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简述金融风险含义的含义、特点和主要类型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变量的变动所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正收益也有可能是风险、不确定性即是风险、方差度量法度量)
金融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客观性,主观性,叠加性和累积性,消极性和积极性并存的特点。
金融风险的类型:按照能否分散,可以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按照会计标准,能分为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按照驱动因素,能分为市场风险、信用分析、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其他风险(经营、国家、关联风险)等。
2.试对金融风险的诱因和有可能导致的经济结果进行阐释和分析 可能导致的结果:金融风险利弊共存,不良影响有:(1)可能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2)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3)增大了交易和经营管理成本(4)可能会降低部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5)可能会引起一国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的下降。(6)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7)可能会造成产业结构部合理,社会生产力水平下降,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对经济产生严重破坏。(8)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产生重大影响。(4个微观,4个宏观)
3.辨析金融风险与预期损失、未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监管资本之间的关系金融风险的经济资本是与金融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直接对应、并随
着机构实际承担的风险大小而变化的资本,是由金融机构基于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对风险、收益、资本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所确定的。
金融风险的监管资本是指监管部门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而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备足的资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预期损失是实现可以预计的平均损失,一般视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本之一,以计提准备
的名义从净收入中扣除。与未预期有根本不同。
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都不应小于未预期资本。未预期损失是监管资本或经济资本的最低资本要求量。通常将计算得到的未预期损失直接作为监管资本或经济资本。
监管资本反映了监管部门对当地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状况的估计、判断和态度,本质上属于“事后监督”。
经济资本并非实实在在的资本,是金融机构为测量、评估和管理该机构面临的不同风险进而合理配置资本所提供的一个统一的尺度,属于“事前配置”。
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设立的目的是相近或共同的,即都可以被视为金融机构承受未预期损失的“资本缓冲器”
4.试比较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的异同之处市场风险包括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
特点:主要有上述风险因子引起;种类多,影响广,发生频繁,最基础风险;其他风险的驱动因素;历史信息和数据易得,度量方法成熟。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履行合约或病及变动导致债务市值变化;分类:性质:违约风险、信用等级降级风险、信用价差增大风险业务种类:表内与表外风险部位:本金风险、重置风险是否可以分散:系统与非系统。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而导致资产价值在未来产生损失的可能性(筹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内生与外生)
成因:资债不匹配;各种风险间接影响;其他(央行政策和技术因素) 其不同之处是:合规风险简单地说是银行做了不该做的事(违法、违规、违德等)而招致的风险或损失,银行自身行为的主导性比较明显。而三大风险主要是基于客户信用、市场变化、员工操作等内外环境而形成的风险或损失,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刺激性比较大。
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区别:(1)风险的驱动因素存在差异(2)历史信息和数据的可得性不同。(3)损失分布的对称程度不同。(4)风险持续的实践跨度存在差异。(5)信用风险难以量化和转移(6)信用风险只可能产生损失
