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论语》为范本看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专题研讨】以《论语》为范本看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刘亚明(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孔子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身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君子的理想人格思想。在《论语》中,孔子所言的君子是身份君子和德性君子的统一。在立足君子人格“德位一致”的基础上,在德性视野中,从仁义礼智信“五德”角度,孔子确立了君子人格的素质。关键词:孔子;君子人格;五德;《论语》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093-03在《论语》中,君子既有“君之子”的原初意义,又被赋予

为,孔子建立仁学思想的目的就是教育君子,培养君子的德

了“仁义礼智信”等全新的德性内涵,是二者的统一体。本文性人格。

认为,在孔子所设计的君子人格中,德性“君子”是身份“君二、君子人格的内涵子”的应有之义,是身份“君子”的人格特质。

孔子所说的“君子”具有双重意义:一是身份君子,二是一、孔子君子人格提出的背景

德性君子,是位格与人格的统一。

孔子处于战乱纷争的春秋晚期,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一)德位一致的君子人格基本内涵位被诸侯争霸代替,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然形成。所谓时势从君子一词的由来看,是“君”与“子”的合称,“君”的上造英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心怀天下,试图以“克己部是“尹”,表示治理,下部是“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是复礼”的方式,恢复各安本位的社会秩序。为建设其心目中指发号施令、治理国家的人。“子”是对男子的尊称、美称,君的理想的社会,孔子创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子就是对当时为政者的尊称。君子一词广泛出现在《诗经》、并相应提出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孔子本人的经历也是《尚书》、《周易》等先秦著作中,表明在孔子之前该词已流其建立君子人格理想的重要因素。孔子三岁丧父,与母相行,是身份和地位的代称。但君子的内涵到孔子时已确定发依为命,生活虽艰辛却十分好学,“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展为两层意义,并开始从传统的身份转向德性人格。纵观立”,(《论语·为政》)精六艺,通古今,成为当时社会的全才。《论语》,君子和小人的对举共有18处,其中标明为地位差异孔子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求谒仕途,曾先后任鲁国中都宰、

的有四处,标明为德性差异的有四处,其余均含身份和德性大司寇,摄相事,使鲁国获得大治,后因“三桓”排挤离开故

的两重意义。这正是孔子君子思想与前不同的意义所在。面国,周游天下,希望得到诸侯国君的任用,却屡屡遭挫。但对当时有君子之位而无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德而无君子之是,这样的处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思想的发展。孔子位的“德”“位”两分的现实窘境,孔子希望通过人格培养,使五十而知天命”,晚年致力于教育,打破传统君子与小人的有德者必有其位,有位者必有其德。孔子说:“先进于礼乐,界限,实行“有教无类”的德性教育,培养君子。君子作为孔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子仁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之语·先进》)在先于君子学习礼乐的野人(小人),与后学习礼多,并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开篇,乐的世袭君子(卿大夫子弟)之间,孔子更愿意选择前者,这又以“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结篇。可以认

符合其“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孔子打破传统的君子与小人

选》中被选录的作品,归纳出其中内在的编者的思想与意

2000.图。”[24]P182

笔者本着这一宗旨,试以李密《陈情表》为例,考察[3][4][11][18][20][22][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多方面因素,认为该文不论是文章体裁还是文笔辞藻抑或古籍出版社,1986.是主旨内容皆符合《文选》编撰的出发点、萧统个人的志向[5][10][13][19]骆鸿凯.文选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9.目的以及当世之风气,因此得以入选。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6][明]吴纳,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析,以期对《文选》选录宗旨的多方面性有进一步了解。出版社,1998.注释:

[7]朱自清《.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说[A]//中外学者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文选》记《陈情事表》,后附《文选考文选学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75-84.异》言:“袁本、茶陵本无‘事’字。”[8]王运熙《.文选》选录作品范围和标准[A]//中外学者文选学论②关于《文选》作品的分类,根据石树芳的《<文选>研究百年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评》载《文学评论》2012.3.15期,总结有三十七类说,即《文选》收[9]朱光潜.谈美·谈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录的作品划分为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策文、表、上书、启、[12][16][17]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14][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934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形状、吊文、祭文三十[15][梁]萧统,著.俞绍初,校注.昭明太子集校注[M].郑州:中川古七类。此外还有黄侃、骆鸿凯、顾农所持的三十八类说以及曹道籍出版社,2001.衡等资深学者关注的三十九类说。本文参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1][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6年版《文选》,该书编录共三十七体。[2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参考文献:[24][日]清水凯夫.清水凯夫《诗品》《文选》论文集[M].周文海,编[1]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004.作者简介:郑懿倩,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专[2]傅刚《.〈昭明文选〉研究》[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业:中国古典文献学,古代典籍与文化方向。

