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会工作模式变革研究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社科学论Social Science Theory“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会工作模式变革研究戴濛濛刘和海(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中,*总书记提出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大力开展网上工作,并且在2016年 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工会组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如何 开展工作,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关键词互联网+工会工作模式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400/j.cnki.kjdkx.2019.03.071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Labor Union Working Mode under \"Internet +\"DAI Mengmeng, LIU Hehai(Anhui Nonnal University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Wuhu, Anhui 241000)Abstract At the Central Party's Group Working Conferenc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roposes that mass organizations

such as labor union and the Women's Federation should conduct online work vigorously, and at the forum on network security

and informatization in 2016, he stresses the need to make the Internet benefit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better again. How to

work in the Internet er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s to be solved.Keywords Internet +; labor union; working mode0引言早在2015年,“互联网+”计划就岀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个“+”使很多理

互联网的重要性并釆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日常工作及交往。2.1 “互联网+工会”的科学内涵互联网,简单来说,就是将相隔千里的人相互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关系网。工会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

想成为现实,是传统的学习和工作模式发生转变的催化剂。就

“互联网+工会”而言,它是工会利用互联网后产生的一种新的 工作形态,是互联网技术与工会工作的融合创新,换一种说法,

会团体。因此,“互联网+工会”代表着两者的融合,意味着可

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新工会业务流程。工会在引入互 联网技术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会工作质量与效率 的提升,可以说“互联网+”为工会工作与发展提供了巨大机

工会开展工作在方法和形式上越来越强调互联网思维,即互

动、开放、平等将成为未来工会工作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做好 “互联网+工会”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遇,促使工会发挥更大的价值。“互联网+工会”借助互联网 的优势促进工会工作不断向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方 向发展,更好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1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不仅代表 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更能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 台。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具备的互联网思维实际并不复杂,对

要求。1212.2 “互联网+工会”的特征解读“互联网+工会”凝练了“互联网+”的六大特征,融合成为 “互联网+工会”最显著的三大特征。首先,“互联网+”尊重人性、创新驱动的特征与工会工作结

它的本质理解,只要将“互联网”三个字拆开便显而易见。“互”

是“互动”,意味着“民主”,“联”是“联接”,意味着“开放”,“网” 是“网络”,意味着“平等”。互联网的特征是能够对信息进行不 受空间限制的交换,且交换具有时域性和互动性。1,1合起来,为工会成员在集体的统一规范下,更自由地展现自己

由互联网的特征可以引申出关于“互联网+”的几大特征: 一是创新驱动,“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

的个性提供了可能性。成员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反思 工作中的问题或展现工作中的成果。m的道路;二是尊重人性,互联网主要就是用来辅助人与人之间 其次,“互联网+”的开放融合可以辅助工会工作的内容更

的沟通,互联网力量之强大也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 重;三是开放生态,推进“互联网+”就要既求创新又求开放,并 以生态理念为基础;四是跨界融合,“+”本身就是跨界,就是变

好分享给工会内部和外人员,实现工会工作的开放共享。一方 面,“互联网+工会”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去了解工会的有关工作

内容,并在工会工作的必要环节上提供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

革,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才有创新的坚实基础;五是重塑 结构,信息化时代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发展 需要新的结构支撑:六是连接一切,连接是有层次的、有差异 的,但“互联网+”的目标是连接一切。工会组织也能更加便捷地向外界展现工作的成果,并得到实时

的反馈,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中的不足。第三,\"互联网+”连接一切的宗旨,为工会成员之间的聚集 提供了方法和手段。这种聚集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聚众”、''组 团”,更强调一种关系的加强和巩固,在工会的工作中,能够帮

2 “互联网+工会”迎来工作新面貌互联网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一张名片,工会逐渐意识到应用

助工会成员实现更加高效的沟通交流。1412019 年 / 第 9 期 /3 力(T) 157社科学论Social Science Theory3 “互联网+”背景下工会工作变革的实践路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工会工作理念和机制带来了深刻 影响,故而对“互联网+”形势下工会工作模式如何进行变革的

