”意思?。注意坊在这里读轻声)“街坊”就是——(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你感觉哪个字比较难写?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伸出你的小手,一起来写一写“窟窿”这两个字。)
(3)在这些词语中还有一个多音字,谁发现了?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课件出示1、养羊人丢了几次羊?分别是什么原因?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结合“亡羊”事件,说说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3、结合“补牢”事件,说说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窟窿”这个词不但难写,它还给养羊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呢。
(课件展示: 2次,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几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 又 少了一只。原来狼 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齐读这两句话,想一想,养羊人丢样的原因。养羊人丢羊的原因是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
师“窟窿”这个词不但难写,它还给养羊人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师:假如你的羊圈上有个窟窿,你会怎么办?
师:可是这个养羊人呢?街坊劝告,他不听。假如你们就是丢 羊人的街坊,你快来劝劝他吧。(齐读,读出劝告的语气)(出示PPT: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师:街坊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劝说养羊人的?
师:哪个词看出他着急
师:街坊应该用什么语气劝说呢?现在我就是养羊人,你来劝劝我。
师: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而养羊人怎样想的呢?谁来做
养羊人?(出示PPT: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指名读,评议。(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
师:这个养羊人是什么意思?能将他的话换个说法吗?(PPT)
师:这个养羊人,自己的羊丢了都不在乎。街坊着急,他无所谓。
下面谁来和我们合作着读一读这组对话。
师:读的非常好。请同学们和同桌分角色来读一读吧!
师:哪位同桌来展示一下呢?
师:引:因为他不听劝告,所以,第二天早上
(出示: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师:这是养羊人第几次丢羊?你是从那个句子中读出来的?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那么两次亡羊之后,养羊人现在心情怎样?(后悔)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
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从“后悔”一词中了解到了什么?
师:你从“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7、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自由读第5节,划出有关句子。
8、讨论交流:
(1)养羊人是怎么做的?出示投影,看图说话。
(2)指名读文中句子
为什么要读好“赶快”?能否去掉?(改正错误,不能拖延)。
(3)养羊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引读描写他心理的句子。
(4)指导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后悔之情。
(5)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要是……就……如果…就……)
(6)但是他转念一想,现在修还不算晚,为什么?
(7)他的想法对不对?从哪儿读出?(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8)“从此”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用“从此”造句。
四、体会寓意。
1、再次出示投影,这个人在修补羊圈时,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想想街坊又会怎么说?养羊人又会怎么回答?
2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会出现什么后果?
3、揭示寓意:由此可见,像养羊人这样犯了错误,只要(),就()。
4、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看法。同桌互议,再指名交流。(眼睛近视,沙尘暴,环境污染……)
这些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亡羊补牢”。
五、总结全文。
1、再读课题,理解题意。(本义,引申义)
2、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未为迟也”。自己读读,理解它的意思。
3、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作业设计:
1.背诵这则寓言。
2.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则寓言的感想。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结果 又少 赶快堵 再没丢
(未为迟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