操作风险的特性:(1)内生性。(2)人为性。(3)与预期收益有明显的不对称性。(4)广泛存在性。(5)与其他风险具有很强的关联性。(6)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个体独性或独特性。(7)具有高频率低损失和高损失低频率的特点。(8)操作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9)操作风险的管理责任具有共担性。所以操作风险难以识别、计量、控制、转移、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特点:(1)流动性风险往往是其他各种风险的最终表现形式。(2)流动性风险具有联动效应。(3)流动性风险常常与信用风
险等其他风险交织在一起,在加上控制手段有限,从而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
5.试从金融风险管理的角度阐述金融风险度量的重要性
由于金融风险可能会给微观经济主体带来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着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又增大了交易和经营管理成本,可能会降低部门生产率和资金利用率,还可能会引起一国经济增长、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的下降,从而影响着一国的国际收支,并且可能会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生产力水平下降,甚至引起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对经济产生严重破坏。所以对金融风险进行度量可以有效的减小金融风险带来的消极影响,对风险进行管理,降低损失。
6.结合现实事件谈谈对金融风险和其管理的认识
(巴林银行:市场,操作风险;百富勤:信用风险PTSteadySafe;美国大陆伊利诺伊银行:流动性风险)现实事件对金融风险和金融风险管理和的认识:风险来自于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涵盖了风险。然而,风险不仅仅体现在低收益的情况,高收益未必就不是风险。资源的过度配置也是产生风险的一种诱因,比如说对某个人的极度崇拜,权利过度配置等。金
融风险无处不在,它分为上述的几种风险,比如说光大乌龙事件就是操作风险,也是随机性较强的一种;美国的次贷危机究其原因应该是信用风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资源过度配置带来的风险。管理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使信息对称。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明了的办法就是进行度量,这也就是为什么统计在风险管理中如此重要。德鲁克曾经说过,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而统计思维的管理哲学在于及时调优,用科学的方法判断随机事件的可能性。而且金融风险管理需要在实践中与理论结合去积累经验。
第二章
1.简述金融风险辨识的含义及其原则
金融风险辨识的含义:金融风险辨识是通过运用相关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对处于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主体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类型、受险部位、风险源、严重程度等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识别、判断和分析,从而为度量金融风险和选择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依据和动态行为或过程。复杂、普遍、动态变化 金融风险辨识的原则:
1、实时性原则2、准确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成本效益原则 2.阐述金融风险辨识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金融风险辨识直接关系到金融风险管理的成败,其必要性:
1.确定金融风险的类型和受险部位;有的放矢,确定管理范围和有效性;2.确定金融风险的诱因那些是系统性的、与非系统性的,主客观的,可以避免的;3.对各类金融风险的性质、状况、严重程度等做出初步估计,以确定下一步处理各类金融风险的顺序、路径和方式。
不同的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不同,机构承担的义务也有所差异,不同融资方法带来不同的经营风险;为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定价的行为有可能导致经营风险;在销售股票、债券的过程中,市场利率若上升导致价格下跌,甚至无法实现融资目标;当市场利率上升使已售的浮动利率债券利息支付上升;市场利率下降时使已售的固定利率债券高于重新融资成本利率风险;涉及跨国融资、金融机构还会面临汇率风险和国家风险等。
优点:方法简单、直接。
缺点:受风险管理者的主观意识、个人经验及判断力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偏差。.
(六)客观风险测定法
是一种以反映经营活动的实际数据为依据进行金融风险辨识的方法。传统的客观风险测定法是利用单一指标,如流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来分析财务状况。随着活动的深入,单一分析已不能满足风险识别的需要。建立综合评判指标体系。