沟通地点灵活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微信群组

交流内容丰富互动形式多样3.1利用“微信+朋友圈”实现工会成员的个性化自我呈现

戈夫曼曾经用戏剧的思想来分析人际互动行为,他认为:

人生就是一场表演,社会就是舞台,每个人作为舞台上的演员, 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壮大,“舞 台”逐渐从现实生活向网络世界转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 更加快捷和丰富的网络渠道来展示自我。工会成员利用朋友

图2 微信群组的信息传播特征图微信群组是由工会的某一成员代表以群主的身份创建,再 由群主邀请微信好友加入,如果群主与受邀者之间不是好友关 系,可以由群组其他成员代为邀请,共同组建而成的。微信群 组对于工会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如图2所示):一是工

圈这一虚拟平台呈现个性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工 会成员可以通过编辑发布朋友圈来呈现自我,编辑的内容和形 式可以完全依照自己的个性,可以是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也可以是工作中的经验建议,还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会成员沟通更加灵活便捷,克服了地点限制,碰到紧急问题,大

家不能坐在一起讨论时,都可依托群聊进行实时沟通,并且在 需要告知其他成员当前位置时,还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实时共 享;二是成员间的交流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可以进行工作中具

等等,分享的形式是通过视频、图片还是文字,可以根据成员们 各自的习惯和喜好。另一方面,工会成员可以通过信息传递分

享,交流互动这一过程实现自我形象的建立,例如:工会成员发

体信息的上传下达,还可以通过微信群分享时下有关工会工作 热点资讯的链接,供其他成员阅读,并且利用微信群的聚集特

布朋友圈后,朋友圈好友可以通过点赞评论等方式进行互动, 也可以通过转发内容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进而促使工会成

点,可以组织成员讨论开展工会活动,甚至可以通过群收款的

员更加有效地建立自我形象。功能完成活动经费的筹取;三是群聊的互动形式多样,除了提

供传统的文字图片和语音视频等交流服务外,微信群还提供了

大量有趣的表情包,在进行沟通交流时既做到有文有图有真

相,还能通过表情包了解到对方说话时的心情和态度,在增添 趣味性的同时,也避免了因非面对面交流而造成的语义曲解。3.3利用“微信+公众号”促进工会信息传播的开放性目前,微信平台上各类型公众号大量涌现,已成为媒体报 道新闻、公众表达意见、政府解读政策和企业宣传形象的重要

工具。工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要想不断发展,宣传就是一项 必不可少的工作。如果仅仅借助传统的传播渠道,显然已经不 能适应当下这个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则

能够克服传播面积窄、传播内容有限等问题,促进工会的信息

图1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递模式图传播更加开放。公众号资源如图1所示,朋友圈帮助工会的成员更好地实现了足不出 户便能传递个人动态,它可以是生活中的趣味点滴,也可以是 工作上需要广泛传播的咨询信息,当然,即使是工会成员个人 思想上的意识,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展现到个人的朋友

[工会介绍I匸工会简直

官网链擡

成就展示一

I最新赍讯]丄

新闻专璽

会务系錠

组织活亚

微信矩阵]圈中,使工会成员能够通过朋友圈以个性化的方式呈现各自作

行业工会

层工会

直属单位一

广大群众一

HH为一个独特个体的方方面面,最终实现从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 的自我形象的建立。除了传播内容,其实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 播模式本身就是一种以“我”为中心的信息传递,这更好地帮助

图3 微信公众号资源传播示意图微信促进工会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其实主要体现在传播内 容和传播范围两个方面(如图3所示):一方面是公众号资源的

工会成员利用朋友圈进行个性自我的对外传播,与此同时,信 息接收者以转发、点赞和评论等有形化行为轨迹表征认同和共

鸣,更有力地突出了信息发布者的自我价值。3.2利用“微信+群聊”提高工会内部的高效互动不同于微信私聊的点对点即时沟通,微信群聊更多地体现

内容具有开放性,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新闻宣传,我们可以在公

众号中加入三个菜单,分别是工会介绍、最新资讯和微信矩阵。 工会介绍中可以包括工会的简介以及链接官网的网址,还有关

为多对多的话题交流,对于工会来说,组建微信群无疑可以大

大提高组织内部的互动性,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于工会的主要成就展示,这一部分的资源主要是为宣传工会公