-93-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专题研讨】的身份界限,实行“有教无类”,培养德性君子。从中可以看

即对义的追求上。君子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最终能义利出,孔子的“德位一体、德先德本”的君子人格理念已然确立。

双得。

(二)德性视野中的君子人格体系:仁义礼智信3.仁智不二,智者不惑。君子既是仁者也是智者,智在《论语》论及君子应该具备的人格素质非常丰富,有仁、《论语》中一般作知。子曰“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有智孝、悌、义、忠、恕、礼、智、勇、恭、宽、信、敏、惠等。本文着重者能补益其仁德,丰富其仁德。智是君子人格的重要品质。

从后来成型的“五常”即五种基本的人格素质方面进行论子曰:“知者不惑”,(《论语·子罕》)这里所说的智是明述。“五常”虽在后代成型,但在《论语》中已有相当的分量。

是非、辨善恶,所以智是一种道德辨识能力。具体说体现在1.君子之德,仁爱为本。在《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贵知己、善识人”上。“贵知己”是对自我的认识。子曰:“知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孔子教育也是君子人格最基础的内涵。君子人格的其他方面都是围弟子对自己要有清楚认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绕仁而展开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之道,以仁为道,这就是智慧。智又体现在“识人”上。“樊迟问知,子曰知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人”,(《论语·颜渊》)樊迟仍未明白,孔子进而解释:“举直错《论语·里仁》)作为君子,不能须臾离开仁,仁就是君子人诸枉”,能识别谁正直并提拔他,放置于邪恶人之上。孔子认格的最根本。

为,君子管理国家,如能“举直错诸枉,则民服”,若“举枉错什么是仁?孔门许多弟子都曾向孔子请教,本着因材施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由此足以看出,智是能够教理念,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了不同回答,其中对樊迟的分清是非曲直,而且能以长远眼光看到长远利益的能力,是回答最经典。“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仁就是君子应该具备的素质。

爱(他)人”,但“爱人”的说法很笼统,具体化后就是曾参的4.信为立本,信以成之。孔子强调,在仁的基础上君子要一句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夫子之道有信。“信,诚也”“,诚者,实也”。(许慎《说文解字》)诚多指内就是仁道,忠恕是仁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内容。忠与恕,简要向性追求,所谓内诚于心;信是诚的外化,所谓外信于行。

言之就是推己及人,忠的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为人谋”,恕的孔子言信,是内诚和外信的统一。信的第一表现是言必推己及人强调的是不要强加于人,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信实,即说出的话要真实。孔子反感花言巧语:“巧言、令色、人。”(《论语·卫灵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因为巧言要强加于人;从更高层次看,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与君子人格相悖;其次,信表现为言必信守。子贡请教如何达人。”(《论语·雍也》)爱人如己,自己欲立足于社会,也使成为君子时,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别人能立足于社会,自己要发达人生,也使别人能发达人说过的话、许下的诺言都应兑现;信还表现为言必谨信。子生,在立人中立己,在达人中达己。曰“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论语·子路》)即君子的措2.义利之辩,义以为上。在《论语》中,义被谈及的次数辞不能苟且马虎,如此则能:“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论也不在少数。子曰:“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何语·里仁》)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怕自己的行动跟不上。信是为义?《礼记·中庸》解释:“义者,宜也”,义即合宜适当的意君子立身于世的重要德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思。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君子君子行事应以合宜为度,义实际上是君子行为的价值是社会的管理者和标杆人物,信的德品显得尤为重要。子贡标准,更准确说就是心中固有的道德价值观,正如朱熹所解问怎样治理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释:“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四书章句集注》)可见义是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君子人格的重要德目之一。

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论义常与利相提。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论语·颜渊》)孔子把信看得比死还重要,由此可见,信乃利。”(《论语·里仁》)然而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常被人引用作君子立身之本。

为批判儒家讲义而不讲利的证据。其实孔子并不反对利,5.礼为行本,礼以行之。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状在孔子那里二者是统一的。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况,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的政治主张。子曰:“礼者何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论语·里仁》)孔子承认对利欲追即事之治也。”(《礼记·仲尼燕居》)礼是君子做事的方式和求是人性使然,孔子甚至以自己为例:“富而可求也,虽执鞭行为准则。孔子认为,君子的行为要以礼为规范,无礼不成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篇》)但孔子也强调,在追求方圆。没有礼,一些好的德行也会变得极端,所谓“恭而无礼利欲时必须以道义作为准则,“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人不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厌其取”。(《论语·宪问篇》)