沃尔评分法(WallGradingMethod)是目前经常用于评价企业信用水平的一种客观风险测定法。该法通过确定所选定的各个财务指标的比重,将所有财务比率指标表示成为线性关系式,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对企业的信用水平做出评价的方法。 1.应用步骤:
沃尔比重评分法的基本步骤包括:(1)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2)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值与标准系数;(3)对各项评价指标计分并计算综合分数;(4)形成评价结果。2.适用范围:
优点:得到的结论比主观风险测定法更具说服力。缺点:正确选择风险测定指标相当困难。(七)幕景分析法
是一种辨识引致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方法。一个幕景就是对拟要考察的风险主体未来某种状态的描绘。 1.应用步骤:
情景评估——研究当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又将出现何种风险以及将导致何种损失与后果。 2.适用范围:
优点:可以识别和测定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损失。缺点: 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情景的构造和选择,而这通常比较困难;不能给出不同情景实际发生的可能性。
(八)模糊集合分析法
是一种以模糊数学为理论基础、可以解决有关模糊事物问题的分析工具。
模糊事物是指很难给出精确或客观的定义或判断标准且具有亦此亦彼的特性的事物。模糊集合分析法主要包括:模糊模式识别法模糊聚类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九)故障树分析法
1.应用步骤:是利用图解的形式将可能出现的、比较庞大复杂的故障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故障,或者对各种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不同层次分解的方法。
2.适用范围:故障树法的优点:所需直接经验很少;
适用于对复杂系统的风险描述和风险辨识;可以计算故障风险的总概率;
可以确定出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最大的小故障或原因;基于客观事实,具有很强的可靠性故障树法的缺点:
掌握和使用该方法需花费大量的时间;
一旦对某环节或层次上的小故障或原因的辨识“差之毫厘”,就可能导致最后结论“谬以千里”。 (十)还有的分析方法:
预期净现值法(MethodofE某pectedNetPreentValue)平衡点法(MethodofBreak-EvenAnalyi)决策树法(MethodofDeciionTreeAnalyi)
3.金融风险辨识方法评述相互间互补关系: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考察: 现场调查法、审核表调查法、组织结构图示法、流程图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主观风险测定法都属于定性分析方法;
客观风险测定法、幕景分析法、故障树法、模糊集合分析法属于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但偏重于定量分析。
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调查法
建立在对调查对象进行有效抽象的基础上,可很好地发现潜在金融风险的方法;绘制人员要求很高;
组织结构图示法只适于分析经营风险,而流程图法的适用范围则比较广。4.头脑风暴法和德尔菲法
都是在充分发挥专家集体智慧基础上建立的;头脑风暴法简便、实用,应用极为广泛;
头脑风暴法可能存在“生产力损失”的缺陷,而德尔菲法可以有效避免。
5.头脑风暴法和主观风险测定法都较容易获得分析结果,应用也较简便,但一般不适于直接识别过于复杂的问题。
幕景分析法、故障树法、模糊集合分析法与其他方法相比,是更为深刻的风险辨识方法;幕景分析法比较适用于考察极端事件;故障树法对考察复杂系统更具有优势;对于涉及到模糊事件的问题,比较适用模糊集合分析法
第三章
1、简述金融市场风险方法的演变过程
1.名义值度量法(NotionalAmount)的基本思想:将资产组合的价值作为该组合的市场风险值。方法评价优点:方便简单;缺点:只是粗略估计,一般会高估市场风险的大小
2.灵敏度方法(SenitivityMeaure)的基本思想可以通过基于Taylor展示式的资产组合价值
n随市场因子变化的二阶形式来展现:PP1n2PPt某i某i某jt某2某某i1i,j1iij3.波动性方法(VolatilityMeaure)的基本思想:利用因市场风险因子变化而引起的资产组收益的波动程度来度量资产组合的市场风险。波动性方法实则统计学中方差或标准差的概念在风险度量中的应用。
4.VaR(ValueatRik)的定义:指市场处于正常波动的状态下,对应于给定的置信度水平,投资组合或资产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所遭受的最大可能损失。
5.压力试验(StreTeting)的核心思想:通过构造、模拟一些极端情景,度量资产组合在极端情景发生时的可能损失大小。
极值理论(E某tremeValueTheory)的核心思想:应用极值统计方法来刻画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尾部统计特征,进而估计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最大可能损失。
6.集成风险或综合风险的定义:在各种风险“共同作用”下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整体风险。