众号服务,帮助大众快速便捷地了解工会的基本情况,进而号 召更多人关注工会的微信公众号:最新资讯中可以包含新闻专

题、会务系统和组织活动,方便了解工会的最(下转第161页)158 2019年/第9期/3月(下)il健全系统管理,注册信息要及时调整和完善,全面掌握信息。 实行年检制度,严格执行,将评估的结果公布与众。对没有达

社科学论Social Science Theory化教育质量,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可持续 发展,让学前教育惠及广大农村地区的每一个儿童,为建设社

到标准的幼儿园,要进行整改,在整改期间,保证幼儿接受正常 会主义新农村助力,也为农村地区教育公平助力。★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 题《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一基于教育公平的

的教育。经过整改之后,达到整改要求的幼儿园可颁发办园许 可证,没有经过整改要求的取缔,或者继续进行改造。(2)规范

收费标准。幼儿园的收费情况要在政府的监督和管理下进行,

视角》(立项号:SGH17H325)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8年度科研校级课题《基于教育质 量视角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及有效策略研究》(立项号:

杜绝乱收费现象。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收费,要进行备案管 理,加强分类指导。收费的情况要给社会公布,公开透明,家长

们有知晓权。不得以兴趣班、科学班等形式来收取经费办学, 不得收取建园费、赞助费等,并强制向家长收取各类玩具书本

2018YBRS34)参考文献[1]教育\"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EB/OL], http://

www.chinanews.com/kong/2017/01-19/8129942. shtml.等费用。总之,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搭建 以政府、社会、和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优

(上接第158页)新动态;微信矩阵部分是提供其他相关行业工 化工会平台,深化职工间的沟通交流,增进职工间的感情,努力

会、基层工会和直属单位的公众号,方便人们掌握信息获取的 多种渠道,也能推动各工会组织的交流互动,最终实现公众号 中内容信息的全面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正是因为公众号中

营造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为工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 供有力的保障。★本文系安徽师范大学教代会工会理论研究重点项目资 助:“互联网+工会”模式下“指尖”服务研究,项目编号:

的内容多样丰富,使得公众号面向的受众范围也更加开放,除 了针对工会内部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推送相应信息外,广大群 众都可以关注公众号,了解工会发展状况,并可以通过公众号 平台支持工会发起的群众活动,针对活动中的问题,也可借助

2018XJJ123参考文献[1] 孔冰•依托“互联网+”提高工会履职效能[J].管理观察,2016(25):29-31.平台反馈给工会,微信公众号从内容和受众方面促进了工会工

作的开放性,扩大了工会的影响力,最终推动工会的发展建设。[2] 尹芙蓉.“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工会工作的创新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7(15):70-71.4结语在万物互联互通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互联网+工会”工作

[3] 高宇璇•互联网时代高校工会工作研究[J]冲国管理信息化,2014(23):99-101.[4] 范丽娜•“互联网+”背景下的工会工作创新[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6(3):130-130.模式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在“互联网+工会”建设中,

要进一步明确职工的心理需求,不断完善工会机制,优化信息

(上接第149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为日后的 参考文献[1]向程冠,熊伟程•“做中教,做中学”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

学习奠定基础。相比于VB编程和图形化编程,极客战记编程

平台更加适合高中阶段学生的编程教学,值得推广。本次研究的对象是高中阶段的学生,研究结果只能说明极 客战记教学平台适合高中阶段的学生,但是是否适合小学、初

技术,2017(13):75-76.⑵王楠•编程教育:跨入人工智能时代的阶梯【N].人民政协报,2017-10-12.[3] 欧星星•编程: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N].电脑报,2018-01-22.[4] 狄博,王晓丹•基于Python语言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J]•计算机工

中阶段的学生还不能给出结论。在日后的研究中,应当扩大研 究对象的范围,确定极客战记教学平台的适用范围,提高我国

[5]

程与科学,2014(36):122-125.嵩天,黄天羽.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想选择[J].中国大学

教学,2016(2):42-47.编程教育的教学效果。2019年/第9期/3月(下)1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