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泼水节的热闹场面。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走近周总理,走进傣族,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受节日的热闹和人们的喜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走进泼水节。
1.出示课文插图。
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能看着这幅图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理由。
(了解学生已有的关于傣族的知识,并从中引出“泼水节”“凤凰花”等生字。) 2.朗读感悟第一段。 (1)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指名读。 (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练习:火红火红的( ) 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3)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出示傣族泼水节的图片,师简介。
4.泼水节年年过,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 (板书:难忘的)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读课题) (1)学习“襟”“褂”你发现这两个生字有什么特点?(衣字旁)看图了解“对襟白褂”。(拓展:了解“大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划出认为比较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教学生字。 第二段:周恩来总理,读准“恩”。 简介总理。 第四段:
(2)咖啡色长裤,看图理解。(渗透学法:课文中的插图能帮我们更好的读懂词语,读懂句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好好用用这些插图。)
(3)齐读第四段。
第五段:盛满,多音字:盛。端、蘸,做动作理解词义。 齐读第五段。
3.同桌对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帮助同桌及时改正读错的字音。 4.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师:刚才,我们大声地读着课文,读得有滋有味,现在,我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用上“1961年,( )和傣族人民一起度过了一个( )的泼水节。”这个句式来说说课文内容。
三、品读第三段,感受人们欢迎总理的热闹场面。
1.我们知道总理平时工作很忙很忙,但他还来到傣族参加泼水节,人民多高兴呀,让我们也来加入他们的队伍,自由朗读第三段,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第一次读)
2.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有关词语。 3.创设情境。
师:看着,看着,听着,听着,我们仿佛也变成了傣族人,也许你就是那个撒花瓣的人,你就是那个放花炮的人,你们就是那些开船的人,为了欢迎总理,你做了些什么?你的心情怎样?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生第二次读)
4.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我从东村来,为了见总理,早上天不亮我就起床了,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这里,你呢?你从哪儿来?
生:西村……
师:我从东,你从西,他从北,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就叫做从——四面八方赶来。 生读第一句。
把“赶”字读成“走”字?为什么不可以?
师小结:你们真会读书,从一个“赶”字中就能体会人们着急的心情,把这个字圈一圈,读懂了这个词,读好句子就更容易了。(齐读)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采访撒花的人:你为什么撒花?撒了不少了。理解“撒满”。 看图:引读:一条条、一串串。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③句子3: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师:看,总理来了,你会怎么说?一起来欢呼。
5.小结: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喜庆,多么热闹,多么高兴,让我们连起来读读第三段。
6.闭上眼睛,听音乐,感受泼水节那欢快的场面。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去感受泼水节带来的热闹和欢乐吧,齐读课文1—3段。 7.评议,渗透学法。
读得那么投入,你一边读一边在想什么呢?(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好课文,真是个好方法!) 四、创设情境,巩固生字新词。
1.简笔画:一条小路。把带有词语的凤凰花花瓣轻轻“撒”在小路上,让学生轻轻地读一读。
2.依次出示“周恩来”“泼水节”“健康长寿”,请学生“采花瓣”,并带着大家读一读。 3.找出同偏旁的字组成的词语“对襟白褂”“凤凰”“咖啡”。
4.读读剩下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师“采花瓣生”,读词语。 5.把词语分成三排贴在黑板上,齐读词语。 6.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跟课文内容有关的句子。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忘、泼”两个字重点指导第一笔的位置、写法。 2.生练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3.指导写“泼”。学生说写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教师写。 4.生练写。
5.自评:认为自己写得好的字,加个五角星。 6.展示,互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词语。
2.背诵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感受“难忘”。
1.细看穿着,体会总理的入乡随俗。 (1)出示课文插图。
瞧,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谁来介绍介绍我们的总理? (2)请生介绍周总理。出示词卡:对襟白褂、笑容满面。 (3)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4)提升:总理为什么要换上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 2.品味动作,体会总理的与民同庆。
(1)周总理笑容满面的来到傣家儿女的中间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傣家人,他又是怎样做的呢?自由读4、5段,划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句子。
(2)学生交流,读句子。
特别注意描写总理动作的一些动词:接过、敲着、踩着、端着、拿着、泼洒等。 (3)指导朗读:体会总理当时的心情。 3.畅想语言,体会总理的真诚祝福。 (1)师:谁来说说傣族人民的表现?
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指导读好句子 (2)语言训练:
出示:周总理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
(3)周总理一边向人们泼洒,一边为人们祝福,他有许多祝福的话儿想要告诉大家呢!总理的满腹话语谁能来倾诉?”