语·季氏》)“仁、义、知、信”等君子之德都要通过“礼”来实孔子没有把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只是强调二者中要现。那么,怎样礼以行之呢?“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优先考虑义,求利时心里首先想的是公众的利益,这是“喻而》)礼的运用以和谐、有度最为可贵,也是在孔子在《礼记》于义”的真正意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中一再强调的中庸之道。子曰:“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怀惠。”(《论语·里仁》)说的是君子行“德政”,考虑的是国家中。”(《礼记·中庸》)君子的中庸之道,是随时做到适中有和社会等的公利,小人想的是获得小恩小惠,考虑的是个人度,无过无不及。当然孔子强调的礼是“心礼”和“行礼”的统和家庭的私利。作为德位一体的君子,显然要把义摆在利一。真正的礼既有内心礼敬的态度,又有外在行为的恭敬,的前面。事实上,当先行其义时,利也随之而来。子曰:“君子如果只有内心的敬而行为不合乎礼的要求,便是粗野;如果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只流于外表恭顺而内心不知礼,便是花言巧语,所谓“敬而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篇》)学习道德仁义,就能得到俸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礼记·仲尼燕居》)

禄,因此,君子的追求不在谋食忧贫上,应该在谋道忧道上,

孔子对君子人格的构建,突破了君子身份的原始含义,

(下转81页)

-94-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教法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境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一、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时,我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首先,教师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俗地讲,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地安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北京申奥成功这一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因此相应的教重大历史事件被铭记于心。

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其次,教师要准确确定教学内容的情境的创设还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重点和难点,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到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预定的教学效果。

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

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情绪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才能发挥学生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面带笑容真诚面对每一个学生,会给主体性,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吨的认他们一种亲切感,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识”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充分体验1吨的质量,我设计了这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样一个游戏环节:“找两名同学,让其中一名同学把一袋25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表扬,善于发现千克的大米从教室的一段背到另一端,来回往返,直到背不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动为止,另一名同学为他数一数背了多少回。其他同学认真知欲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观察,看看这个同学的表情、动作等有什么变化。”要求一出三、巧妙运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使课堂活起来

来,同学们擦拳磨掌,跃跃欲试,一下子来了兴趣。通过欢乐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的游戏,使同学们真正体会到1吨比1千克重得多。这一游戏师授课的内容变得充实、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吨的认情境的创设,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牢牢地吸引过来,通过识”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吨”,了解“吨”在日常生活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更深刻地认识了“吨”这个质量单中的广泛应用,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1头犀牛重1吨、1位,帮助学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条蓝鲸体重能超过150吨、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是50吨,六、合理运用学具,把知识化难为易一艘轮船能装6000多吨货物,一辆坦克的质量超过了30吨”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等等。由于这些实物不可能真实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很难在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这就要求我们,在头脑中对“吨”形成表象的认识。通过媒体课件的展示,教学研究数学问题时,一定要注意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内容更丰富了,更形象直观了,课堂也更富有情趣了,从而调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用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操作、实验等方法进行形象思维。教学中利用学具操作,正四、注重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是这个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体现。比如:三年级的一位数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情况,如:52÷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4,学生对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再继续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也才能使学生在“触摸”中感除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就利用了摆小棒的方法,很自然地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二年级“角的认识”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我先让学生摆出52根(5捆和2根)小时,为了让学生能充分认识角,我设计了“摸一摸”、“说一棒,然后提出“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怎样分?”,学生很快把5说”“、辨一辨”“、画一画”“、找一找”“、制一制”等活动,充分捆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摆出1捆(1捆是1个10,因此在十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感知、理解新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位商1)。此时教师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剩下的1捆零2根小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棒怎样平均分成4份”,由于小棒就摆在学生们面前,因此他五、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们一下子就说出“把1捆小棒拆开分”的方法。这样通过摆小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棒体会剩下的1捆继续分,使学生感知到有余数的除法继续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合,从有形的具体思考逐步过渡到数的抽象思维,从而帮助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了算理。

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堂,是当前课改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

学习,大胆地实践,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接94页)

赋予了君子全新的意义,使其向“德性君子”靠近。面对礼崩现实参照意义。

乐坏的社会现实,在“在位者”无德和“有德者”无位的现象参考文献:面前,孔子为社会提供了君子这一道德修养目标,致力于培[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养德位一致的新型君子。孔子要求君子必须具备“仁、义、[2]潜苗金.礼记译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礼、智、信”五大最基本道德素质。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国传统[3]黎红雷.孔子“君子学”发微[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化中一个内容丰富且具有活力的资源,为当代中国人的2011,(1):51.人格塑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对提高国民素质有着的

作者简介:刘亚明(1966-),男,博士,江西横峰人,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81-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