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陶海霞
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18期
摘要:供应链金融作为当前最新型的融资模式,随着发展的多元化以及市场结构的复杂化,其风险的控制成为了供应链金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以及不可篡改功能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控的需求有着天然的匹配性。文章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的应用进而对完善供应链金融产业的风控机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技术;金融风险 一、引言
在供应链金融传统模式中,供应链上交易的结构主线为:以核心企业为支点,上下游企业依据核心企业强大的业务能力以及资信背景在真实的贸易情况下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融资,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上下游中小企业本身业务能力不强、资金缺乏,金融机构在授信融资的过程中无法真正对其进行全流程把控,由此出现的信用风险以及贸易风险不可控使得金融机构在评估授信融资的对象时设置了与企业能力匹配度不高的条件,致使目前市场上大多数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也是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速度缓慢的原因。
区块链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行业的降本增效提供了可靠的助力。剖析供应链金融行业风险频发的本质发现,之所以会出现金融骗局是因为行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交易流程进行管控和监督,所以导致不法分子钻了漏洞。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打开了突破口,首先,其分布式账本的存储能力使得数据属于提供者本身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供应链上的合作方所用,而且分布式存储使得上链数据只能被查询,不能更改,这就保证了链上数据的安全,也解除了数据提供者的后顾之忧,有效解决了目前行业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同时,交易流程分布在各个交易节点,解决了传统集中式大数据中心的存储压力;其次,区块链的数据加密技术也保证了数据的安全问题;最后,智能合约作为一个可以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流转速率,它的存在可以使得链上数据被信任。它既可以接收和储存价值,也可以向外发送信息和价值,大大降低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成本。 二、 区块链技术与供应链金融
基于区块链技术本质以及供应链金融风险频发的背景,众多学者以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多角度诠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刘森等基于区块链技术数据不可篡改、开放性以及去中心化的特性,指出了将其应用至供应链金融中可以达到确保交易数据真实、提升银行管理效率、提高核心企业整合能力以及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目的;蒋栋辉等指出了当前供应链金融存在的问题:信息无法统一、线下授信与融资业务复杂模糊、传统获取融资授信的成本过高,在引入区块链技术之后,通过P2P对等网络技术的应用弱化核心企业的强话语权,提高相关上下游企业的地位,从而达到供应链上参与者身份平等的去中心化目的;通过对被哈希函数处理过的区块数据的应用达到保证上链数据安全的目的。另外链式的数据结构也能保证上链数据不被篡改,只能被查询使用,这一过程大大提高了供应链上的业务流转效率。 三、供应链金融与物流供应链
(一)供应链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萌芽于票据贴现,初始于贸易融资,发展于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作为当前独树一帜的融资模式,其业务主要依靠的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融合的模式,特点是使供应链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从传统模式转换为一种更灵活的模式,具体表现在: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不再是过去单纯的借贷行为,而是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中资金链的全流程把控,实现的一种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随着供应链金融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其不同的业务模式产生的不同的产业价值体系对于金融的创新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基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闭环供应链的发展革新成为了行业内研究的热点。随着国内外对供应链金融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行业发展所体现出的壁垒,总结得出在现今的供应链金融链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 供应链上参与方之间缺失信任。由于链条上各方数据涉及到己方隐私,所以业务数据无法真正共享,造成了行业链上的信息不透明。
2. 企业与企业、银行与企业得到的信息不对称。由于供应链上各方对自身数据的保护,所以信息不透明进一步造成了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得到的信息无法体现供应链上业务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所以导致银行不愿意冒风险给中小企业融资,这直接导致了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滞后。
3. 数据安全一直没有得到保障。数据安全问题也是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安全问题无法保障,所以行业数据无法信息化,数据本身的价值无法体现,同时数据信息无法交互,对于企业来说,既不利于业务的拓展,也无法与行业同步前进。 (二)物流供應链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供应链金融旨在将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融合统一,从供应商出发,至物流企业将货物交付至货主手中结束,物流活动承载了仓储、运输、配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数据,而这些数据正是支撑供应链金融运行的本质所在。