总理会对姑娘说…… 总理会对小伙子说……
总理会对老爷爷、老奶奶说…… 总理会对叔叔阿姨说…… 总理会对我们说……
4.再现画面,指导朗读。
观看记录片中截取的总理参加泼水节的录像片段,感受当时热闹场面。 齐读4—5自然段。
5.朗读第6—8自然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读——齐读。 三、升华。
1.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2.小结:景难忘,人难忘,情更难忘。 3.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穿、向、令。 五、拓展延伸。
1.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2.找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各民族的独特风俗和重大节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第六单元 - 《17 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部编版
难忘的泼水节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地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3、能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词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2、感受周总理的平易近人,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暖场
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今天这节课的老师,我姓陈,你们可以叫我? 生:陈老师。
师:同学们,你们的声音真甜,老师都喜欢上你们了。老师听说咱们xx班的同学表现最好,最聪明,一会儿上课的时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坐姿端正、积极发言,会把你们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现在呀,老师要播放一段小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赏。 二、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上课问好)
1、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看得都非常认真,从刚才的小视频当中你们知道傣族人民举行的一个隆重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泼水节
2、(出示字卡,2个同学读)泼水节介绍:它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相当于我们汉族的春节。这天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身
上被泼到的水越多,代表收到的祝福越多。(板书:水节、泼) 3、指导书写:泼
师:同学们,我们先一起观察一下泼字的笔顺,那么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小提示:注意观察字的结构。 生: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师:对呀,他说的对。那么同学们再来看一看,哪个笔画最伸展? 生:撇。
师:对,撇伸展,并且起笔在竖中线上。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吧。口诀:左窄右宽撇伸展,捺要出脚别忘点。边说口诀边范写。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描一个,写一个。写字的过程中要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臂开足安。(下去纠正坐姿)
师:好了,同学们都写完了,我们自己看一看自己写的字是不是左窄右宽、撇伸展捺出脚、没忘点,如果是给自己画上一颗星星,三颗星星可是最高的荣誉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一说。
(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板书:贴周总理、傣族人民) 评价:刚才你读得真用心!
师:刚才我们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都知道了泼水节是一年一
次,那么课文中哪个词语是一年一次的意思?生交流:出示:一年一度
(出示字卡,请两个学生读)
2、师:既然泼水节一年一次,但是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特别的难忘,那么为什么令人难忘呢?(板书:难忘的) 生: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出示周总理图片介绍)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1961年的泼水节,看看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先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说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生: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象脚鼓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 师:出示字卡:敲起,指生读(最少3个同学读)
敲:图片出示,解释。我们敲门的时候要高高抬起手才能敲响,所以左半部分是高,右半部分读攴,像一只手拿着树杈高高地抬起在敲门。 师:从四面八方能读出什么? 生:人多
师: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从四面八方走来了,你们认为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生:第一句。体现人们心情的着急、激动。
师:谁还愿意再来说一说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生: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师:是呀,多么隆重的场面啊。江面上。。。天空中。。。人们欢呼着。。。 这样隆重热烈的场面老师不禁想朗读来感受感受(师范读),同学们也来朗读朗读感受这样的场面吧!
师:人们用这么隆重热烈的场面欢迎周总理,他们是多么地热爱周总理啊!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师: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看,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周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中间,你能认出他吗?仔细观察一下他是什么样子的? 生:围着红色的毛巾,穿着白色的衣服,还有褐色的裤子。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是如何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并用“—”画出来。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2)师:对襟是什么意思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图片,对襟就是纽扣在胸前正中的衣服。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表情是怎样的呢? 生:笑容满面。(出示字卡:2个学生读,齐读)
师:同学们,周总理笑容满面地来到了人群中。周总理本来是汉人,但在这里,他却穿上了傣族人民的衣服,他把自己看成了傣族人民的一员,更能体现出总理爱人民,体现出总理的平易近人。
(3)师:你们听,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出示句子,齐读。你能找出表示总理动作的词语吗?
生: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4)随文识字:踩 师:这个词读什么? 生:踩着。
师:踩应该如何记住它?
