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趋势浅探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实践探索

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趋势浅探

周玉花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内容,不但体现着传统精神,而且很多传统音乐饱含着音乐家深厚的情感。基于此,必须做好传统音乐传承工作。本文在阐述中国传统音乐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中国传统音乐现代传承的有效策略和发展趋势。关键词:传统音乐;现代传承;发展趋势中国传统音乐是在漫长历史中,由劳动人民运用劳动以及生产方式创造出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不仅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还传递出强烈的民族情感。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些欧美音乐涌入我国,使中国传统音乐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中青年人开始欣赏欧美以及现代音乐,逐渐忽视传统音乐,导致传统音乐缺少传承。在创建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举起传承传统音乐这一鲜明旗帜,让传统音乐精髓得以传承,使青少年可以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通过传统音乐来谱写属于新时代的迷人乐章,让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一)丰富音乐形式

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不仅创造出众多民歌,还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例如,信天游属于山歌的一种,主要流行于陕北地区,当时陕北地区交通非常不方便,人们的生产或者经贸主要是通过牲畜进行驮运,当地人称从事这种生产劳动的人为“脚户”。由于脚户长期行走在山川中,十分寂寞,便通过唱歌来自娱,这样不仅使信天游具有地域特色,拓宽了民歌形式,还丰富了传统音乐形式。从音乐形式来看,传统音乐大多都以线条为主,这种形式创作出来的歌曲悠扬绵长,给人一种空谷传音之感。西方音乐更加注重和弦效果,但我国传统音乐不同,古人在创作时,会考虑多个层面,如音阶或者形态或者宫调等,恰恰是由于传统音乐具有很强的特性,其包含特有的内在规律,使得传统音乐很难被替代,成为世界音乐中的瑰宝。

(二)弘扬民族自信

传统音乐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还为传统文化

34

2020年第5期

一、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性

发扬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创建文化强国,传承传统音乐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些优美曲调不但能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风采,还能树立国民的文化自信,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所以,必须依托于传统文化,让国人了解传统音乐,增强民族自信,让传统音乐可以在世界舞台上传递中国声音。(三)彰显传统精神

传统音乐离不开传统精神。首先,是工匠精神。艺术家必须具有匠人精神,才能不畏艰苦,投身于艺术创作,从而创作出佳作,世代流传。在传统文化中,音乐家一直对匠心有着执着追求,不仅精益求精,而且追求完美。例如,冼星海的《风》创作于他留学期间,当时他身无分文,住在漏风的房子里,在凛冽的冬天,他听着外面吹着的狂风,激起了他的创作热情,于是创作出《风》这首音乐作品。其次,是人文精神。音乐作品作为音乐家情感表达、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体现着音乐家的人文精神。在新的时代下,社会更加需要这种人文精神,让听众可以在欣赏传统音乐的同时,找寻到一定的民族意识,提升自我价值。传统精神犹如传统音乐的根,发展传统音乐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目标,还是彰显传统精神的重要体现。

(一)保护传统音乐

随着历史的变迁,传统音乐在逐渐发展的同时,为了迎合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会根据不同的音乐曲目进行改编,在原有曲调基础上,对其进行变奏或者变唱方面的加工,吸引听众关注。这也从某些方面表明,不管传统音乐经历何种时代的变迁,人们一直遵循着传统音乐自身特点,保留着传统音乐的精髓,让传统音乐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音乐魅力。因此,在传承传统音乐时,应该遵循传统音乐规律,对其形式进行变化,不

二、加强中国传统音乐现代传承的有效策略

失去传统音乐的根,这样才能尊重历史,让后人可以继续欣赏到传统音乐。从地域特点来看,传统音乐拥有较强的地域性,很多传统音乐都是流传于民间,当老一辈艺人去世,也会使传统音乐陷入无人继承的局面。因此,要重视传承人,尤其是一些快要消失的音乐种类,要号召音乐爱好者加入到传统音乐学习中,增强他们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提升鉴赏力,并对其进行创作能力方面的培养,让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二)加强创新力度

谓是传统音乐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创新是传统音乐得以长远且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民歌可接受到的音乐形式也变得多样,很少有人再关注民歌这种音乐形式。基于此,把民歌与现代音乐形式进行有效融合,实现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典传统歌曲的现代编曲和演绎,让年轻人感受传统文化,从而《经典咏流传》节目就是通过对一些经让经典音乐作品可以永远流传。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并不意味着否定传统音乐,而是要秉承传统原则,发扬传统音乐精髓,紧跟时代步伐,展现出新时代风貌。传承传统音乐并非是与流行音乐完全分离,相反,应该对流行音乐形式进行借鉴,通过流行演唱方式让传统曲目得以重现,让大众可以欣赏和接受这些传统曲目。

(三)培养专业人才

传统音乐文化可以在学校得到有效渗透。这样,既能使学生感首先,学校教育要重视传统音乐,开设传统音乐课程,使受传统音乐氛围,提升他们对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还能强化他们的音乐素养。学校要健全传统音乐方面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教学理念,例如印度,坚持本国传统音乐放在首要地位,同时通过多元音乐作为辅助教学。从而既可以使音乐教学形式变得多样化,利于学生接受与学习,又能开阔学生音乐思维,选择他们擅长并且喜爱的音乐形式,达到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目的。其次,组织学生到民间乡村采风。一方面可以使他们体会不同民族的音乐形式,感受各地域音乐所具有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收集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学习传统音乐技巧,并实现现代化演奏。此外,音乐机构也要重视对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系统接受传统音乐教育。例如,可以参加一些音乐节目,让更多人关注以及了解传统音乐,从而提升对传统音乐的宣传力度。

三、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趋势

实践探索

中,使得文化差异性开始逐渐消失。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守如今正处于中西方文化相对比较激烈的碰撞、融合过程住传统音乐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保留传统精髓,让传统音乐个性得到展现,达到现代化传承的目的。对于传统音乐而言,传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失去传承,也就会失去发展根源。相反,如果没有发展,也就无法使传统音乐得到创新。例如,发展,该首曲子虽被改编成众多版本,但最为核心的形态没有《梅花三弄》是较为著名的古琴曲,经过近千年的发生变化,即借助梅花的特质,赞扬古代文人的高洁情操与品质。只有确保传统音乐核心精神不发生变化,才能使传统音乐拥有的生命力得以传承,给后人以启迪,从而让传统音乐历久弥新。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传统音乐,一直都处于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形式,要充分展现时代气息;而不变的是精神内核,是它自身具有的特征,也就是传承。因此,在未来的音乐发展中,也应该坚持这种变与不变,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从而使传统音乐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文化发展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明了下,我国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而传统音乐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大力发展传统音乐,使普通群众也有机会听到传统音乐,这就需要对传统音乐进行有效推广,深入到群众中,提升传统音乐影响力。

参考文献:[1]󰀁

杨善武.自主思考:音乐学院学报,[2]󰀁

戴作家.传统音乐文化现状及传承路径思考201坚定传统音乐研究的应有方向9(1):5.

[J].星海2[J].黄河之声,[3]󰀁

蒋璐超.019(2):89.

之声,[4]󰀁

刘扬.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趋势20试论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传承和发展趋势19(5):16.

[J].黄河2[J[5]󰀁

张伯瑜.019(20):24.

].黄河之声,音乐研究,从世界音乐格局看保护中国传统音乐的必要性[J].[6]󰀁

欧吉询.当代音乐教育的时代创新与文化传承2018(3):44.

乐,2017(13):21.

[J].当代音作者简介:周玉花,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向东]

2020年第5期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