物流是资金流向的体现,资金流是供应链金融的根本;物流在“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中的职能是供应链金融实现经济效益的根本支撑。在目前物流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物流企业在连接制造商、经销商、货主等多维度相关者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实体网络价值的提升。在供应链金融的仓单质押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中,物流企业不仅提供一系列物流服务,还扮演着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业务以及质押物监管的角色,在物流企业的系统中,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大量关于业务流转的真实数据,所以,提高物流供应链的服务能力,是促进供应链金融活动中参与者之间紧密程度的前提,也是优化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本质起点。 四、区块链技术与物流供应链
(一)区块链技术优化物流模式的实施步骤
基于供应链金融传统模式存在的弊端,从物流数据安全方面入手,以物流供应链的角度优化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1. 构建区块链基础设施,实现物流供应链条数据的共享交换全流程支撑,采用区块链技术,确保物流平台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确保数据的真实可信、可追溯。组织创建供应链+区块链联盟,联盟成员作为区块链节点拥有方,设置节点服务器、部署节点软件,共同参与区块链分布式网络的建设运维。
2. 研制供应链共享数据规范,物流数据提供方进行数据的清洗上架、确权上链,能通过平台发现并使用数据。以供应链的典型数据分析应用为示范,开发数据分析应用的智能合约(DAPP),在区块链上部署运行。
3. 产业化推广,为物流供应链平台方纳入更多的数据提供方,实现更多数据分析应用,促进供应链数据产业生态发展,达到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区块链技术作用分析 1. 智能合约的应用实现了去信任化
智能合约嵌入在某一区块上,同时在系统功能层上设置溯源追踪层,其功能是对货物进行溯源和追踪。当某一企业有融资需求时,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大数据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中的物流信息的数据读取审核融资方的业务能力,当申请通过时,融资方、金融机构以及物流供应链管理平台分别进行电子签名,智能合约触发,存储在相应区块中。当贷款发放之后,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合约实时监控资金流向,确认合约状态和合约值。当溯源追踪层监测到资金用途或动产价值出现异常时,及时反馈给智能合约,最后联合共识层确定异常并采取相关措施。系统随着智能合约的执行进度,买方与卖方自动匹配,通过分布式记账系统实现按时还款和清算。 2. 分布式账本的应用实现了去中心化
在供应链金融中,随着全球产业垂直分工的日益明显,核心企业的信息系统无法整合供应链上的所有交易信息,这些交易信息分布在不同的企业中,所以导致了供应链上信息割裂,信息不对称。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息系统通过整合这些资源与信息,在分布式账本的应用下,改变了传统供应链中中心机构负责记账与维护而其他参与者只能访问的情况,分布式记账的规则是每一位参与者都有平等的权限来参与记账,记账结果会上传至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如果记账结果经由每个节点共识确认,则数据会永久保留并备份在区块上,以便供应链上的业务主体需要时查验。并且,数据一旦存储在区块上,将不能篡改,确保了信息的安全性,也提升了供应链的管理效率。
3. 链式数据打破了数据共享与交换的壁垒
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区块与区块之间通过链式结构进行链接,每一个区块上都存有之前区块与当前区块的数据,在数据使用者查询使用过程中,对于已完成的业务数据进行把控,同时不可篡改功能也规避了数据使用者更改数据的风险。基于此前提,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产生数据的节点方便不会因为数据上传后的安全问题而不愿将数据进行共享,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供应链参与者数据交换以及分享的壁垒。 五、结语
供应链金融产业在不断发展,其高度复杂性决定了其对于风险结构化的需求,风险结构化决定了其对于不同形态的风控手段和技术的需求。通过区块链技术在物流供应链方面的应用,达到了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数据共享、信用提升等目标。
1. 实现了供应链上大数据共享、链接与应用。将分布在供应链各个业务节点的物流数据通过清洗上链,进行交换与共享,在数据不出库的前提下,供数据需求方查询使用,真正达到供应链资源数字化。
2. 形成大数据凭证链支撑能力,实现行业降本增效。通过完整的链上数据查询及使用,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同时向金融机构证明业务真实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机构则通过数据的共享及交换拓展业务,提高供应链金融的生命力。
3. 形成行业生态链。通过链上数据的交互使用,形成基于区块链大数据的共享生态链,真正提升供应链社会服务能力及社会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供应链金融在掌控不同的細分市场前提下,可以加快资金循环,提高资金流通效率。同时,产业链与金融科技的结合是必然趋势。通过区块链技术在大数据产生最多的物流环节的应用,可以保证数据的有效使用,提高数据本身的价值以外,也提高了供应链金融中金融机构对于融资企业的信用管理能力,进一步释放了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空间,为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生态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森,胡亚男,杨丹,钟淑琪.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5).
[2]蒋栋辉,邓家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实践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9(03). [3]王林雁.国外供应链金融研究综述[J].金融发展研究,2011(06).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