生: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偏旁是足字旁的字还有哪些? 生:跳、跑、跟、趴、踢
师:是呀,这些都跟脚有关。同学们学习的生字越来越多,以后可以用这种相同偏旁归类的方法来识记生字。
(5)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多么欢乐呀!终于开始泼水了! 3、学习第五自然段:
(1)师: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互相泼水的呢?出示第二句,指生读。
(2)随文识字:盛多音字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出示字卡:盛满,指生读,(读对了,还有另外一个读音你知道吗?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真棒,拍手.读错了,纠正,齐读)
请同学们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词吧!盛饭、盛满、茂盛、盛开、丰盛、盛大
(3)为人们祝福,出示字卡:祝福,指2个学生读。
(4)师:总理对每一位傣族人民都表达了他最真诚的祝福,请同学
们展开想象,想一想当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会祝福他?当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会祝福他?当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会祝福他?(师做动作,生回答)
师:老师也看到了你们最真挚的祝福。周总理把祝福送给了人民,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人民深深的爱。
师: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出示字卡:健康长寿,指2个学生读。傣族人民是多么地热爱总理啊! 4、学习6、7、8自然段:
师:清清的水,泼呀,洒呀,总理和傣族人民泼出的仅仅是水吗?泼洒的是欢乐,泼洒的是祝福,泼洒的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深深的爱。(板书:爱)
师:所以,多么幸福啊,男生读 所以,多么令人难忘啊,女生读 齐读 四、作业:
请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这四个词语说一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 傣族人民
二年级上册 语文教案 -17难忘的泼水节 人教(部编版)
备课教师 课 题 授课教师 难忘的泼水节 课 时 第1课时 年 级 教学时间 二年级 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会写“忘、泼”等8个字,读准多音字“铺、盛”。 2.初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板书设计 前置研究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通,读顺。 2.用自己的方法认一认生字。 3.查阅资料,了解泼水节。 集备思路 个性设计 导入设计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傣历年是我们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热闹最隆重的节日你们参加过“泼水节”吗? 导学环节 二、初读感知 1、标出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揭示生字词。 Tǒng桶hù互相shī līn līn湿淋淋jí xiáng吉祥xìng fú幸福kěn lí不肯离去bǎn nà西双版纳fèng凤凰花sài比赛 (1)指名拼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2)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们组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 各小组讨论后汇报。 (3)词语都理解了,真能干,我把拼音去掉,你们还会读吗?谁来挑战一下? 3、我们把生字词带到课文中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集备思路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本课的生字你记住了哪些?是怎么记的?说给你们小组的成员听。 2、汇报:(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现把较特别的举例如下) 泼:1)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个“发”字。 2)水把头发弄湿了,就是“泼”。 湿:1)雨过天晴,在太阳下写作业。 2)遇水更明显,就是“湿”。 淋:两根木头遇水,被“淋”湿了。 肯:1)上止下月。(字谜) 2)一天,嫦娥在月亮上拉板车,王母娘娘看到后,让嫦娥停下,告诉她:月亮上禁止拉板车。(小幽默) 吉:士兵张大口。 祥:人们把羊送给神仙,希望自己能吉祥如意。 3、示范写生字,生书空。 4、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个性设计 导学环节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穴()() () 火()() () 心 ()() () 氵()() () 拓展设计 2.看拼音写汉字。 wànɡ pō dù lónɡ 难() ()水节()过 ()舟 3.搜集傣族的泼水节。 课后反思
小学课时集备教案
备课教师 课 题 授课教师 课 时 第2课时 年 级 教学时间 二年级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用“象脚鼓、凤凰花、银碗”等讲述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泼水的情景。 2.积累描写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重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板书设计17 难忘的泼水节 火红火红 一串一串 一条条 笑容满面 一手……一手 一边一……边 前置研究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集备思路 个性设计 导入设计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齐读课题。 2、读词。师:所有的词串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心情一一高兴。 导学环节导学环节 一、图文结合,拨动情弦 1、周总理是什么样子?自由地读一读第三段,划出那句话。 2、指名反馈。 3、出示CAI, 师描述图意。 ①、喜欢总理这身打扮吗?谁来读? ②、所有人的表情都化为了一个什么词?练读“笑容满面”。 4、小男孩身上背的是什么呀? 5、周总理呢?CAI,出示句子。(自由读)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载歌载舞”什么意思? 6、CAI(动词变红)教师引读。 7、欢乐的鼓点敲起来了,让我们和总理一起载歌载舞。(师生律动) 集备思路 二、创设情境,会文悟情 1、热闹的泼水开始了,自由的读一读第4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泼水的?边读边画。 2、师小结:原来过泼水节是他们互相泼水,同时也把祝福送给了对方。 3、傣族人们是怎么向总理泼水,送出祝福的呢?(板:傣族人民) 4、周总理是怎样向傣族人民泼水的呢?(板:周总理) 5、有两个人特别幸运,谁呀?〔分角色读) 6、(CAI)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呢?(练读) 7、难怪姑娘、小伙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相应指导感清诵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驶、串、闭、贵”怎么记住它们呀? 2、 师范写“贵”字。 3、学生练写。 个性设计 1.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手……一手…… 2.搜集周总理的故事,讲一讲。 拓展设计3.仿照第四自然段描写周总理的语句,写一写一个人的衣着。 4.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敲门(qiāo qiào) 长寿(shòu zhòu) 铺满(bū pū) ... 驶入(chǐ shǐ ) 一碗(wān wǎn) 从容(róng kōng) ... 课后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