2、请简要介绍现代金融风险度量的主要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步骤?、适用范围、局限性等进行讨论(1)灵敏度方法:
有简单缺口模型;到期日缺口模型;久期、凸性与缺口模型;β系数和风险因子敏感系数;金融衍生品的灵敏度测量等。1.主要特点:简明直观;应用方便;最适合于由单个市场风险因子驱动的金融工具且市场因子变化很小的情形。2.不足:可靠性难以保证;难以定义受多个市场风险因子影响的资产组合的灵敏度指标;无法对不同市场因子驱动的风险大小进行横向比较;不能给出资产组合价值损失的具体数值;一阶灵敏度方法一般不考虑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2)波动性方法用标准差度量风险的定量方法,用样本的无偏估计来代替总体的。特征风
险、系统性风险与风险分散化1.优点:含义清楚,应用也比较简单。2.缺点:对资产组合未来收益概率分布的准确估计比较困难,使用的正态分布偏离实际;仅描述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波动程度,并不能说明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方向;与灵敏度一样无法给出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具体数值(3)VaR方法 VaR方法的优点:
(1)可以测量不同风险因子、不同金融工具构成的复杂资产组合以及不同业务部门所面临的总体风险;
(2)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且具有可比性的风险度量值;(3)能更加体现出投资组合分散化对降低风险的作用。VaR方法的局限性:
(1)决定组合价值变化的风险因子在未来的发展变化同过去的行为一致的隐含假定与实际不符;
(2)正态性假设不能准确刻画资产收益率分布经常出现的尖峰、厚尾、非对称等分布特征;
(3)基于同样的历史数据,运用不同方法所计算的VaR值往往差异较大;(4)不能准确度量金融市场处于极端情形时的风险;(5)可能不满足次可加性(Sub-additive);
(6)对组合损益的尾部特征的描述并不充分,从而对风险的刻画也不完全;(7)VaR方法得到的是统计意义上的结论,对个体所得结论并不确定;
(8)计算VaR时对历史数据的搜集、处理一般比较繁杂,而且有时还无法获得相应的历史数据;同时,计算复杂,计算量也比较大。
(4)压力试验,是在模拟或构造未来可能出现的极端情景的基础上,对极端情景及其影响下的资产组合的价值变化做出评估和判断。压力试验的两种主要方法:情景分析法、系统化压力试验。情景分析法是最常用的压力试验方法,主要包含两个步骤:情景构造、情景评估。系统化压力测试的一般步骤是确定合理性条件和允许域、搜寻最坏情景。
压力测试的优点:(1)能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比VaR模型更多的有价值信息;(2)对于度量资产波动率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也具有重要作
用;(3)运用压力试验还可以识别风险因子之间相关性的变化对资产组合风险的影响。
缺点是:(1)压力试验受限于实施压力试验者的主观判断及其经验;(2)全值估值法计算量往往很大,从而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3)压力试验没有给出每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5)极值理论,主要运用统计(特别是极值统计)理论和方法测度厚尾分布事件或极端事件所导致的风险损失。主要包括:分块样本极值理论——对大量独立同分布样本分块后的极大值进行建模,POT——对超过给定阈值的样本数据进行建模。
运用极值理论计算VaR的优点:(1)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厚尾分布的尾部特征;(2)具有计算分位数或VaR的具体公式,便于操作。
弱点:(1)只适于描述资产组合价值变化分布的尾部特征;(2)有关历史数据较少,这会加大该法的应用难度和影响应用效果;(3)某些条件在现实市场中并不一定能得到满足。
3、试对久期、凸性以及灵敏度方法中所涉及的灵敏度系数含义、特性、应用范围、局限性等进行剖析和比较。 久期:
调整久期或修正久期
久期反应了债券价格对利率或贴现率的敏感性资产的利率风险一般被表述为资产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对到期收益率变动的敏感性。
性质:性质1零息债券的久期是其到期期限,息票债券久期的上限是相应的永久债券的
久期。
性质2息票债券的久期与息票率之间呈反向关系。性质3久期与贴现率之间呈反向关系。
性质4债券到期日与久期之间呈正向关系。
性质5债券组合的久期是该组合中各债券久期的加权平均。缺陷 1、对不同期限的现金流采用了相同贴现率,这与实际常常不符; 2、仅仅考虑了收益率曲线平移对债券价格的影响,没有考虑不同期限的贴现率变动的不同步性;
3、仅仅考虑了债券价格变化和贴现率变化之间的线性关系,只适用于贴现率变化很小的情况。
广泛应用债券的投资组合。一个长久期的债券和一个短久期的债券组合一个中等久期的债券投资组合,增加某一类债券的投资比例则使该组合的久期向该类债券的久期倾斜。当进行大资金运作时,准确判断利率走势后,然后确定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确定后,灵活调整各类债券的权重,达预期效果。凸性:
1dP1d2PD1dPdyPdyCdyPdy2Pdy2Pdy1y2Tt(t1)Ct1d2P11C22tPdyP(1y)(1y)t1
为凸性性质
1贴现率增加会使得债券价格减少的幅度比久期的线性估计值要小,而贴现率减少会使得
债券价格增加的幅度比久期值估计值要大;而且凸性越大,上述效应越明显。2收益率和久期给定时,息票率越大,债券的凸性越大。
3通常债券的到期期限越长,债券的凸性越大,并且债券凸性增加的速度随到期期限的增加越来越快。
4债券组合的凸性是组合内各种债券凸性的加权平均。
由上述可以看出,基于凸性得到的证券价格变化值比基于久期得到的证券价格变化值更加接近于真实值。因此,在计算证券价格变化值时凸性方法比久期方法更加精确。
(三)灵敏度方法中的灵敏度系数
1、金融衍生品的价格F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F=F(S,t,r,σ)F12FFFF2FS(S)tr2S2Str2FFFFF,,,,分别表示金融衍生品价格F对2StrSS
标的资产价格S、时间t,无风险利率r和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σ的敏感系数。
2、灵敏度系数的主要特点:简明直观;应用方便;最适合于由单个市场风险因子驱动的金融工具且市场因子变化很小的情形。3、不足:(1)可靠性难以保证;(2)难以定义受多个市场风险因子影响的资产组合的灵敏度指标;(3)无法对不同市场因子驱动的风险大小进行横向比较;(4)不能给出资产组合价值损失的具体数值;(5)一阶灵敏度方法一般不考虑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4、简述在VaR中选择和设定置信度和持有期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P75)①持有期的选择和设定:
(1)考虑组合收益率分布的确定方式;
a:直接假定(正态)分布,持有期越短,计算值越有效、可靠;b:历史样本数据来模拟收益率的概率分布。持有期越长,数据历史跨度就越长,问题困难就越多。(数据难获得;数据处理计算模拟复杂,操作成本高;
时间越久数据包含的信息越少)因此选择较短的持有期。(2)考虑组合所处市场的流动性和所持组合头寸交易的频繁性。
计算VaR时一般假定持有期内组合的头寸保持不变,无视持有期内组合头寸的变化而得到的VaR值是不可靠的。为保证var值的可靠性应选择较短的持有期。若市场流动性较差,投资着调整头寸的频率和可能性比较小,则宜选择较长的持有期。
金融机构会在不同的市场持有不同的头寸,应根据组合中比重较大的头寸来设定持有期。1997年底生效的巴塞尔委员会的资本充足性条款,将内部模型使用的持有期设定为10个交易日。 ②置信度的选择和设定:
(1)考虑历史数据的可得性、充分性。置信度设置的越高,VaR越大,历史数据相对来说越少VaR的可计算性,有效性,可靠性越差;
(2)考虑VaR的用途;若是比较部门或公司的市场风险,要考虑的是VaR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置信度不宜太高。若是确定经济资本需求,置信度的选择依赖于对风险的厌恶程度和损失超过VaR的成本,高,则选高置信度。巴塞尔委员会要求99%
(3)考虑比较的方便,使比较有意义。
5、简述VaR方法的一般计算步骤并讨论该法存在的局限性。一般步骤:(80)
(1)建立映射关系把组合中每一项资产头寸的价值表示为投资收益率或风险因子的函数表达式;
(2)建模例如建立投资收益率或风险因的波动性和相关性模型,用于预测投资收益率或风险因子未来的波动性和相关性,利用历史数据结合统计方法刻画其分布特征或动态规律;(3)给出估值模型和VaR值根据其波动性或相关性或未来可能的不同结果结合第一步的映射关系估计出组合未来的价值变化及其分布特征,得到VaR。
VaR方法的优点:(83)
(1)可以测量不同风险因子、不同金融工具构成的复杂资产组合以及不同业务部门所面临的总体风险;
(2)提供了一个概括性的且具有可比性的风险度量值;(3)能更加体现出投资组合分散化对降低风险的作用。VaR方法的局限性:
(1)决定组合价值变化的风险因子在未来的发展变化同过去的行为一致的隐含假定与实际不符;
(2)正态性假设不能准确刻画资产收益率分布经常出现的尖峰、厚尾、非对称等分布特征;
(3)基于同样的历史数据,运用不同方法所计算的VaR值往往差异较大;(4)不能准确度量金融市场处于极端情形时的风险;(5)可能不满足次可加性(Sub-additive);
(6)对组合损益的尾部特征的描述并不充分,从而对风险的刻画也不完全;(7)VaR方法得到的是统计意义上的结论,对个体所得结论并不确定;
(8)计算VaR时对历史数据的搜集、处理一般比较繁杂,而且有时还无法获得相应的历史数据;同时,计算复杂,计算量也比较大。
9、试析压力试验与极值理论方法较传统的VaR方法有哪些异同和改进。(173,151)压力测试:
压力试验能为风险管理部门提供比VaR模型更多的有价值信息: 1、VaR计算依赖于风险因子的历史信息,且离当前时刻越近越好,但是包含极端事件的历史信息少且离现在时间越近,包含的信息越少。而压力测试确保压力事件爱你具有足够长度,压力测试会提供更多的尾部信息。
2、资产组合的VaR一般利用线性方法近似计算,考察极端事件时存在较大误差。使用全值估值法实施压力试验能更准确反应资产组合的风险
3、压力测试可以处理“后尾”分布等某些不适宜用VaR方法的问题和现象,可以揭示出许多可能被VaR忽视的信息。
4、对于度量资产波动率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历史信息估计其变化来确定风险管理策略会导致非常大的预期损失。但压力测试会识别出波动率较大时的情景及其对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影响。
5、压力测试可以识别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的变化对资产组合风险的影响。相关性的剧烈变化一般会发生在极端事件中 不足:
1、压力试验受限于实施压力试验者的主观判断及其经验;
2、全值估值法计算量往往很大,从而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3、压力试验没有给出每一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极值理论:
运用极值理论计算VaR的优点:
1、可以较为准确地描述厚尾分布的尾部特征; 2、具有计算分位数或VaR的具体公式,便于操作。 弱点:
1、只适于描述资产组合价值变化分布的尾部特征;2、有关历史数据较少,这会加大该法的应用难度,和影响应用效果;3、某些条件在现实市场中并不一定能得到满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